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中心向西,是徐州的西部板塊,西區作為徐州發展較早的區域,有它自己的一段輝煌。西區人口眾多,路網成型,特別是有著獨一無二的云龍湖資源。隨著城市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西區摒棄重工業時期的紛繁雜亂,逐漸煥發新的生機。
1958年,徐州開始了云龍湖風景區的建設,很多老人一定還會記得當年云龍湖開挖時熱火朝天的景象。
上世紀80年代,徐州人都會到云龍湖北岸游泳,雖然湖邊堤岸有些雜亂,但也別有一種草木繁茂的自然風韻。
90年代,云龍湖堤岸已經重修,既規整又便利,更有了景區的樣貌。
2005年,云龍湖西部珠山腳下的珠山景區掛牌,2011年開工建設,當年的歷史影像顯示出珠山景區還是一片居住地。珠山景區曾是茶棚社區、大山頭社區、屯里社區的聚集地,民房、學校、工廠林立其中。如今現在的珠山景區置于山水環抱之中,整個珠山山脈集休閑娛樂,生態自然為一體。
今日的珠山景區一路都是風景,珠山公園、好人園、萬福廣場、水杉步道等等,樹木蔥蔥、清新自然。幾十年間,云龍湖滄桑巨變,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后,云龍湖在徐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更是無法撼動。
歷史上蘇軾在徐州任知州時曾說到:若引上游丁塘之水注之,則此湖儼如西湖。 千年之后, 蘇軾的夢想實現了。2017年10月20號,大美徐州登錄央視新媒體《一號線上》,吸引了全國目光,一城青山半城湖這張金字名片在全國越來越響。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今年徐州還被批準為第三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每天,行人穿梭在碧水綠蔭之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幽靜自得。
因為早期的重工業,在很多老徐州人的記憶中,西區給人留下的往往是雜亂、城郊化的印象。
1952年12月,淮海路西段正式開辟,即淮海西路,至此這條東西干道成為徐州市區最長的路。
1995年規劃的段莊廣場還沒有新淮海西路。
2014年新淮海西路正式通車,從老火車站到西三環更加順暢,沿線商業輻射力進一步加強。
2015年淮海新城的概念提出,顯而易見這些大動作似乎在傳達一個明確的主題,就是西區即將崛起。
如今,漫步西區,這里已然發展成熟:淮海西路、新淮海西路大型商業配套比比皆是,西三環高架拔地而起,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即將通車,徐商公路改造,新的西部商圈正逐漸形成。
而在淮海新城規劃中,濕地公園大規劃,臥牛山風景區改造,還有玉帶河、臥牛山、故黃河等生態系統為淮海新城塑造了特色的生態體系,將大大改善西區的生態環境。
十年磨一劍,西區居住、交通和生態環境正在全面開發,蝶變真正開始。驀然回首,淮海路今非昔比,不僅見證了徐州西城區的繁榮演進,也不斷更新著人們的居住體驗和生活視野,未來的淮海新城將蓄勢待發。
(來源:無線徐州)
道德模范安樹堂新開澡堂 公益廣告上墻
路面坑洼 鋼板翹起花津橋北側輔橋通行有隱患
國內外學子論道創業
讓“梁家河精神” 流入職工心田
《直播12345》5年 受理辦件7466件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那年的珠山還是個村莊……
臨港區坪上鎮發展鄉村“互聯網+”助力脫貧攻堅
海軍軍醫大學博士團到建昌開展義診活動
夜間檢查 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
徐州市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現場會召開
白衣鎮大手牽小手,讓留守不孤單
法規宣傳處黨支部開展歷史文化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市文聯舉辦文學藝術培訓講座
第二屆“三毛散文獎”在定海啟動
梓埠渡港油菜開了,好美!!!
2233名考生昨參加揚州大學綜合評價錄取面試
265家家紡企業將攜過萬款產品亮相西樵
樂業切實提高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綜合素質
太湖縣:朱小兵實地督查固廢排查整治、河長制等工作
盱眙新增6項產學研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