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楊軍)我市在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中,不斷加快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市建設高標準種植示范基地46個,“三減”示范面積達到61萬畝,綠色食品基地認證面積138萬畝,被確定為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面積80萬畝。綠色食品產品認證數量和地理標志產品分別達到69個和10個。
通過多年打造培養,我市發展綠色產業基礎條件優越。寶清縣、饒河縣成為全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集賢縣綠色食品示范基地被列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示范基地。寶清白瓜籽大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白瓜籽交易市場,年吞吐量可達20萬噸;饒河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的保護區;域內12個國有農場中的友誼農場在全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現代農業機械裝備全國一流,農業科技貢獻率、現代技術模式、規模經營水平、勞動生產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同時,全市擁有農業產業化規模以上企業108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1家,農產品加工企業89家,設計加工能力超過800萬噸,可帶動種植基地391.5萬畝。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集賢縣威克特10萬噸特優食用酒精、寶清縣萬里潤達150萬噸玉米深加工、集賢縣鴻展30萬噸特優食用酒精等糧食和綠色食品深加工項目建設,同時啟動3個省定點區域玉米燃料乙醇項目建設。
依托良好的資源優勢和發展環境,我市精心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基地,推動全市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快速發展。寶清和集賢兩縣分別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全市已認證大米、食用油、餃子粉、雜糧、蜂產品、水產品、葡萄酒、山特產品等三品一標產品359個;地理標志產品寶清紅小豆、板子房西瓜、撓力河毛蔥等種植歷史悠久、生產方式獨特;太保胡蘿卜既好吃又有營養,遠銷深圳等珠江三角區并出口韓國,深受消費者歡迎;臻美農、冷泥、冷硒、同鑫等地方特色產品名牌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為給綠色有機產品保駕護航,我市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產品質量檢測,集賢和寶清兩縣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獲得了機構和質量“雙認證”。 對基地產品定期進行抽樣檢測,在集中連片、規范化標準化、綠色有機產品等種植區域均設立物聯網設備,對作物生長、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生產情況隨時監控。產品從種植基地到上市銷售全程實行質量控制,每個產品都建立生產檔案。全面啟動減農藥、減化肥、減鋤草劑“三減”行動,落實189個農業“三減”基地。有機綠色食品企業年底前全部進入省級農產品追溯平臺,通過掃描質量追溯二維碼全程了解產品生產加工情況,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良好的生態環境、嚴格的監管措施,為產品質量提供了保障。據深糧集團對我市大米煮成米飯特定指標(包含香氣、光澤、完整性、味道、口感5個指標)測定后,得分高出優質大米2分,集賢縣臻美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產品在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展出被評為金獎。在此基礎上,我市面向市場,把“賣得好”擺到突出位置,積極開展互聯網+、網絡營銷,搭建平臺,組織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合作社參加綠色食品博覽會、農產品交易會、優質農產品推介會等大型農產品展銷會。去年,全市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共銷售農產品124.5萬噸,銷售額近44.9億元。農村電商發展到257個,農產品線上交易額達1.39億元。農業經營主體展會簽約1.07萬噸,簽約額2.68億元。雙鴨山大米已在深圳注冊了“雙寶谷坊”“田地冰米”“北田”品牌。我市雜糧雜豆、胡蘿卜、油豆角等綠色特色農產品深受深圳等外埠市民喜歡。
五河縣殘聯超額完成 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任務
陽江兩海上風電裝備項目下月投產
9月中下旬 相約寶雞!高大上的石油裝備國際采購會來了!
市委宣傳部組織專家前往尋甸 為594名學生篩查先心病
【網絡中國節·端午】端午假期 鐵路加開57趟臨客
雙鴨山:讓黑色土地長出“綠色莊稼”
航空分局嚴格工作要求 營造良好轄區環境
連云港海州區啟動11項工程打造美麗森林城區
市政府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創新路徑 破解難題—— 區政府主要領導專題研究依法處置房地產遺留問題實施路徑
昔日砍樹人變身護林人
4月24日計劃停水通知
我市圓滿完成工業污染專項治理攻堅行動
我市“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初顯成效
焦蘭生出席全市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改革工作會議
群英學校舉行廣東省“書香校園”揭牌儀式
美協會員齊聚黃溪口采風
“綁架電話”騙局劇本更新如何才能不變應萬變?
臨沂費縣緊繃“安全弦” 實戰演練保障夏季安全
市環保局召開全市環保系統重點工作推進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