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黃河鯉魚。(圖片由東阿水產局提供)
東阿黃河鯉魚喜獲豐產。(圖片由東阿水產局提供)
大眾網記者 侯曉 實習生 郭淋淋
詩經曰:“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大意為,如果想吃魚,必須吃河中鯉魚。可見,在我國悠久的餐飲文化中,鯉魚備受青睞。時至今日,也是如此。黃河鯉魚,作為東阿縣標志性特色農產品,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東阿縣因此被冠以“中國黃河鯉魚之鄉”的美名。
近年來,隨著聊城農產品整體品牌“聊·勝一籌!”譽滿全國,東阿黃河鯉魚品牌影響力逐漸彰顯,不僅成功打進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市場,而且憑借肉質肥嫩鮮美的特性,東阿黃河鯉魚開始游進尋常百姓家,成為市民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發揮品種優勢 守護舌尖安全
作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黃河鯉魚自古便是食之上品,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洛鯉伊魴,貴如牛羊”之說。在東阿,也流傳著很多關于黃河鯉魚的典故,比如“無鯉不成席”、“木鯉待客”、朱元璋吃鯉魚做皇帝、仙人魚姑與曹植、黃河鯉魚跳龍門等。
東阿黃河鯉魚個頭大,肉質鮮美。新鮮的東阿黃河鯉魚清燉后肉質細嫩、紋理清晰,聞之清香撲鼻,食之口感爽滑,大受消費者青睞。這是從美食方面對東阿黃河鯉魚的贊譽,歸根結底是由其得天獨厚的品種優勢決定。
東阿縣山東省有名的沿黃大縣,黃河沿縣境57公里,水資源豐富。東阿地下水是泰山余脈和太行山脈在地下交匯形成的巖溶地下水,屬低礦化度、重碳酸型飲用水,富含鋅、鐵、鈣、鎂等有益微量元素及適量的礦物質元素,黃河鯉魚的養殖及繁育具備獨特的自然條件。
黃河鯉魚在東阿縣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初,通過進行選育、人工繁育、養殖推廣至今,黃河鯉魚人工養殖趨勢越來越顯著,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模式逐漸成為鯉魚養殖的主要模式。不過,由于管理方面的弊端,黃河鯉魚曾一度受到冷遇,東阿也不例外。
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便是養殖病害的頻繁發生,病魚死魚難免流入市場,水產品質量安全曾面臨嚴峻挑戰,有量難銷成為黃河鯉魚發展的瓶頸。想提高鯉魚在消費群體心目中的食用安全感,必須整理市場,緊抓質量,重塑鯉魚在消費群體心目中的認知。
為解決黃河鯉魚食安問題,多年來,東阿縣持續開展“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對縣域內水產品進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在水產養殖中非法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及化合物,嚴肅查處經營者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建立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等違法違規行為。
加大原種保護力度,提升良種選育能力。確定以淡水養殖試驗場、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為基地,加大黃河鯉魚原種保護力度,提升良種選育能力。目前,東阿縣保護原種黃河鯉魚50組,選育良種親本3000組,所育黃河鯉魚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認定,并獲省良種生產許可。
在養殖過程中,全面推廣無公害健康養殖技術,選定“淡水池塘無公害健康養殖技術”、“浮動草床及微生態多元技術”、“微孔增氧及生態防病技術”等實用技術,在全縣范圍,特別是“萬畝東阿黃河鯉魚健康養殖生態園”、“中心河流域東阿黃河鯉魚無公害健康養殖重點示范區”推廣實施,約1萬畝養殖場所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黃河鯉魚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可以說,東阿縣通過一系列整治措施,不僅保證了縣域內水產品質量安全,而且徹底扭轉了消費者對黃河鯉魚的認知。作為東阿的“一品雙地標”產品,既要人知味美,又要食之安心。
品牌力量彰顯 打進高端市場
近年來,東阿縣不斷推進品牌創建工作,東阿黃河鯉魚的品牌價值逐漸凸顯,從過去單一傳統的養殖模式逐漸走向餐桌文化,為黃河鯉魚的產業發展之路注入了一股新活力。伴隨著東阿黃河鯉魚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其“貴族”身份逐漸淡化,開始游進尋常百姓家。
2013年,東阿縣水產局認真研讀國家及省市有關水產品品牌建設的政策和信息,及時快速確定品牌創建計劃并建議東阿縣人民政府高規格出臺了《關于實施“東阿黃河鯉魚”品牌創建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給全縣品牌漁業發展輸入了強大動力。
在先后被認定為無公害產地和無公害產品后,2013年,東阿黃河鯉魚獲得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被中國漁業協會正式授予“中國黃河鯉魚之鄉”稱號。2015年,東阿黃河鯉魚又被國家工商總局核準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而具有了“一品雙地標”的獨特身份。
多年來,東阿縣積極推進水產項目建設,一大批優秀的黃河鯉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目前,東阿現有22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東阿黃河鯉魚生養殖合作社主要有3 個,分別為繡青水產、華龍漁業、龐玲水產專業養殖合作社。
據統計,三家合作社擁有黃河鯉魚高標準池塘總計3800余畝,年產東阿黃河鯉魚4300噸,銷售產值達到1.29億元。其中,繡青水產、華龍漁業合作社為東阿黃河鯉魚產業龍頭企業,主要進行育種、養殖示范、技術集成工作,為品牌創建重要的支撐單位。
東阿縣黃河鯉魚研究中心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東阿縣用于養殖東阿黃河鯉魚的水面類型主要分為兩種,其中大型公共水域3.3萬畝,池塘養殖面積1.2萬畝,用于高產精養的池塘0.5萬畝,年總產量達到8400噸,可實現年產值2.52億元。
可以講,黃河鯉魚已成為東阿縣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靠養殖黃河鯉魚走上致富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15日,聊城市召開“聊·勝一籌!”品牌標識使用授權發布會,東阿黃河鯉魚入選第一批全市重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搭乘著“聊·勝一籌!”高速列車,東阿黃河鯉魚嘗到品牌力量的甜頭,開始暢游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場。
為此,經過嚴格考察,東阿縣水產部門制定了規范的銷售模式,不僅局限于聊城地區及周邊濟南、河北等區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都增設了“東阿黃河鯉魚”旗艦店。事實證明,體型如梭、金鱗赤尾的東阿黃河鯉魚大受當地消費者歡迎,從大城市飛向東阿的訂單應接不暇。
做強延伸產業 發展休閑漁業
大力發展休閑漁業,聊城全市都在積極探索。根據規劃,到2020年,聊城全市將建設30處規模大、檔次高、帶動輻射能力強的休閑漁業公園或垂釣基地,深度挖掘漁文化,發展漁業文化旅游業,建成包括東阿黃河鯉魚文化旅游區在內的三處休閑基地。
來東阿,不吃黃河鯉魚是遺憾,在享受的美味的同時,能體會到游玩的樂趣才是更高的追求。在謀求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以東阿繡青水產、華龍漁業等為代表黃河鯉魚養殖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率先師范,積極打造集垂釣、觀魚、摸魚、漁家樂、文化旅游等于一體的黃河鯉魚休閑漁業園區。
比如,繡青水產,為突出黃河鯉魚地域特色,繡青水產從垂釣、餐飲、基地綠化等方面,不斷加強基地休閑設施建設,現建成垂釣溫室1棟1050平方米,室外垂釣池40畝,特色餐廳750平方米,還建有1500平方米中心廣場,休閑設施設備較為齊全,具備優良的生態休閑環境,現年接待游客達2萬多人次。
再如,華龍漁業,目前正致力打造“華龍農家樂”“華龍雅苑”等休閑旅游品牌,前期規劃已經確定,建成后的園區不僅囊括了原本的養殖基地,還將成為具備餐飲、旅游、住宿、康養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休閑旅游基地,預計兩年內完工,每年可創造約500萬元的經濟收益。
除此之外,依托黃河鯉魚文化優勢,東阿縣培育建設了“金水海港”、“黃河漁家”、“龐玲垂釣”、“洛神湖四季垂釣”、“魚山新時代農莊”等一大批觀光休閑漁業項目。特別是,先后在東阿、聊城扶持建成“黃河灘漁村”、“阿東燉魚”兩家黃河鯉魚旗艦店,突出黃河鯉魚飲食特色和文化特色,
近年來,東阿縣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做強延伸產業鏈,積極倡導休閑漁業。數據顯示,東阿縣去年休閑漁業實現產值5900萬元,較去年大幅增加40%。
“來東阿,品鯉魚”,已然成為推動東阿先全域旅游,推動休閑漁業快速增長的重要賣點。
我市去年爭取中央農機補貼1.89億元
“走鄉村、話振興” 媒體聚焦蘇州鄉村振興
[國土局]檔案館組織參觀“浩氣李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愛心父女齊挽袖 助力生命獻熱血 父親堅持無償獻血108次
一瓶豆漿打在公交車上了猜猜看,接下會發生什么?
聊城東阿:黃河鯉魚香 暢游到四方
國產航母首航在即!湖北籍副總設計師:大國重器始于"一團麻"
清明假期想出行的市民趕緊買票啦 部分線路車票余量不多
我市舉行統一戰線各界人士代表2018年迎春座談會暨政協港澳委員特邀貴賓招待會
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張家界市移民開發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花溪區人大常委會黨組2017年第27次(擴大)會議暨第18次主任會議召開
【泰然應急講堂】蚊香驅蚊需防火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全市優秀美術作品展開展
村民捐款萬余元救助燒傷鄉鄰
安居區食藥監局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蘆臺國土分局在集市上發放明白卡
寧遠縣人民醫院舉行首屆“中國醫師節“文藝晚會
王新偉赴龍安區一線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調研時強調:轉變工作作風 層層夯實責任 強化問題整改 全力推動攻堅
涂曉璇:讓講習所成為基層脫貧攻堅“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