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2016年12月9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17年9月13日,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省實施意見》)。福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要求積極抓好宣傳貫徹落實,并明確市安監局牽頭組織起草福州市實施意見。
二、重要意義
近年來,福州市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創新工作,不斷加大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和安全投入力度,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加強各項管控措施,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2014年以來,我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等主要指標每年均呈兩位數下降。2014-2016年我市安全生產工作在省政府績效考評中分別位列第二名、第一名、第一名,在省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評中獲得第二名、第二名、第一名,被國務院安委會確定為“全國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2017年1-11份全市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繼續下降,同比分別下降21.6%、34.9%、22.4%。但我市安全生產工作仍不容樂觀,安全監管人員短缺,特別是縣級安監部門人數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安全監管執法與應急車輛少,裝備滯后,專業化水平不高;一些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投入和隱患整改治理不到位;個別行業領域還存在安全監管職責不清等問題;城市消防管網等公共安全基礎設施不完善、江陰化工應急救援基地還未完全建成、城市地鐵建設、超高層建筑、地下管網施工運行等新老問題相互交織,增加了安全風險。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解決好安全生產領域的突出問題,對推進“有福之州”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起草過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2017年2月份,市安監局專門成立起草小組,邀請福州大學安全專家一同廣泛深入調研,認真聽取各級各部門以及企業意見建議,聯系我市實際,幾易其稿,5月上旬起草了福州市《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分別向各縣(市)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征求修改意見與建議。9月中旬,《省實施意見》正式出臺后,起草小組結合今年國務院安委會巡查督查反饋意見,又對有關精神進行比對修改。10月和12月中旬,市政府辦公廳、市安辦3次征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意見,反復修訂完善。在意見征集過程中,先后收到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38條意見建議,全部吸收采納。經市政府分管安全生產的杭東副市長和市委聯系安全生產工作的高明常委審定后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12月12日,市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研究審議后,根據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12月21日,市委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審定通過了《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市實施意見》)。
四、總體框架
《市實施意見》總體框架包括一個總體要求、六個體系建設,共三十一條,與《省實施意見》保持一致。
(一)總體要求(第1-3條)
一是指導思想與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安全發展、改革創新、依法監管、源頭防范、系統治理五個基本原則。二是總體目標。與《省實施意見》目標一致。對接市“十三五”安全生產專項規劃,到2020年實現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十萬人口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9%,營運車輛萬車死亡率下降6%。到2030年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加快建設“有福之州”奠定穩固可靠的安全生產基礎。
(二)健全完善六大體系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第4-7條)。分為強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厘清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責任考核機制等4個部分。二是健全完善安全監管體系(第8-10條)。分為完善監督管理體制、改革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體制、完善執法體制等3個部分。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法治體系(第11-17條)。分為健全法規體系、完善標準體系、嚴格安全準入制度、建立負面清單、規范監管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健全監管執法保障體系等7個部分。四是健全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第18-23條)。分為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建立隱患治理監督機制、強化企業預防措施、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加強重點領域工程治理、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等6個部分。五是健全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第24-25條)。分為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事故調查處理機制等2個部分。六是健全完善保障與服務體系(第26-31條)。分為完善安全科技支撐體系、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健全安全宣教培訓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6個部分。
五、福州特色
重點在六個方面突出福州特色。一是突出責任導向。進一步明晰各級各部門安全監管職責、厘清邊界、壓實責任。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城市綜合體、休閑船舶、鄉村旅游民宿及各類新業態活動,明確監管部門,及時納入監管范圍。嚴格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對生產安全事故中受到紀律處分的責任人,處分影響期內不得提拔重用。更加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建立國有企業負責人績效年薪與安全生產掛鉤制度,推行企業安全總監制度。二是創新清單管理。要求制定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建立企業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首次構建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負面清單體系,并向社會公布,引導市場主體遵守安全紅線。三是創新事故預防。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建設,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實施風險“紅橙黃藍”分級管控。完善“智慧安監”建設,加強大數據分析研判,對企業隱患和區域風險實施全覆蓋全流程的動態管控。突出問題導向,針對當前重點行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推進人員密集區域?;菲髽I搬遷轉產,建設消防防火墻、交通安全防控、油氣管道與城鎮燃氣安全等13項保護生命重點工程,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市、縣安監部門人員編制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鄉鎮(街道)設立安監站,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安全生產協管員隊伍,輔助開展安全監管工作。在基層和企業推廣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隊建設。五是突出基礎保障。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建設江陰化工應急基地和重點裝備物資儲備庫,建立政府征用社會應急資源補償機制,加快應急資源儲備與整合。建設全市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基地、重點領域安全體驗區(館)。發揮省會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聚集的優勢,開展安全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實施安全人才戰略,多元化培養安全專業人才。六是創新市場引導。將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納入服務業發展規劃,支持建立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鼓勵企業購買專業服務。在高危行業領域實施安全責任保險制度,保險機構按一定比例從保費中提取,專項用于風險評估管控和事故預防。建立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守信聯合激勵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對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和技術改造項目予以貸款支持。
六、任務分工
緊密對接省《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共65項),逐項細化分解,形成福州市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共計87項重點任務,建立責任清單,逐一明確各牽頭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間。
民權縣水利局開展黨員領導干部理論知識要點測試
市委常委分別指導“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回頭看”工作
禹會區張公山社區開展“7.11”宣傳活動
網易博客11月底關閉 博客時代落幕?
桐廬下杭社區“鄰里有矛盾,先找物管站幫忙”
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解讀
馬大哈春節丟了"房子" 好心駕駛員完璧歸趙
全市打擊非法道路旅客運輸經營整治行動取得成效
當年簽約 當年投產
收音機送手中 貧困戶笑開顏
蚌埠市2018端午節假日旅游市場繁榮有序
新邵:“六個一”筑牢學生防溺水安全屏障
9張圖帶你看小崗村40年巨變
銅川市扶持大眾創業 助力脫貧攻堅
我市舉行人民防空指揮部點驗活動
市財政局舉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
聚焦“七破七立”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大發展---我市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
濰坊公安: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 提升法治工作水平
555件建議提案集中交辦
【城西區】91戶農民有了土地“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