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已有省級創新平臺629個,是2012年的5倍。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38個,是2012年的6倍。”4月24日,佛山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佛山市市長朱偉總結科技工作,部署重點任務。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傳達了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
今年2月,佛山曾透露,將在南海三山建設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24日的會議透露,該實驗室已結合佛山歷史,定名為“季華實驗室”,將以國家實驗室為目標,立足佛山、扎根廣東、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趙越 李楠
1 建設創新城市亮出成績單多個關鍵指標成倍增長
前不久,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宣布,將支持國內部分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佛山位列其中。在24日的會上,記者了解到,佛山從2012年就已經啟動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相關工作。至今,佛山已在多個關鍵領域的指標出現了高速增長。
“2017年,佛山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2.59萬件和4901件,是2012年的8倍和4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47家,是2012年的5倍。”朱偉介紹。此外,2017年,佛山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達250億元以上,遠遠超過2012年。佛山在省級創新平臺、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方面也出現了高速增長。
“啟動創新型城市建設以來,佛山已發生了明顯變化。”朱偉說,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佛山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科技創新支撐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
當前,科技創新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全國各城市在科技創新投入上不遺余力,努力搶占創新驅動發展制高點。會議認為,雖然近年來佛山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短板。
對此,朱偉表示,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個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比國內一些城市,佛山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有待加強。此外,佛山在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上,與部分城市仍有差距。
2 季華實驗室將攻堅源頭創新前3年投入不少于35億元
會議指出,佛山科技創新另一瓶頸在于,基礎研究能力相對薄弱。“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必須依靠基礎研究,佛山要從源頭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更多領跑并跑技術。”朱偉表示,佛山將全力推進季華實驗室的建設。
去年12月底,廣東正式啟動建設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其中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選址佛山。在此次會上,佛山首次透露,該實驗室已經定名為季華實驗室。
會議透露,季華實驗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朱偉擔任組長,蔡家華任副組長。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擔任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和實驗室主任。
此外,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徐濤,復旦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金力,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新等權威學者將擔任副理事長。
“佛山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對季華實驗室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朱偉強調,季華實驗室不同于一般的平臺,而是要“做頂天立地的事情”,將解決佛山科技創新支撐力量的問題,以及技術研究和基礎應用的問題。
據介紹,季華實驗室選址于南海區三山新城文翰湖北面地塊,規劃建設總面積近1000畝,其中研究中心、分析檢測中心、生活配套中心等共220畝,遠期規劃產業化基地超過700畝,目前已完成實驗室規劃項目建議書。
今后,季華實驗室的開辦資金及營運費用,將由佛山市政府在佛山財政資金中統籌解決,前5年每年投入財政資金不少于10億元,其中前3年共計投入35億元(不含省級財政后補助經費)。目前,實驗室1億元注冊資金已經到位。
3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在高精尖領域培育“獨角獸”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近年來,佛山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創新驅動的重要抓手。此次會議透露,佛山市政府近期將印發《佛山市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2018—2020年)》,促進高企做強、做大、做專、做精,努力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佛山要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朱偉表示,接下來,佛山要繼續抓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擴張。他還提出,佛山要在高精尖技術領域努力挖掘和培育“獨角獸”企業,優化產業創新創業生態。
同時,佛山計劃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會議提出,鼓勵大型骨干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和創新平臺,通過上下游配套、創新聯盟和孵化培育等方式帶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朱偉說,佛山各區要在優勢產業領域探索實施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成果共享的創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在今年初的佛山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以及佛山市兩會上,“一環創新圈”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在此次會議上,朱偉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必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禪南順(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加快建設南三產業合作區、青年湖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平臺,構建創新平臺體系,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發展、承載服務能力出色、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地,為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打好平臺載體基礎。
數讀佛山科技
創新資金占財政支出6.09%
2017年,佛山全市財政共投入創新資金47.29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達6.09%,其中市本級財政投入在每年遞增情況下額外追加4億元、總經費達6.81億元,創歷史新高。
中小微企業獲得2693萬元創新券補助
2017年,佛山1229家企業投入技改金額772億元,技改企業數和金額均居全省第一。共有548家企業獲省級財政補助資金3.07億元,共有456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獲得2693萬元創新券補助。
上市高企達26家
截至2017年,佛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47家、同比增長83.5%,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26家、居全省第三,上市高企募資額、金融機構向高企貸款余額均居全省第三,此外有2928家企業申請高企培育入庫。
省級工程中心數量全省第二
全年新增省(企業)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21家,新增省級工程中心233家、累計達628家,省級工程中心新增數和總數均居全省第二。
■現場
朱偉現場談五區創新驅動:
今年創新如何發力?
禪城??要擦亮“創客之城”名片
“禪城區近年來在創新創業發展硬環境提升和軟環境優化上下功夫,‘創客之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和面積位居全市前列。”佛山市市長朱偉說。
朱偉表示,以創新創業推動經濟發展動能轉換,是中心城區避免在低端制造業外遷后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的重要途徑,希望禪城區接下來繼續強化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匯聚創新創業新動能,擦亮“創客之城”名片。
南海??依托平臺引進創新要素
南海區借助廣佛同城先行優勢,在高水平人才引進、科技型企業培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成效突出。朱偉說,目前南海區擁有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引進的省市創新團隊、備案創業投資機構和基金規模等,均位居全市首位。
朱偉提出,南海區要再接再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依托區位和平臺優勢引進更多創新要素,提升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
順德??加快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順德區充分發揮創新發展主力軍作用,r&d總額、占gdp比重均位居全市第一,為科技創新工作全面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會上,朱偉說,順德龍頭企業創新帶動作用突出,上市企業數量、“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上市企業直接融資額等數據均位居全市首位。
朱偉強調,在高端人才團隊引進工作上,順德區仍需進一步加強,加快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發展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高明??科學謀劃空港經濟區建設
當前,高明區把引導企業建設研發機構作為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突破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55.5%,位居全市第一;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也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朱偉說,這對于高明區來說實屬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朱偉要求高明區,搶抓珠三角新干線機場落戶的歷史性機遇,科學謀劃空港經濟區建設,加快集聚各類創新資源發展臨空經濟,助力佛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航空樞紐。
三水??規劃建設高水平產業園區
去年三水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發明專利申請量等關鍵指標增幅分別達112%、60%、70%,均位居全市首位,為多項經濟指標增速走在全市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撐。
朱偉要求三水區,在進一步強化西南、樂平區域創新資源集聚發展基礎上,注重輻射帶動其他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產業園區,切實把創新落實到產業發展上來,努力把三水打造成為佛山經濟新增長極。
■聚焦
季華實驗室將探索什么?
建設機器人等9個實驗室打造新興光學元器件加工平臺
此次會上,季華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宋志義就實驗室籌建工作進展進行了介紹。他表示,圍繞季華實驗室建設,佛山將以國家實驗室為目標,立足佛山、扎根廣東、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據悉,季華實驗室將瞄準國家實驗室建設目標,按照最高水平原始創新平臺的標準來建設,力爭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實驗室。
宋志義表示,實驗室既要“頂天”——瞄準國家重大專項,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又要“立地”——瞄準佛山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并逐步推廣至全省、乃至全國。
今后,季華實驗室將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治理體系,不納入機構編制核定范圍、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擁有充分的自主權。
在此背景下,實驗室將采取靈活的人才聘任制度,合同管理,核心研發人員可實行“雙跨”,與相關科研機構建立創新的利益共享機制。未來在實驗室運行過程中逐步探索適合創新發展的新型體制機制。
目前,季華實驗室已完成首批研發方向、研究團隊和建設平臺征集工作。預計到2020年中期,規劃建成增材制造實驗室、機器人與先進控制實驗室、生物制造實驗室、全光制造實驗室、精密儀器與智能裝備實驗室、先進設計與協同實驗室等9個實驗室。
同時,實驗室將建設全國產微電子裝備實驗平臺、新興光學元器件加工平臺、智能化制鞋制衣生產線、智能化建材生產線等及相關裝備。
據了解,季華實驗室的首批項目征集得到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微電子所、蘇州醫工所等科研單位和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佛科院等高校科研團隊的熱情響應,目前還在商洽當中。
省運會青少年組賽艇收官懷化代表團再添五金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信息聯通之橋
沱西濱江景觀帶綠化成效初顯 2號地下停車場內部裝飾已完成三分之二
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到我市調研環保相關工作
學習不停步的人事業也跟著不停步
佛山打造“頂天立地”的戰略科創平臺
12日前我市教師可免費乘坐避暑山莊游覽車(船)
深度報道丨讓世界嘗到“懷化甜”——懷化市發展開放型經濟走筆
做大軌道交通產業“朋友圈”
番禺區開通6條臨時公交專線
激發創造活力 揚帆文化自信——2018年遂寧市將全力推動文化提升行動生根見效
職工戰酷暑工會送清涼
望月湖街道開展燒烤與火鍋店專項整治行動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調研中電神頭計劃用水管理工作
三部門聯手綜合治理貨車超標排放逐步實現機動車排放“環保取證、公安處罰、一地超標、全國受罰”的全新監管模式
宿遷高一新生!對接新高考,課程現在就改!
慈溪加快建設“美麗生態牧場”
諶貽琴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
結為父子相依為命:因為你是我的眼 我愿做你的腿
這份投訴指南你值得收藏!重慶啟動“寧靜行動”噪聲污染防治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