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商事審判領域中的虛假訴訟現象呈現多發態勢。為依法懲治發生在民商事案件審判、執行程序中的虛假訴訟違法犯罪行為,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采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系,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屬于刑法規定的虛假訴訟犯罪行為。《解釋》將于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僅限民訴領域
據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介紹,人民法院自2015年5月起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改革,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數量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部分個人和單位出于種種目的,故意捏造事實提起虛假民事訴訟,意圖騙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牟取不正當利益。
此外,在極少數民商事案件中,司法工作人員和當事人惡意串通,共同實施虛假訴訟違法犯罪行為,以達到幫助他人逃避合法債務、非法確認馳名商標、規避商品房或機動車限購政策等不正當目的,造成了惡劣影響。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虛假訴訟罪。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但由于缺乏明確具體的認定標準,司法機關運用刑罰武器懲罰虛假訴訟犯罪人仍然存在一定困難。《解釋》共十二個條文,從虛假訴訟犯罪行為的界定、定罪量刑標準、數罪競合的處罰原則、刑事政策的把握、地域管轄的確定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據介紹,虛假訴訟罪僅適用于民事訴訟領域,對于實踐中出現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行政訴訟的行為,不能以虛假訴訟罪定罪處刑。
重點打擊六種
《解釋》規定,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采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系,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虛假訴訟犯罪行為。
為突出打擊重點,《解釋》對實踐中常見多發的夫妻債務認定、以物抵債、公司債務、知識產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企業破產、民事執行等類型案件中捏造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作了列舉式規定。
其中包括,與夫妻一方惡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債務的;與他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債務關系和以物抵債協議的;與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員惡意串通,捏造公司、企業債務或者擔保義務的;捏造知識產權侵權關系或者不正當競爭關系的;在破產案件審理過程中申報捏造的債權的;與被執行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或者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優先權、擔保物權的。
僅限無中生有
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表示,虛假訴訟犯罪僅限于“無中生有型”行為,即憑空捏造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和因該民事法律關系產生民事糾紛的情形。如果存在真實的民事法律關系,行為人采取偽造證據等手段篡改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能認定為虛假訴訟罪,構成犯罪的,可以以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證罪等罪名追究其刑事責任。
行為人隱瞞他人已經全部清償債務的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履行債務的,也可構成虛假訴訟罪。
[大別山區的扶貧故事]五保老人孟大娘的幸福晚年
李平看望慰問優秀基層干部柳西周同志家屬
我市電子信息企業參加第20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清徐縣東于鎮開展節前燃氣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獲嘉縣:司法局執法滿意度工作再傳捷報
兩高:下月起重點打擊六種虛假訴訟
潛山縣收聽收看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汕頭海關助力優化地方營商環境推動粵東貿易便利化
海寧市“亭長制”志愿服務項目為公交站臺“美容”
百姓的文化廣場 城市的市民會客廳——河南鞏義群眾文化活動見聞
繞城高速兩半掛貨車發生追尾 一人受傷被困,一人當場死亡
年底完成村村通自來水,連州34.8萬農民喝上“放心水”
市委宣講團到平房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楊家山社區開展“醫療共建進社區、服務居民暖人心”
福鼎一商販違規出售河豚魚被判刑又罰款
80后新疆維族客商為萬年貧困戶送溫暖
崇左市委辦黨支部開展“固定黨日+”活動
楊市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集中力量拔“窮根”
[遠安]城鄉居保好 養老無煩惱
廣饒縣花官鎮:農技推廣啟動農業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