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雅妮 通訊員 陸萍)欣賞絢爛的云錦藝術品,了解源遠流長的云錦歷史,體驗獨特的織造工序……9月18日上午,澳大利亞庫瑪拉圣公會學院協會、tafe學院老師和學生一行來南京云錦博物館進行參觀。據了解,此次研學團的學生為圣公會學院高三年級的學生,這次來南京研學的目的是來親身體驗和感受中國,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南京云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因色澤光鮮亮麗,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貢品,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研學團的師生邊走邊看,了解南京云錦的古老歷史及制作工序。對于童子攀枝蓮花緞、王錫爵斗牛方補官服、萬壽中華妝花緞等經典作品,講解員也對其制作工序、圖案意義和主要用途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除了參觀古代云錦藝術品,在云錦生產工藝大廳,研學團的師生還參觀了13臺不同品種的云錦大花樓木織機,并現場感受云錦織造的過程。據介紹,大花樓木織機須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協力完成經緯交織的工作,而兩人一天勞作8小時也僅能完成5厘米的織錦。對此,圣公會學院的學生拉克倫?道格拉斯告訴記者:“以前看過一些云錦工藝品,但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云錦的制作過程,復雜和精細制作工序讓我震驚,得知完成一幅云錦作品需要耗費兩三年的時間,也讓我對這些工匠師傅的毅力和智慧心生敬佩。”
隨后,研學團一行來到周雙喜大師工作室,進行手工意匠體驗。據工作室的手工意匠師鄧麗艷的介紹,手工意匠是制作云錦的第二道工序,是將設計師的手稿以表格的方式精確地描繪在圖紙上,以便后續的挑花結本和上機織造。在手工意匠師的帶領下,研學團的師生戴上圍裙和袖套,小心翼翼地用毛筆沾取顏料,仔細勾勒著圖案邊緣,專注地體驗這項精細的工藝。圣公會學院的學生賴莉?希基表示,“在這次手工意匠的體驗環節中,由于勾勒圖案的毛筆很細,我的手不斷顫抖,很難精準地將這些圖案表現在圖紙上,所以這也讓我認識到制作云錦是一項需要極大毅力和耐心的工作,也讓我對這項中國的傳統織造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學團的帶隊老師張老師表示,“我們的學生雖然學習中文十余年,但是能夠學以致用的機會并不多,所以非常能有此次機會,讓學生們可以親身體驗中國生活,進一步感受和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018年臨沂中考政策出爐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本周末研考開始啦!你準備好了嗎
天崗湖:“光伏+”打開鄉村振興新畫卷
下定決心保持恒心 找準重心加快推進
讓道路更通暢出行更便捷
澳洲研學團走進南京云錦博物館 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創新機制完善管理提升執法水平
景美、人贊、海鮮多!許你一個碧海藍天~
志愿者走進祥和社區 免費發放百余張 防走失定位貼
做企業發展貼心人
北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召開2017年度民主生活會
3種途徑可取得農產品合格證明
紹興市體育局工會關于開展慶“三八”婦女節系列活動的通知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精準調研助攻堅脫貧
信訪失信者將被列入黑名單
眉山市交通運輸局關于2018年通過核查的水路運輸企業(個體)及其營運船舶情況的公示
沈北新區 改造54條背街小巷看看能修到你家不
國際龍舟大獎賽和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本月開賽
鄒平縣:再興調研之風再聚發展之力———三論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工作
中共揚州市委揚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持續優化發展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