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漳州主動融入廈漳泉同城化、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著力把省委省政府這一戰略部署具體化、項目化。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蘇雄鋒楊奕通訊員周志榮)7月19日,由廈門國貿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額達200億元的國貿智谷項目正式簽約落戶臺商投資區。這一“大塊頭”項目將打造科創·雙創、物聯網和總部經濟等產城融合的綜合產業園區,也是漳州融入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推動廈漳產業融合的最新力作。
加快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發展,是我省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趕超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山海協作、推動城鄉協同發展的有力抓手。早在去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提出,按照“主動對接、深度融合、環灣延伸、差異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突出重點、由近及遠、梯次推進、全面對接,從最靠近廈門的地區開始做起,全力建設好廈漳同城化先行示范區。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漳州“一盤棋”謀劃、“一股勁”推動,把高質量發展與實現趕超有機統一起來,主動融入廈漳泉同城化、閩西南經濟協作區,把省委省政府這一戰略部署具體化、項目化,努力譜寫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
互聯互通駛入“快車道”。交通一體化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今年,我市將廈漳同城化建設工程包列入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之中,在龍海市、臺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長泰縣等城市先行區實施建設16個項目,計劃投資56.6億元,著力完善公路、鐵路、軌道交通、港口碼頭等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其中,時速可達350公里的福廈漳鐵路客運專線先行工程已經開工,將由福州站引出,經泉州、廈門等地后接入漳州站,將實現“高鐵一小時”生活圈;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項目加快推進,沿途設置7個站點,建成后可經角美鎮角美大道、山水大道、翁角路抵達廈門海滄區。與此同時,備受矚目的廈漳同城大道第一、二期工程均已交工驗收,三期工程主線將在今年10月左右建成。
產業分工吹響“協奏曲”。按照省委提出的“產業發展合理分工”的要求,我市著力拓展產業合作空間,及時填補產業鏈條缺失環節,構建與廈門、泉州等地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臺商投資區當好“橋頭堡”,主動承接廈門高新產業,與海滄共同打造海西生物醫藥產業谷;龍海市勇當“新龍頭”,重點推進金龍汽車龍海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該基地投資上百億元,建成后年可產3萬輛節能與新能源大中型客車、1萬輛考斯特和10萬輛輕型客車;漳州開發區爭當“排頭兵”,加強與廈門文化產業合作,建設海峽兩岸影視文創園。同時大力建設招商局·芯云谷,華為、騰訊、軟通動力等多家知名企業先后簽約入駐。長泰著力爭先行,充分利用毗鄰廈泉地理優勢,發力招商引資,加強產業對接。落戶銀塘工業區的大通互惠在全國率先成功研發4000米深海閥門、攝氏零下196度閥門等產品。宏發電聲攜手長泰,規劃建成世界最大的通用繼電器生產基地,立達信光電開發出國內第一條led自動化生產線,產品在歐美發達國家占有率達80%。
生態環境共抓“大保護”。省委要求,加快推進經濟協作區發展,要重點抓好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遵循于此,漳州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概念,探索“生態+”模式,促進生態、生活、生產、生意“四生”融合。特別是始終堅持“三鐵治污、提升三質”,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出臺漳州市九龍江-廈門灣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工作方案,強化源頭控制、陸海統籌、河海兼顧,對江河海域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理,確保實現“水清河暢、碧海銀灘”。與廈門、泉州兩地共同簽署“關于建立中華白海豚及棲息地保護合作機制協議書”,協作布設觀測站位,建立數據共享機制,開創國內在中華白海豚保護方面建立區域合作機制的先河。
晉中交警二大隊開展“百日”專項行動
新橋變電站改建后投入使用
蘇州學霸被世界頂尖大學錄取 寫信鼓勵母校學弟學妹
外商投資企業需于6月30日前上網填報2017年度投資經營信息
戴源檢查節日市場供應、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工作
“一盤棋”謀劃“一股勁”推動
景蜜村標準化泵站改造完工
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牽頭對虬江路地區開展第2次集中整治行動
南通科技創新創業導師團成立 首批125人入選
“新時代的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高峰論壇在濰坊舉行
資中縣大力推進河(庫)長制工作紀實
寧夏“凈網2018”專項行動全力維護網絡安全
重大項目應聲落地,撬動萬億市場
五河縣殘聯超額完成 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任務
陽江兩海上風電裝備項目下月投產
9月中下旬 相約寶雞!高大上的石油裝備國際采購會來了!
市委宣傳部組織專家前往尋甸 為594名學生篩查先心病
【網絡中國節·端午】端午假期 鐵路加開57趟臨客
雙鴨山:讓黑色土地長出“綠色莊稼”
航空分局嚴格工作要求 營造良好轄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