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8號線二期梁場已架設高架橋近6公里
從三岔湖出口下二繞高速,“魅力空港、夢想新城”這句標語醒目地印在道路兩側的工地圍擋上。和一年多前相比,這里綠油油的農田間又穿插了更多的工地項目部,經過剛剛開工的天府奧體城,便可以看到成都地鐵18號線二期7標的藍白板房。
連接中心城區,穿過龍泉山脈,直抵空港新城的天府國際新機場,18號線是成都地鐵第一條“東進之路”。140km/h的線路最高設計時速,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區在建的最快地鐵,預計35分鐘就可以把市民從火車南站帶到新機場。
眾多名頭加身,18號線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從龍泉山隧道以東的18號線二期打下第一根樁開始,18號線二期的業主代表蘭成,幾乎每天開著車往返于工地和70多公里外的家,帶領著團隊在田野上架起第一條地鐵東進之路。
匠心:為了把控質量 每榀梁都有“身份證”
離項目部兩三公里,是18號線的制梁廠。“我以前在很多城市都干過工程,沒遇到過盯這么緊的。”李治和是制梁廠的監理人員,昨天蘭成再次來到廠里檢查工作時,李治和笑著感嘆道。
蘭成向記者解釋:“18號線二期的高架段長達15.7公里,是目前成都地鐵最長的在建高架線路。同時我們這又是140km/h的線路,對箱梁的要求比較高,標準可以說是比肩高鐵的,所以盯得比較緊。”
15.7公里的高架段,共需要519榀梁,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上百榀箱梁已經整齊地碼在地上,這些單個重量達500余噸的大家伙今后將承載一輛又一輛列車駛過。蘭成打開手機告訴記者,“今天最新的數據是,已架設165孔,預制完成了263榀。”
這樣的數據,蘭成每天都要核查。根據計劃,18號線一二期工程將于2020年和天府國際新機場同步投用,倒排工期,是建設工地為了保障工程按時完工常用的辦法,有的是月計劃、有的是周計劃。“我們倒排工期是細化到‘每天’的,比如制梁,我們就是要求兩天三孔。”
保量的同時,蘭成對質量標準的把控也讓施工方驚嘆嚴苛,常常戴著安全帽來“打游擊”,摸摸這看看那。“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要求的,成都地鐵就是這樣要求的。”他急忙澄清,為了把控質量,每榀梁都有“身份證”,印著編號、負責單位、生產日期等信息,方便溯源。“要解釋的話,可能就是匠心吧。”
期待:按期通到新機場“咱們東進這塊肯定會很熱鬧”
也就是在一次追逐工作上的“匠心”時,蘭成不得已經歷了生活中的遺憾。
“去年8月28日,梁廠澆筑第一榀梁的那天。”蘭成記得非常清楚,那是高溫的夏日,“12點多,我老婆給我打電話,問我忙完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把電話掛了。”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10點,第一榀梁澆筑完畢,蘭成才揉揉眼睛給妻子復電。“結果是女兒肺炎高燒,半夜送到醫院去了。”時隔快一年,蘭成說起這事依然紅了眼眶。“當時作業面已經全面鋪開,我就白天跑工地,晚上跑醫院,盡量兼顧。”
現在,工地上的工作終于已經漸漸理順,蘭成告訴記者,目前高架段已經鋪好了5公里,盾構明挖段也在穩步推進。說到期待,他說:“當然是線路能按期、保質保量地通到新機場,不是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么?到時候地鐵通了,咱們成都東進這塊肯定會很熱鬧。”他指指周圍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天府奧體城、天府新機場等工地。
說的是“咱們”,實際上,蘭成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2009年從甘肅來蓉安家,生了女兒,2014年投入到成都地鐵建設。“現在我不吃辣不習慣,一家五口都在成都,還參與到這么重要的城市規劃里啊。”他笑著說。
成都商報記者 尹沁彤 攝影記者 陶軻
中西結合,造福糖尿病患者
個稅法迎第七次大修: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
暴雪襲城!請為您的水表做好防凍措施
深化自治管理 建設和諧商街
深化山海協作 融入杭衢一體 龍游蕭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8號線:一顆匠心 架起成都地鐵首條“東進之路”
濟南華山北開發項目實施房屋征收
全市處級干部集中輪訓班結業
扶貧車間進村頭村民脫貧有盼頭
相約新學期 筑夢新時代——婁底一小舉行2018年秋季開學典禮
蔡甸區“清拆關補”整改14處涉水安全隱患
我市鹽化新材料產業技術協同創新聯盟成立
我市開展“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大連黑龍江商會舉辦九周年慶典
2018.10.11東營市城鎮居民生活消費品一周價格監測報表
重溫經典 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市稅務局按下辦稅“快捷鍵” 讓納稅人盡享改革紅利
"引水上山"破解泰山用水難題
隨州市規劃局榮膺全省社會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婁底市舉辦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揮系統業務培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