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天氣總是讓人沒了食欲,而中醫理論認為,大部分苦味物質能夠清熱解毒、降火祛暑。因此,苦味食物在高溫天格外受青睞。可是,并非所有帶“苦”味的蔬菜都有降火功效, 有的吃了之后會導致人中毒。
市民疑惑 絲瓜有苦味就說明有毒素嗎?
市民陳女士和家人都喜歡吃絲瓜,經常買絲瓜煮湯喝。沒想到前幾天買回的絲瓜竟然帶著苦味,家人都難以下咽。“噴灑那么多農藥,絲瓜都變苦了。”陳女士當時還抱怨說,大家都說“秋絲瓜”吃不得,看來現在的絲瓜確實莫法吃了。
哪知沒過兩天,陳女士就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了一篇名為《苦絲瓜含有的毒素毒性不亞于砒霜,一家三口險喪命》的文章,稱有市民在菜市場買了絲瓜,燉了個雞湯,吃的時候發現絲瓜有點苦,沒舍得扔就硬著頭皮將一鍋雞湯喝了下去。此后, 一家三口先后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因情況嚴重,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急救后,3人總算暫時脫離危險。
“絲瓜有苦味竟然這么危險。”陳女士看到這樣的文章后不禁后怕, 幸好自家那鍋湯沒有勉強喝下去, 不過她仍然感到疑惑,她上次買回的絲瓜看著還沒變質,難道有苦味就說明有毒素了嗎?
專家解釋 絲瓜變苦已變質 食用或中毒
據市農牧業局蔬菜辦主任杜曉宇介紹,絲瓜味道變苦說明已經變質了。判斷一種蔬菜是否變質, 要通過它的色澤、硬度、 氣味以及味道是否有變化來綜合評判,發現變質就不能食用了。記者隨后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了解到,食用變質的食物極易引起胃腸道反應, 比如上吐下瀉等,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這類案例在急診科時常遇到。
據市中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陳顯榮介紹,確實有類似的案例,一家人或者同時吃飯的人突然發生惡心、 嘔吐、腹痛、腹瀉甚至暈倒的癥狀,可是這些食物平時都吃過, 不存在食物過敏的現象。近期某地就有人吃了“苦絲瓜”中毒。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植物中的一類生物成分,叫做糖苷生物堿。
陳顯榮介紹, 貯藏過久或貯藏條件不足時, 食物會發生腐敗變質的現象,這時糖苷生物堿就會大量積聚,食用后可能就會導致中毒的發生。就像之前的案例,新鮮完整的絲瓜在安全性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發苦后已經產生了腐敗變質,生物堿大量積聚, 就有可能使食用者中毒。萬一買到有問題的苦絲瓜,應立即扔掉。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同時,這種毒素即使通過高溫也難以溶解。家里吃絲瓜前,最好用舌頭舔一下去皮的絲瓜肉, 有苦味即可能有毒,不可食用。
相關鏈接
這些食物食用不當也易中毒
陳顯榮提醒,生物堿普遍存在于各種植物中,所以跟苦味絲瓜類似的食物有很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對這些食物有所注意。
青番茄含有同發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質———龍葵堿, 食后會產生惡心、嘔吐、膚色青紫、流涎、頭暈等中毒癥狀, 而生著吃危險性更大。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叫黃樟素的致癌物質, 可誘發肝癌、食道癌。鮮豆角中含有皂甙和生物堿,有毒,但遇熱后會溶解,食用前應用沸水焯透或過油,或干煸至變色后食用。 表皮呈黑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 黑斑病菌的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毒性大,而且此毒素無論水煮或火烤, 其生物活性均不易被破壞。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它易溶于水,本身無毒,可是被胃腸道吸收代謝后,可以產生劇毒的二秋水仙堿。(記者 王治欽)
市外事僑務辦舉辦弘揚王杰精神專題黨課
加強秩序管理 維護文明交通
九龍坡創冠路隔音屏改造完成 居民睡上安穩覺
新華網:沙灣付塘村讓青山更綠 讓村民更富
烏當區農業園區積極開展統戰宣傳活動
絲瓜有苦味就說明有毒素嗎?南充專家解市民疑惑
實行“一體化”,建干凈海灣
職場媽媽or全職太太?醫生:這不是一道必選題
商業模式創新該如何思考?
朱冬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分組討論時發言
巡邏路上的故事
石門夾山鎮中心學校:多舉措防控傳染病保師生健康
的哥酒后駕車闖禍被查還襲警 如血檢結果達醉駕標準,將吊銷駕照,終身不得駕駛營運車輛
高新區:軍民融合專項引才活動現場火爆
市公安局: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五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柳召開
今起重慶進入晴熱少雨伏旱時段 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1℃
好玩得飛上天!41名中韓青少年在莞玩轉無人機
市城管局公園管理中心梅村主任率隊到中心公園行走檢查指導工作
港珠澳大橋主橋夜景照明工程基本完成手工調試 橋亮了 “火龍”騰躍伶仃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