距木料?研究清代木偶近年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中木偶蜚聲海內外,一個個造型可愛、形象生動的木偶帶給無數觀眾快樂和驚喜。日前,記者走近了這位舞臺背后的木偶制作師……
7月5日,記者來到資中縣木偶劇團,木偶制作師唐友民正忙碌著,工作室放滿了各種造型的木偶,案頭上堆滿了工具、材料和木偶半成品。“這是新做的一個木偶,后面還有幾十道工序。”聊起木偶,唐友民話匣子就打開了。
少年筑夢 子承父業
唐友民的父親曾是資中縣木偶劇團的一名鼓手,1978年父親因病去世,14歲的唐友民頂替父親進團當了一名演員,“我幾歲就泡在劇團里。”唐友民說,小時候覺得好玩,他就將師傅們廢棄的塑型泥土帶回家擺弄,師傅們竟說做得有模有樣。
每天,唐友民跟著老師們練習各種表演技巧。但身高不足1.6米的他,還沒有1.7米的舞臺圍幕高,“演出時只好踮起腳尖,比別人辛苦很多。”唐友民說。
漸漸地,唐友民對木偶制作有了更濃厚興趣,演出空閑他就往制作室鉆,“偷師學藝”做些小道具。
1988年,劇團準備排木偶劇《斗妖記》,團長見他喜歡做道具,就讓他做一個“甲山穿”試試,沒想到他的這個處女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甲山穿”一起,唐友民成為該劇的演員,表演其中的“山神”木偶。
這以后,“一炮走紅”的唐友民既當演員,又當燈光師、音響師,還搞舞臺美術,時而又制作木偶,成了劇團的“全掛子”。1978年至今,他參與表演的木偶節目就達2000多場次。
“四送四進”服務社區群眾和小微企業
山村曬“金片” 美食成美景
臨泉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永勤到鲖城鎮督查調度脫貧攻堅“百日行動”工作
鬼才陶喆玩音樂更專業
懷化市質監局突出安全領域執法治理
給木偶注入“靈魂”走近省級非遺傳承人、甜城工匠唐友民
秀洲國家高新區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取得新進展
我市宏益電器旗艦店正式運營
樺甸市著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成功打造區域特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平和工業園區輝藝色料生產項目開工建設
千里救援20天 惦念整整10年
丹東市中小企業走進深圳
公路 客流降兩成以上
整治“任性”非機動車
副省長胡強到永修開展鄱陽湖區調研和巡湖督導
邵東縣舉辦全縣績效考核管理信息平臺操作培訓班
最新民情數據周報發布 社會服務交通管理受理量居前
沙子墩商販占道銷售電動車 市執法局:下派執法中隊處理
全城總動員鋪就溫暖回家路
淮北市政協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