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區在國有土地房屋征收過程中,通過政務公開,實施“陽光征收”。(徐欣王濤攝)
制圖張悅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6(2018)》,公布了2017年縣級政府透明度指數評估結果,涉及政府決策公開、管理服務公開、執行和結果公開、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政策解讀與回應關切及依申請公開等六大方面。江北區排在上海普陀區、安徽寧國市之后,位居全國第三,是我省唯一進入全國前十的區縣(市)。同時,江北區還在2017年度浙江省政務公開工作第三方評估中,榮獲全省區縣(市)第一名。
江北區的政府透明度指數高在哪?百姓又如何享受政務公開帶來的便捷?
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15個省(區、市)選取100個區縣(市)作為試點單位,江北區作為全省7個、全市唯一的區縣(市)入選。
根據要求,江北區要在為期一年的試點時間內,重點圍繞征地補償、拆遷安置、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扶貧救災、市政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義務教育等領域,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認真完成梳理公開事項、編制公開標準、規范公開流程、完善公開方式等任務。
政務公開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在試點工作中,江北區堅持百姓視角,從企業、個人以及特殊領域的實際需求出發,創新建立集成式、全周期、精準化的特色政務公開模式,實現政務信息公開價值最大化。
行政權力由法律賦予,長期以來,各職能部門、公職人員手中的權力卻存在邊界模糊、交叉執法、職責不清的情況,有些權力事項甚至互相“打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整合梳理權力事項清單,誰該干什么,有什么權力和責任,用一張清單說清楚,避免‘政出多門’、交叉執法。”江北區政府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開事項梳理是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的基礎和重中之重。
為此,該區按照“事項分級、條目細化”的原則,將公開事項分為“告知類”和“審批許可類”兩大類別,設計了《江北區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梳理標準文本》,包含公開事項名稱、內容標準、公開依據、公開主體、公開類別、公開屬性、公開方式、公開時限等要素,要求試點單位找準公開邊界,逐項核對、認真梳理,確保梳理后的事項囊括所有“應公開”的內容。
經過7輪梳理、調整和完善,江北區已在8個試點領域梳理出“告知類”事項384項,實現了公開事項清單全覆蓋。對“審批許可類”事項,江北區站在“企業、個人來政府辦成一件事”的角度,對審批過程中應公開的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其中,個人辦事按照“出生、上學、工作、結婚、退休”等生命活動中五個重要節點梳理出114大類,命名為“百姓個人全生命周期”辦事事項公開目錄;企業辦事按照“多部門多環節事項名稱、單部門辦理事項名稱”進行分類梳理,共梳理出“一件事”事項41大類,涉及280多項審批事項。
在全面梳理公開事項清單的同時,該區還圍繞主動發布、開放決策、保密審查、互動回應、輿情應對、平臺建設、績效評價等內容,對公開制度進行優化,先后制定完善了《江北區政策解讀發布機制》《江北區政務公開約談制度》等20項制度,推動發布、解讀、回應、考核等政務公開流程的有序銜接。
“訂制式”政務公開模式為百姓帶去貼心服務
“江北音樂港歡迎您!在您周邊有寧波大劇院、北岸星街坊、綠島公園和世貿日湖中心等停車場提供停車服務。”近日,王女士開車到江北音樂港片區辦事,正愁找不到停車位時,一條短信及時發送到她的手機上。
這是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局)新近開發的“停車公開提醒鏈接平臺”。外地車輛只要一進江北區域,就會收到周邊停車場的相關信息。創新政務公開模式,為江北居民、企業帶來的便利數不勝數。
第一個值得說一說的是個人訂制全生命周期公開。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需要辦理多少項行政審批?這些事項在哪里辦?怎么辦?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也并不知道去哪里問。不少市民都曾為此糟心過。
江北轄區內的居民現在不用擔心這些了,因為他們手里有了《百姓個人全生命周期辦事一本通》。通過這本小冊子,個人生命周期中每個重要節點所需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以及申報所需的最簡潔材料清單,可實現整體告知。
“這其實是一個變被動為主動的過程,我們希望政府服務能讓市民獲得貼心的感覺。”江北區審管辦相關負責人說,政府的政策是針對整體的,個人掌握全部政策可能有難度。《百姓個人全生命周期辦事一本通》變單次告知為整體告知,最大限度地減少各類奇葩證明、減少部門自由裁量權,發揮政務信息公開在這一類工作中的價值,讓百姓辦事少跑腿、不煩心,真正享受到政務公開與“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機結合所帶來的好處。
第二個值得說一說的是企業訂
制集成公開。
基本建設項目審批,歷來是審批中最難攀登的高峰。以工業類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為例,從項目登記備案到方案審核、規劃報批、施工許可等,以往涉審事項大大小小有幾十項,需要提交的材料有300多份,審批程序也比較復雜。
江北區站在企業視角,把各部門審批需要的政務公開信息加以集成、優化、簡化,根據項目的個性特點,量身訂制出最精簡的審批事項清單、中介機構服務清單、先驗先測聯合驗收清單。通過集成公開和“一站式”高效審批服務機制,該區曾在9個工作日內,讓銀億邦奇年產120萬臺變速箱總裝項目及其他廠房新建項目,完成了從領取不動產權證到施工許可證的全部審批程序,比土地合同約定的時間整整提早了324天。
記者了解到,目前江北區已經分行業、分領域編制出民辦醫療機構、民辦培訓學校、民宿客棧等41類“一件事”辦事指南,集成編制了《江北區“企業辦成一件事”辦事手冊》,為企業提供系統化的公開服務。
第三個值得說一說的是征地拆遷等特殊訂制事項的精準公開。
征地拆遷,被稱為天下第一難的工作。江北區作為老城區,房屋征拆工作總量大、任務重。在國有土地房屋征收過程中,該區通過政務公開,實施“陽光征收”,通過“一屏、一網、一圖、一欄”(即電子查詢觸摸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信息公開系統網、房屋征收流程圖、現場信息公告欄),讓征收范圍內被征收人便捷獲取征收補償方案、項目動態進展、每戶房屋概況和補償結果等信息,得到被征收人的廣泛認可。
作為全國首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信息公開試點城市中的先行者,江北區從2012年完成寧波市第一個“陽光征收”項目起,不斷深入實踐,率先推行征收協議“網簽制”,創新實行“網上備案、網上公開”,有效消除信息供需差,充分打消群眾疑慮,同時還給予被征收人和社會各方充分的監督權。
目前,江北區房屋征收領域的公開內容不僅涵蓋了從意愿征詢、項目論證、征收決策到簽約生效、補償方案的項目管理全程,而且包括與被征收人利益密切相關的調查結果、評估結果、補償協議、安置結果等事項,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在全國均居前列。
“以前,時常有被征收人‘上門討說法’,有時候安撫中的一兩句誤會,就會讓被征收人情緒激動。近幾年,通過實施‘陽光征收’,‘一把尺量到底’,凡事均公開公正,所有的操作都放在陽光下,‘上門討說法’的現象幾近消失。”江北區房屋征收辦相關工作人員說。
政務公開“進村入戶”獲取信息更便捷
完善政務公開方式,是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的任務之一。江北區通過對區內公開平臺進行全面整合,將各部門公開信息統一集成到區政務公開平臺。全新改版后的政務公開平臺,開設有“看政府工作、讀政府政策、查政府信息、享政府服務”等主要板塊和“五公開”專欄,推進政府決策、執行、服務、管理、結果全過程公開。
江北區還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入戶”,通過啟動數字電視“陽光政務”工程,將政務公開納入數字電視基本服務內容,設置“政務公開”專欄,讓用戶一打開電視即可查閱公開信息,打通政務公開最后“一公里”。同時,推出“政務直播間”節目,每月邀請政府職能部門主要領導走進“直播間”,就重大民生問題回答公眾疑問,積極打造陽光政府。
以便民利民為宗旨,江北區還通過推進政務公開“進村”,大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查閱點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全區原有28個查閱點基礎上,新增20多套新型查閱設備,實現了區行政服務中心、區戶籍中心、街道(鄉鎮)辦事大廳和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的查閱點全覆蓋。
此外,該區還利用新媒體便捷功能,整合優化推出“江北發布”微信平臺,每日推送政府重要決策、重要工作進展等公眾關注的信息。同時,開設“江北擂臺榜”“江北重大項目決策監察平臺”等微信公眾號,職能部門就招商引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省、市重點工作開展“亮榜競賽”,接受社會監督。
記者徐欣江北記者站張落雁通訊員王濤
文明福州的夏日掠影
商州區召開秦嶺地區違規建筑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會
萊西市:我市黨政代表團赴東明縣開展省內扶貧協作工作 姜水清參加
暖心暖胃 臨沂愛心企業為一線環衛工人送臘八粥
超載運渣車闖紅燈致3死1傷 多人人被追刑責
百姓事兒更好辦!江北獲評縣級政府透明度全國第三
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樹民一行赴魏縣開展扶貧脫貧結對幫扶懇談日活動
“智”印精染綠輕紗
晚匯|“潭美”剛拐彎,第25號臺風就將生成!國慶廣州天氣……
十年回望 涅槃重生
省發展研究中心到我區開展營商環境調研
太康東辦:光合城小區開展消防應急演練
海汕公路一小車沖上花壇,危險!
2017年度東莞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骨干人才資助資金(第一批)擬資助名單公示
吸氧游 溫泉游 露營游 民俗游…… 初夏,讓我們玩轉長春
神龍成都工廠第十萬輛整車發運
推動次發達村早日脫貧
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督查組來我市督查檢查
英法德提議歐盟對伊施加新制裁
教師節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