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 近年來,泗水縣綜合減災救災體系逐步建立,綜合減災救災能力全面提升。2018年2月,被山東省減災委命名為第一批“山東省綜合減災示范縣”。
組織領導有力,應急機制健全。成立了以分管縣長為主任、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減災委員會,統一安排部署綜合減災救災工作。按照“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工作理念,完善了隱患巡查、宣傳教育等工作制度,建立了部門會商、協作機制,研究制定了泗水縣綜合減災長期規劃及宣傳、培訓、演練等工作計劃,形成了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減災、防災、救災工作體系。
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救災防災減災能力有效提升。泗水縣已形成縣、鄉、村三級應急預案體系,定期組織開展各類自然災害應急演練活動,切實增強有關單位和人員對預案的熟悉程度。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充分利用廣場、綠地、學校等公共場所,大力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場所內規劃設置了應急指揮中心、應急物資供應、應急供水、應急供電等功能分區,方便群眾緊急避險。
泗水縣減災委成員單位儲備了豐厚的救災物資和設備,并建立救災物資社會化儲備制度,與超市、被服廠、面粉廠等16家廠家簽訂了物資供應協議。所有物資全部由廠家代儲,一旦發生災害,所需物資及時運達受災地區。民政、財政、審計等部門,對救災款物管理使用情況定期進行專項檢查,確保救災款物專款(物)專用,使用規范。
建立了597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100人的縣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25支850余人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害信息員配備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簿、北斗衛星報災終端等裝備物資。同時,積極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綜合減災工作,引導社會力量協助政府開展搶險救災、災民賑濟等工作。
信息共享全面,災情應對迅速。泗水縣減災委積極組織各部門開展災情會商,確保減災救災工作各環節協調一致。根據相關部門預報,通過短信平臺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各相關部門24小時實時調度。如有災情發生,縣減災委辦公室及時組織各涉災部門,通過即時會商形式,核定災情數據,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和災區需求,研究制定抗災救災措施。
宣傳教育長期開展,防災減災意識逐步增強。泗水縣減災委制定了短期、長期防災減災宣傳規劃。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擺放宣傳展板、講解防災知識等形式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并廣泛開展進學校、進社區等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社區的主體作用和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全面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成功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6處、“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8處、“全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9處。
泗水縣救災物資儲備庫。
眉山市 “五一”期間無森林火災發生
英山縣三措并舉助推服務業快速發展、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上半年資興市財政收入實現“三量齊升”
我市組團參加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入戶設計缺陷,裝修搬家鬧心
泗水縣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再上新水平
江安供電公司完成建軍91周年文藝匯演保電任務
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現場推進會召開
手頭拮據竟搶劫存款人
韶山市開展文化市場安全生產檢查
樂亭大鼓《不朽的豐碑》榮膺河北省第十二屆燕趙群星獎
常州金壇與中北大學簽約合作
今年以來多個要素數據釋放經濟運行積極信號 煤電油氣運彰顯經濟新亮點
大連是中外企業“深耕細作”的理想之地
建德乾潭打造“浙西唐詩小鎮”
民建廣元市委會到我市考察 宋良華陪同并主持會議
消除“模糊地帶” 精準定性量紀 市紀委監委編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30問》
華安官畬旅游鄉村建設如火如荼
昆明動物園一長頸鹿蹭癢意外將頭卡樹杈中 園方砍樹營救
用陽光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