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繁榮穩定的目標,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業支持和保護力度,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糧食生產 連續九年“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
我市是全國5個整建制糧食高產創建試點市之一,先后4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6個縣市26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09年,我市糧食生產率先在全國實現“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省政府給予德州市農業局記集體一等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省政府第一次給予市直單位記集體一等功。
2017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564.3萬畝,總產178億斤,連續九年“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我市用占全國0.93%、全省14%的糧食播種面積,生產出占全國1.44%、全省18.8%的糧食。
農業保險保障能力凸顯,全市小麥、玉米保險覆蓋率超過90%,位居全省前列。開展農業保險工作以來,全市農業應對自然災害能力逐年提高,農業保險運行機制逐步完善,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市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風險保障機制。
農業結構 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
2017年全市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調減21萬畝,新增青貯玉米種植面積6萬余畝;積極推進糧改油、適度推進糧改雜、因需推進糧改飼、因市推進糧改經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市共發展大豆、花生油料作物及雜糧、甘薯等作物7萬余畝;蔬菜生產穩中有進,德州素有“山東北菜園,京津南菜園”的美稱,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1250萬噸。
食用菌產業向工廠化生產轉型,2013年我市榮獲“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市”稱號,2017年食用菌年產量已突破60萬噸;全市養殖水面穩定在18.5萬畝,年產量11.5萬噸,自主培育的黃河鯉魚、大閘蟹、甲魚等“黃河三寶”,“惠德”羅非魚等漁業產品全國聞名。
現代農業 全市共打造各類農業園區263個
2015年,我市被農業部列為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后,我市委托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標準編制了《德州市現代農業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0)》,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
經監測,我市2016年度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77.03分,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全市共打造農產品加工園區、標準化示范園區等各類農業園區263個,慶云縣、臨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2018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智慧農業”項目取得實質進展。臨邑縣首個“百畝級智慧農業大棚”投入運營,年總產可達5100噸,產值8000萬元;產品主要供應京津冀地區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世界500強企業。臨邑縣、陵城區2個“千畝級智慧農業產業園”穩步推進。我市建設智慧農業大棚的經驗得到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的高度評價。
農業產業化 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40家
樂陵、禹城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先后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4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7家、省級45家,市級及以上225家。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60億元,同比增長8.3%;利稅165億元,同比增長6.1%。
全市農民合作社達15515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8家、省級示范社138家;家庭農場2905家,其中省級示范農場29家。
休閑觀光農業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7年底,全市農家樂、休閑觀光農園(莊)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715個,實現營業收入25億余元;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4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示范點5個,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園區5個。“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稱號,全省僅此一處。
夏津椹果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德州牌扒雞、百棗綱目牌棗制品等11個企業產品品牌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評選首批市級“放心農場”23家。
農村改革 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353萬畝
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通過省級驗收,確權家庭承包耕地764萬畝,頒發經營權證書104.5萬本。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353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土地面積的45%,其中流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9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56%。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扎實推進,武城縣推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制度,得到了原省長郭樹清等領導的高度評價。平原入選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樂陵、臨邑、慶云入選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科技創新 11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級審定
全市擁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基地4處;設在農業龍頭企業的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1個。全市共有11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級審定,其中希森馬鈴薯新品種研發亞洲第一,小麥新品種“良星66”通過“兩生態區國審”,并成為全國第一個跨3個生態區的小麥品種。
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3%。禹城市入選2017年度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市32家單位入選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陵城區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協會帶動新型職業農民抱團發展的典型事跡被《人民日報》刊載。
我市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經驗,引領農業轉型升級。與德國巴斯夫集團合作建設中德現代農業創新中心與示范基地。與荷蘭維斯特蘭市和瓦赫寧根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中荷農業技術卓越中心。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姚洪平 王興 馬俊凱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宋丹陽一行來當調研
紅燜牛尾
來鳳一老賴拒還執行款 法院依法劃撥銀行存款
寧波最新一波事業編招聘來啦 招470人
滁州市環保局開展街頭“雙撿”美化亭城
連續九年“畝產過噸糧”農業大市德州享譽省內外
黃巖完成北興村村莊規劃修編工作
荒唐!男子相親未果惡意報警 嚴懲!警方依法將其行政拘留
東臺市時堰鎮新嵇村 精心建造集中居住區
市領導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富陽:銀湖街道精雕細刻刷新“顏值”
高新區將打造水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
“熱電整合”“退城入園”等方案實施
滿山李花競相綻放 銅梁花果山“花花世界”與你有約
[南岳區] 南岳區2017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教育強區”
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返鄉下鄉人員可參加職業農民培訓
漳平首個小區黨支部成立
唐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制樣機組及配套除塵設備中標公告
市紀委監察委機關大講堂第四講開講
弘揚雷鋒精神德陽志愿者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