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丈夫殺妻案件的破獲,和杭州一個技術研究所有關。
這個技術研究所,擁有高精尖設備和高智商團隊——
他們不負責沖鋒陷陣,也不負責抓人追捕,更多時候是待在顯微鏡前、實驗室里,大伙兒對他們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但幾乎所有在杭州地區發生的重案,都離不開他們的技術支持。
這是一支站在重案背后的影子部隊,這個所,就是杭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刑科所)。
刑科所民警正在進行dna的采集和比對工作
農田里的無名白骨
2013年,杭州臨安的一座山上,某單位在施工作業時,挖壞了一塊農田,施工單位只好重新幫忙翻修,挖土時,意外挖到了一具遺骸,施工單位連忙報警。
死者是誰?是破案的關鍵。
屬地刑大和刑科所趕到現場,發現遺骸已經高度腐爛,只剩下一具白骨,只有右手還殘留著部分肉體組織,可是這些僅剩的組織也已腐爛不堪,要提取指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民警不想就這樣放棄,他們把遺骸帶回實驗室,泡在特殊溶液內,雖然肌肉已腐爛,但下方真皮層還保留完整,能不能通過真皮層提取指紋?
這似乎有點異想天開。
怎么辦?
雖然希望渺茫,刑科所指紋檢驗專業(負責現場指紋的查詢比對)的技術人員,還是決定試一試,他們精準地剝離了腐爛肌肉,把這根手指上僅剩的一點點皮層放在溶液中,緊貼玻璃杯壁,利用光線照射,成功提取了被害者的指紋。
經過比對,他是被上海警方列為失蹤人口的一名男子。
確定被害人身份后,警方很快鎖定了三名犯罪嫌疑人。
原來,被害人與暫住上海的一位中年女子在一家歌舞廳認識后,發生婚外情,被害人以此要挾女子給錢,否則就把事情說出去。
有一次,被害人在女子出租房內,與女子及其丈夫發生爭執,夫妻倆不想被勒索,又怕名聲不保,于是動了殺機,用鈍器敲打被害人致死,行兇后,和兒子一起開車把尸體運回老家,因途中害怕,就臨時埋在臨安一座山上。
一根年久的肋骨
2014年,安徽籍男子梁某外出后失蹤,2016年5月,警方根據線索,將兩名曾與梁某一起服刑的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男子抓獲。經審訊,兩人交代了在建德壽昌鎮某路段一涵洞內殺人后焚尸的犯罪事實。
但是,嫌疑人的口供需要相應的證據支撐。
因為涵洞里有水流、淤泥覆蓋,痕跡幾乎消失殆盡,刑偵專家對焚尸現場進行了地毯式挖掘,幾乎是一寸一寸挖,最后找到一根肋骨。
怎么確認這根肋骨是被害人的?
刑科所dna檢驗專業(負責案事件中生物物證檢驗鑒定問題,災難事故、拐賣兒童等案事件中的身源認定和親子鑒定)的技術人員接下了任務。
要證明骨骼來自被害人梁某,只能通過dna技術來鑒別,但骨骼有堅硬的骨密質保護,檢驗難度大,又因這塊肋骨經過2年日曬雨淋,溪水侵蝕,使檢驗難度大幅增加。
檢驗陳舊骨骼和牙齒,是杭州刑科所強項,在獲得這塊肋骨遺骸后,技術人員立即進行細致檢測,當晚就成功鑒別了dna信息,為案件提供關鍵證據。
而同樣的檢測,在歐美國外同行那里,通常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才能出具檢驗報告。
市急救中心24小時待命 救人于危難之時
云霄縣:重拳出擊,打假 “亮盾行動”見成效
我市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棒棒噠~宿遷要有兩個萬達廣場咯!
完善家庭醫生首診就醫格局
他們是重案偵破的影子部隊 揭秘杭州最神秘的研究所
戰斗的歷程,光輝的歲月
荊州市政協視察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貫徹情況
走私“洋垃圾”舊服裝上千噸進境 首犯一審獲刑六年半
礦山路一小區綠化帶出現兩塊墓碑 主家表示已有200年歷史
上海市級學會專家到嘉興“傳經送寶”
迎接世界氣象日 氣象部門氣象科普進社區
冷水灘:“提升執行力”演講暨知識搶答賽首輪比賽結束
安塞剪紙亮相文博會
高奏新時代田園牧歌 爭當中國特色鄉村振興排頭兵
市城管執法局向堅守一線的干部職工送清涼
旺蒼縣三支隊伍助力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泉州城區3月份主次干道衛生情況考評成績出爐
第九屆諸葛亮文化旅游節亮點搶先看
我市出臺方案全面放寬放開重點群體落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