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產業虹吸能力增強,創業就業環境越來越好,社會保障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回鄉興業。8月14日,《安徽日報》頭版“40年改革領跑路”欄目刊發《從“東南飛”到“鳳還巢”》,通過講述一個個阜陽人返鄉創業的故事,展現安徽、阜陽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
報道稱,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率先帶動了東南沿海經濟起飛。隨著這些城市用工需求量大增,一場從中西部向東南部、從農村到城市轉移的“打工潮”興起。阜陽就是那時崛起的農民工輸出大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兩三百萬人。如今,務工大市正在悄然改變,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選擇回鄉興業。
從“東南飛”到“鳳還巢”,“返鄉經濟”不僅讓更多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創業,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根據阜陽市人社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返鄉創業人員累計已達3.6萬人,在縣域內就近就業農民工已達62萬人,比2008年增加約40萬人。
循環經濟是我市工業經濟的一大特色。8月13日,《人民日報》第6版頭條刊發《廢舊蓄電池如何回收才好》,以界首市建立廢舊電池追溯機制等好做法為例,探尋廢舊蓄電池回收利用之道。
報道配發評論稱,廢舊蓄電池若隨意丟棄,將帶來嚴重環境污染,而污染一旦發生將很難修復。因此,廢舊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不應僅僅被視為屬于經濟領域,也應該被視為屬于民生領域。這就尤其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合力,推動廢舊電池正規回收鏈條的形成。
我市年內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蹭涼”莫丟“文明”
鄱陽穩步推進新老農保銜接工作
在互動中擦亮斑馬線上的風景
這是一份校長送給畢業生的禮物 徐揚生散文集《擺渡人》出版
中央省媒關注我市“返鄉經濟”等工作
衡陽市部署湘江保護、環保督察反饋整改等工作
優質服務源于陽光運營
4月8日起,東營這個路段限行 違規將扣3分罰200
國網漢中供電局提醒市民放風箏遠離電力線路
汽院東風HUAT車隊奪2018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季軍
炎陵獲評省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在廈門生活,就是一種幸?!保▔验煐|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石家莊市進入主汛期,城市排水系統面臨壓力
蘇仙區:抓項目促發展
東海強化公益廣告宣傳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嘉興市成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聯盟 助推電商企業發展
市農業局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為抓手貫徹落實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
勇奪全國三冠,這個女大學生了不起!
【教育局】教育局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行合作協議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