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
郭家廟墓區一輛車配四匹馬符合“諸侯駕四”禮制
葉家山墓地出土的文物
長江日報訊(記者李翌)9月19日,曾侯乙編鐘出土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博物館召開。有關曾國考古的發掘再度成為考古界熱議的話題。近年來,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郭家廟曾國墓地以及文峰塔曾國墓地的考古新發現,證實了曾隨為一國,并勾勒出了一個時間上跨越西周早期至戰國中期(700余年),空間上以隨州為中心、方圓約600平方公里的曾國文化圈。
4項圍繞曾國發掘7獲國家級獎項
長江日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葉家山、郭家廟、蘇家壟、文峰塔這4項圍繞曾國的考古發掘7次獲得國家級考古獎項,在國內并無他例。其中,葉家山(2011年)、 文峰塔(2013年)、蘇家壟(2017年)均入選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考古新發現”考古領域兩大國家級權威評選。郭家廟(2014年)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由于“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始于199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始于2002年,1978年發掘的曾侯乙墓并沒有在兩大獎項之內,但其考古意義影響深遠。
研究楚國文化繞不開曾國文明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介紹,西周時期至春秋早期,曾國一直是周王朝的嫡系勢力,其文化具有鮮明的周文化特色,其中不乏對當地南方文化的吸收。楚國偏安南隅,地域狹小,并非主流。
春秋早期,楚國保持著強大的霸主地位。文化上曾國和楚國有交流、有沖突、有融合,曾國出土的文物也顯現出楚國的特征。到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前后,曾國已臣服于楚國,文化面貌屬于楚文化的體系。其中,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左右楚王”銘文編鐘,左右意為輔佐、臣服。曾國曾侯乙竹簡的遣冊,涉及的內容是楚國的王公、官員、封君,更說明曾國已喪失主權國地位,成為了楚國的附屬國,但是曾國仍保持了許多自身的文化傳統。
“雖然楚的勢力非常強大,曾國的力量相對有所削弱,但是楚國對曾國這個來自北方古老貴族的國家,一定還是帶著敬畏之心,這一點可以從曾侯乙墓中楚王贈送的禮品可以看到。曾楚之間的消長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近幾年曾國文物的發掘也將曾楚關系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表示。
(長江日報)
市交警部門整治酒駕有新舉措 采用“異地用警”查酒駕
熱河南路街道二板橋社區開展防流感知識講座
王榮平戴源會見出席世界自然遺產國際研討會客人
小伙赴傳銷組織尋母 母親:加入我們 給你100個億
市中區開展“茶香四溢-踏青采茶體驗游”活動
發現編鐘的地方還有哪些寶貝 600平方公里產生7項國家級考古發現
瀘州110微信報警將開通 報警舉報救助一鍵搞定
全市年度糧食生產政策出臺
“嶺南通·惠州通”老人卡可在網上申請補辦
我與低保戶共同經歷12次“提標”
高薪擋不住的鄉情
新華時評:中印高層交往引領兩國關系行穩致遠
全方位打通國際貿易通道 懷化鐵路口岸6月開關運營
石門二都洲頭完小:學習先進典型 弘揚崇高師德
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今日閉幕
@司機 G98高速龍橋互通匝道27日—29日實施交通管制
劉中漢等看望慰問參會政協委員
綿竹:首家社會組織孵化園開園
戴北方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分組討論
九江配網2018年第41-42周檢修計劃停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