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壩洲鎮橘農出售柑橘。(通訊員 曹禮達 攝)
宜都,“中國柑橘之鄉”,湖北柑橘第一市,如今,在其半徑700公里內,柑橘產區密集扎堆,競爭激烈:
往西,重慶柑橘瘋狂追趕,去年產值220億元,已然超越;
往南,湖南石門柑橘,緊跟“一帶一路”,早熟蜜橘出口搶得第一;
往東,江西南豐蜜橘,推規模化種植108萬畝,3倍于宜都……
為突出重圍,宜都引資81億元,推進32個項目,延伸產業鏈至深加工、商貿、旅游、康養、科創和電商,走一條錯位競爭的新路。
“減”出來的增收
初雪壓枝后,漫山遍野的橘園,收獲已近尾聲。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宜都市姚家店鎮黃蓮頭村四組農民高登國家中,他連說3句“沒想到”。
高登國種有14畝早中熟溫州蜜柑。從2014年最高峰80噸,年年減產,今年只有39噸。
產量減,收入卻增加了。高登國翻出賬本,這一季刨去各種成本,凈收入6.4萬元,比去年增加近4000元。
“品種換了,光明13號、鄂柑2號,這些‘明星柑’都豐收了。”高登國跟著種植大戶,一起在果園“密改疏”“大冠改小冠”“隔年掛果”,這些減量提質的專業術語,他如數家珍。
高登國參加過十幾期職業農民培訓班,在華中農業大學、宜都農業局專家指導下,終于在老果園育出精品蜜柑。
品質提升,價格便水漲船高。
記者在宜都多家合作社、批發市場發現,今年當地蜜柑創多年來罕見高價,一改往年“橘子漲、橙子跌,橙子漲、橘子跌”的現象,“蜜橘、臍橙、椪柑”齊聲喊漲。
目前,中晚熟蜜橘收購價2.4元/公斤、椪柑0.9-2.0元/公斤、臍橙1.5-1.8元/公斤,相比往年,蜜橘上漲60%,椪柑、臍橙上漲30%-50%。
喜人變化的背后,是一場正在推進的“種植端”供給側改革。主動減,科學減,改變小農散種模式,提高精品化、標準化,推農場大戶、助職業農民高效生產。
宜都農業局副局長孔祥亭介紹,圍繞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該市投5億元提升種植基地,關鍵詞是“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到2020年,柑橘種植面積計劃僅新增1.5萬畝,達到33萬畝,而九成資金用于改造10萬畝舊果園,建設3萬畝柑橘精品種植基地和6公里精品柑橘綠廊。預計到2020年,柑橘良種率90%以上。
瞄準加工求效益
進行深加工,保鮮鮮果、調味品、保健品……宜都柑橘產業鏈布局正依次展開。
湖北豐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善周介紹,作為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豐島控股集團今年擬于創業板上市。這家浙企募集資金的70%,都將投到宜都蜜橘上。
“就是看中了宜都招商環境和柑橘優勢。”王善周稱,去年湖北豐島柑橘罐頭銷售1.4億元,增長40%,尤其對美、日出口增長迅猛。
食品安全認證是出口關鍵。“農藥殘留檢出率不得超過百萬分之0.01,比國內標準提升數千倍,去年各種檢測多達3000多件樣品,全部一路綠燈。”王善周說,這得益于宜都柑橘農業種植、加工一體化、高效協同。
在農業等部門配合下,豐島將周家河村劃為定點收購產區,果園按照無公害有機農業的標準管理,還準備建2萬-3萬畝食品安全示范區,“提高收購價格、簽訂協議、一村包干,農民增收了,出口問題也解決了。”王善周說道。
去年,豐島啟動柑橘罐頭擴產10萬噸,投資1.5億元新建年產萬噸柑橘酵素深加工項目,“柑橘文化生態產業園項目也啟動了。”王善周說道。
宜都另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土老憨,用柑橘釀造果醋,在市場上已耳熟能詳。
“李錦記、海天等,都在洽談橘醋合作,”土老憨生態農業集團董事長陳世貴介紹,總投資16.5億元,30萬噸柑橘精深加工科技園已經啟動,除了橘醋獨門絕活,還研發柑橘醬料、柑橘膳食纖維面條、橘渣有機肥等,力求把柑橘“吃干榨盡”。
“如果僅停留在從柑橘到柑橘的低層次產業形態上,柑橘就只是普通土特產;只有將其吃干榨盡,向精深加工要附加值,向產業延伸要效益,才能有大發展。”宜都市發改局總經濟師鄧永科稱,該市正謀劃一批大項目,抓特色,延伸橘醋、酵素等產業鏈條,并進一步“補短板”。
繪制“橘鄉”田園綜合體
宜都紅花套和高壩洲是兩個全省柑橘產業集中度最高的鄉鎮,總面積240平方公里。
如何讓“橘鄉”與文化融合,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力?
鄧永科的答案是,按照“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規劃,挖掘豐富的特色鄉土文化資源和生態稟賦,培育4個特色景點村落和“柑甜小鎮”,打造田園綜合體。
其中,南橋村,以馬王山柑橘認養基地為核心,以觀光采摘為主要業態;青林寺村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謎語村”,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保留古鎮古街,以古色古香、謎語文化為特色,再塑魅力青林寺;白洪溪村借助八卦山的地形地貌,做足屈原橘頌文化體驗和道教文化;大戰坡村則以三國文化休閑體驗為特色,再現三國時期文化民俗風情。
國家柑橘農業公園由農業部批準在宜都市成立,由湖北三峽柑橘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一冶集團采取ppp合作模式,投資20億元建設。
“柑橘農業不斷裂變、不斷融合,示范區未來3年預計實現綜合產值320億元,帶動16萬人在相關領域就業,核心區域內橘農人均年收入達到6萬元。”鄧永科對宜都柑橘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不久的將來,徜徉在“一村一品”國家柑橘農業公園,橘美人俏,移步換景,“人在畫中游”。好一幅舌尖上的柑橘生態旅游圖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柑橘首席專家、華中農業大學鄧秀新認為,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書寫改造農村的全新篇章,這是宜都農業產業融合的生動樣本。
(據1月25日《湖北日報》)
懷寧:國家發改委調研懷寧縣推進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進展情況
合理安排假期需科學指導
成貴鐵路宜賓段提前完成今年投資任務
安州|成蘭鐵路工人觀看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
中秋節話“中秋戲”
蜜橘賣價上漲60%
第六屆中國(臨朐)沂山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
陳平主持召開全市重點工作調度會議強調善于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 加快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
農工黨安徽省委來淮開展黨史教育觀摩
錢排首條“黑底化”公路正式動工建設
宜秀區:婁雪松帶領區委常委會組成人員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如何調劑?下城區“教育超市”聽幫家長答疑解惑
我鎮排查汛前水庫安全
警民合力急救食物過敏女生
萬江土地"一張圖"厲害了!查詢轄區土地“家底”一目了然
27家無證非法醫療美容場所被?查處
日照又有多家單位招聘了,崗位不少!
太和區婦聯成立“巾幗愛心超市”
王忠想調研坑塘治理工作
北京東城首個黨群服務中心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