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原本對辦理審批手續很有點發怵的紹興柯橋濱海供水有限公司章先生,在為濱海第二水廠建設項目辦理環保審批手續時,卻著實驚喜了:薄薄的登記表取代了厚厚的環評報告,原本要一個月的審批手續居然一天就辦好了,手續費也減了一半。“這回真是又順又快,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了!”章先生說。
章先生享受到的改革“紅利”,緣于我市推行的“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2017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的指導意見》,我市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和9個省級特色小鎮列入改革。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有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和4個省級特色小鎮共13個區域的改革方案獲批并實施,剩余9個區域也在積極推進中。
“‘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是創新環評審批驗收管理的方式。”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完成改革區域規劃環評的,并且是區域環評審批負面清單外的項目,環保部門根據區域規劃環評結論清單,制定改革區域統一的環境標準,作為項目環境準入的判斷依據,并根據項目建設對環境影響的程度,推行免于環評手續、網上在線備案、降低環評等級、精簡環評內容、承諾備案管理、創新環保“三同時”管理等6項措施。
在改革區域,新投資項目可享受降低環評等級、精簡環評內容、簡化公眾參與形式、簡化總量管理、取消前置要求、取消環保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和實施承諾備案管理等諸多改革紅利。以“降低環評等級”措施為例,因為有區域統一環境標準為前置,原要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可只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而報告書的編制時間需要3個月左右,報告表編制只需1個月左右。原要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單位只要在投入生產前在線自行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辦理備案手續,在線備案即可。
在已實施“區域環評+環境標準”的13個區域,新建項目落地可減少80%的環評審批事項,減少60%的申報材料,壓縮50%以上辦事流程,同時為企業減少50%以上的環評費用。截至6月底,全市已累計審批或備案降低環評等級項目數90個。
審批手續簡化并不意味著監管弱化。屬地環保部門改變“保姆式”環境管理模式,采取建設項目“三同時”、“排污許可證”專項執法檢查、“雙隨機”抽查、監督性監測、投訴舉報件查處等綜合手段,督促建設單位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增強企業環保自律,并強化對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對違法行為依法嚴厲處罰。
寧波民宿集聚效應顯現
關于發放《2017年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的通知
銀川為200名60歲以上無牙老人免費鑲牙
市婦幼保健院首例試管嬰兒誕生 體重3.23千克,身長49厘米
張光峰會見泰國萬浦集團客人
我市13個區域已實施“區域環評+環境標準”
宣傳單圍攻校門口 家長很厭煩
【微微來幫您】萍鄉商城附近餐館油煙彌漫,氣味十分難聞
靈武市綜合施策 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滹沱河下,地鐵開啟盾構施工
小學生原創節目宣傳文明過春節 少放煙花空氣新
2018“鄭創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五月月賽決賽在經開區成功舉行
騙子冒充公檢法人員,讓她將250萬元轉入安全賬戶
深化課程改革 打造美好教育——秀洲區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展示(小學分會場)活動在磻溪教育集團舉行
老人下車迷失方向好心司機送她回家
市環保局赴南湖區開展“社情民意大走訪、‘八八戰略’大宣講、思想觀念大解放”活動
老年優待有效憑證范圍擴大 身份證戶口本市民卡駕駛證都能用
“愛上湖南”最美攝影圖片展征集評比活動啟動
促合作創新建世界名城--首個“杭州國際日”活動啟幕
寧夏:一張藍圖構建統一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