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城區鋁礬土礦社區掛牌成立了家和矛盾調解工作室。說起工作室成立的原因,鋁礬土礦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張翠蘭介紹說:“社區人民調解工作運行了近20年,感覺只能加強不能減弱,所以成立一個組織,吸納熱心居民參與,目的是讓這項工作效率更高,把矛盾化解在社區。”
家和矛盾調解工作室由5名社區干部、5名熱心居民組成,成立半年以來,累計化解居民矛盾10余起,成為消除鄰里摩擦的“解鈴人”。
精選能人當幫手
一個好漢三個幫。“社區工作人員解決矛盾有時力不從心,讓熱心居民參與矛盾調解,既能緩和矛盾雙方情緒,又能助力社區工作人員解決問題。”張翠蘭說,“在社區治理中,‘領頭羊’的感召力、發動力、影響力不可小視。所以我們經過認真挑選,選擇了5名在居民中有威信、熟悉樓院情況,并且有熱情、敢負責的人加入調解工作。”
今年82歲的任素英就是這樣的人。她是鋁礬土礦職工家屬,曾經是一名居委會干部,而且為人隨和,有正義感,她說話很多居民愿意聽。
一次,轄區內住在同一單元樓的兩戶居民因為噪音問題發生了爭執。住在二樓的是80多歲的老兩口,住在三樓的居民沒有工作,靠著縫補衣物維持生計。一到晚上,老兩口睡得早,由于舊樓隔音不好,縫紉機發出的噪音影響了老人休息,兩位老人苦不堪言,兩家人因此產生了矛盾。
任素英和社區工作人員知道情況后多次上門調解。任素英勸說三樓的居民到晚上10點停止干活,并給縫紉機的四個輪子包上海綿以減少噪音,最終化解了矛盾。
以情動人解糾紛
2015年,鋁礬土礦13號樓里,因二樓的王大娘家用水導致一樓的住戶李先生家被洇,墻皮脫落、家具的頂板也被漚爛了。李先生多次上門理論,要求王大娘賠償相關損失未果,他一氣之下在上水管道安裝了一個閥門,關閉了二樓的供水。如此,兩家矛盾愈演愈烈。
家和矛盾調解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多次調解無果后,轉換思路,開始做王大娘兒女的工作。
由于王大娘的四個孩子均不在身邊,家和矛盾調解工作室的工作人員輪流上陣,去王大娘兒女的單位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直到2017年春節期間,王大娘的小女兒從北京回來探親,張翠蘭知道情況后放棄休息,帶著工作室的工作人員連續幾天上門,做王大娘小女兒和女婿的思想工作,最終王大娘的小女婿答應了賠償。歷時兩年的糾紛圓滿解決。
張翠蘭說:“對于類似的糾紛,需要巧妙運用情、理、法等技巧,不僅要會打感情牌,還需要有耐心,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調解與幫扶并重
今年75歲的洪師傅是一名孤寡老人,也是社區里的“名人”。洪師傅出名的原因是他脾氣大,和鄰居們聊天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發生爭吵。
工作中,張翠蘭和洪師傅結成“一對一”幫扶對象,隔三岔五地去洪師傅家里探望,勸洪師傅控制好脾氣,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也是為了減少和鄰里的沖突。
2016年10月的一天清晨,張翠蘭出門晨練,路過洪師傅家時,看到洪師傅站在窗戶前,不停地用手拍著胸口但說不出話。
張翠蘭立刻跑向洪師傅家里,同時通知了社區副主任石慧麗。隨后,兩人扶著洪師傅到了亞美醫院。
由于洪師傅病情嚴重,張翠蘭和石慧麗又帶著他轉院到市一院就診,并幫他墊付了住院金。在醫院里,醫護人員得知了張翠蘭和石慧麗并不是洪師傅的親人時,連連稱贊。
后來,洪師傅幾次發病,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他去醫院治病。“沒有社區,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洪師傅對社區工作人員充滿了感激,并聽從他們的建議,漸漸控制了自己的脾氣。
張翠蘭說:“調解矛盾和幫助居民解決困難是家和調解工作室的重要工作,目的是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諧。” (史桓昭)
全國首條穿越黃河供暖專用隧道貫通
央視發現之旅專題報道經開區酵素產業
敘州區工商局開展精準扶貧走訪幫扶活動
養護工36小時搶修牟汶河大橋伸縮縫 保道路通行安全
端州區:橋北社區疏通百合街下水道
城區鋁礬土礦社區吸納熱心居民組成調解工作室以情動人化解矛盾有策略
政協委員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鎮委書記唐耀文深入企業走訪調研
河南省法學會系統召開黨建工作會議
一個“偽球迷”的20年世界杯記憶
2018年上半年我市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進展情況總體良好
武夷山:全域旅游風勁帆已揚
安全專家提醒:開通"免密支付"需謹慎
撥浪鼓搖出的羽絨大王
六大攻堅行動守護“宜春藍”
臺州市規劃信息平臺實施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潁東區委副書記、區長張銀軍主持召開潁東經濟開發區建設現場辦公會
中牟縣持續開展多部門聯合夜查活動
通化進入最美冰雪旅游季
戲水 消暑 歡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