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新聞網訊 (記者周敏)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迫切要求。近年來,我市堅持開發式扶貧,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有效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強了貧困村貧困戶“造血”功能。
在扶貧工作中,我市抓住“精準”牛鼻子,下足“細致”繡花功,因地制宜、因戶施策,以就業扶貧為精準脫貧的主要方式,發揮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通過舉辦48場專場招聘會、組織勞務培訓近2萬人次,推動企業面向貧困人口招工,實現近3萬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1290個,已安排貧困人員676人就業,設立村民作坊和“扶貧車間”,解決部分貧困家庭就近就業,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人”。以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增收的有效手段,立足資源稟賦,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102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扶貧,建立長效農業特色產業159個、到戶產業扶貧項目4645個,實現“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以扶貧小額信貸為發展生產的輔助方式,累計安排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金和貼息資金1738萬元,為6078戶貧困戶發放小額貸款,其中貸款額度超過3萬元的79戶,有效促進貧困戶自力更生發展生產。
我市以資產收益扶貧為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各地探索將扶貧開發資金統籌投入到盈利穩定的經營主體或項目,形成資產、折股量化,收益分紅分配到村到戶,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全市參與資產收益項目2.9萬戶、9.6萬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98%以上,基本實現每家每戶參與資產收益分紅。同時,以電商扶貧為農民創業的新型模式,通過發展“專業電商+貧困農戶”“網絡銷售+定制生產”“線下體驗+網上預訂”和農村電商驛站等模式,打造市場“直通車”,成為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脫貧的引擎。
致敬清潔工
撫順全力打造旗袍產業基地
考察|廈龍合作區考察組赴深汕特別區學習交流,“取經”區域合作創新經驗
定了!金正恩:朝韓首腦會晤將于27日舉行
劉國中主持召開省政府第三次常務會議
農民變股東 收益有分紅
經區2018年度廉租住房保障資格申請開始
山東省首批美麗村居試點公布 青島萊西產芝村等4村入選
鳳臺中學開展評選教學能手活動
東北作家采風團做客富錦金瑪農業
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資系統存儲擴容項目采購公告
市儲備糧管理中心郭志健主任帶隊到白云區開展糧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調研
省領導蘇長青、郭巖松調研我市網信工作 市領導王智慧、張富治參加調研
淤積物太多!是往年的3倍 拱墅區給浣紗渠排出口徹底“洗胃”
家庭教育不能缺失兩名青少年不足一月施盜6次,案件告破再敲警鐘
慈溪一女子去拔血罐 被"江湖郎中"忽悠造成皮膚感染
辦事只找一個窗 東沙開啟“無差別全科受理”時代
茂名蜂農和各界人士同慶世界蜜蜂日
清鎮市中醫醫院開展第十一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活動
調整優化全區發展空間布局 武清區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