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清明節是人們祭祀祖先、緬懷故人、聊表思念的傳統節日。同時,清明節也是對我們每個人能否做到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摒棄陋習、倡導文明和弘揚新時代人文精神的最好“年檢”。清明節,我們該如何過節?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如何過清明節,怎樣用一種文明的方式祭奠先人?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一些新風尚在興起,一些惡習慣也在蔓延。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網絡祭祀掀起了一股新風尚,在網上給先烈們獻一束花、點一支蠟燭,帶去人們的追思和敬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和推崇。同時,清明節不夠“清明”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傳統掃墓方式,使整個墓區都籠罩在云煙彌漫之中,不僅污染空氣損害人們健康,還帶來了諸多誘發火災的安全隱患。另外還有些人把高檔菜肴高檔煙酒供奉在墳頭,看似大行拳拳孝道,實際是鋪張浪費之舉。更有甚者,把人民幣直接當成冥幣燒,讓莊嚴神圣的場合被銅臭氣玷污,也讓清明節變得不再“清明”。
古人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進入新時代,我們自然要有新氣象,理應讓文明祭祀成為清明節的主基調,過一個“清明”的清明節。就嘉興來說,本周將迎來祭掃高峰,文明出行是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事情,為了方便市民掃墓,市區推出6條“清明公交專線”,有條件的市民可盡量選擇綠色出行。而選擇開車出行的市民,在面對擁堵路況時,需遵守交通規則,心平氣和,文明禮讓,不隨意變道,不亂塞車,讓文明駕駛成為風景。此外,環保、安全要牢記心間,以往,清明祭祀活動中不僅野外墓地燒紙為我們司空見慣,城市街頭燒紙也屢禁不絕,這種傳統祭祀方法不但浪費錢財,更重要的是污染環境,影響市民健康。最可怕的是,墓地總是林木環繞,人們一走了之,卻帶不走焚燒后的煙灰火星,非常容易引起火災等事故。當前,我市一些公墓推出了鮮花換紙錢的活動,此外,新型環保的祭掃方式也是層出不窮,我們應盡量選擇更加文明的祭奠方式。
過一個“清明”的清明節,是對清明節的深切致敬和樸素還原。讓我們攜手用文明緬懷的方式,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用文明、健康、低碳的方式來引領綠色新時尚。(來源:嘉興日報)
海口五公祠蘊藏海南歷史文化(組圖)
市政府安辦迅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東營市春季登記學生小飯桌名單公示
慈利縣推進精準就業扶貧
巴彥縣召開扶貧產業項目整改工作會議
過一個“清明”的清明節
暖心公交:司機個個都是“活雷鋒”
十二屆廣饒縣委第65次常委(擴大)會議召開
樂山市環境保護局“四舉措”強化作風建設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召開2018年第3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八類工程項目要開工先參保
9大行動25個項目 鄉村振興寧波要這么干
許達哲在寧鄉市調研時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 推動全社會共同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3男子嘴饞偷橘子 全被行拘了
市城管局地質公園管理處工會開展慶祝“三·八”婦女節活動
婁底計劃招募20名“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
世界技能大賽省級集訓啟動 南通9人參加6個項目
邁進新時代臨沂羅莊區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舉行
四川多措并舉促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
偃師市工商局“雙十一”前約談電商保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