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浩宇 色日古楞)隨著互聯網+的帶動,快遞已經是現代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帶來的除了便利,還有一些個人信息容易被泄露的安全隱患。
不過今后這種現象可能會得到解決,5月1日實施的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條例》針對寄件人隱私保護、快件丟失后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記者隨機街訪了一些市民,了解到大多數人都會撕掉快遞面單或者對上面的個人信息進行涂抹處理,不過并不是每次都記得。而且對箱子上的快遞面單是否會泄露個人隱私表示擔心。
快遞實名制成為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同時引發人們對隱私安全的擔憂。
《快遞暫行條例》規定,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 出售用戶信息,情節嚴重最高處罰10萬元罰款
對于這個處罰金額,市民表示認同,因為違法成本提高的話,想要動歪腦筋的人就會自然會減少,這樣個人信息被泄露的幾率就降低了。
△ 為了保護用戶隱私,各大快遞公司也對自己的面單進行了“升級”
除了個人信息的安全隱患,快遞丟件的維權之路也步步維艱。市民李女士曾經有寄快遞后丟失的遭遇,快遞公司最后雖然作出了一定的賠償,但李女士對這個結果并不是十分滿意,因為維權的過程十分曲折困難。
《條例》規定,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此外,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內件缺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目前,快遞行業大量使用的電動三輪車成為快遞員“最后一公里”投遞的首選交通工具。《條例》明確要求,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另外,《條例》還規定:“鼓勵企業共享存放設施,推廣智能快遞柜”、“鼓勵包裝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材料”、“網點暫停服務需妥善處理尚未投遞快件”等等。
編輯:許童言 責編:何曉紅 編審:涂培勝
蘇仙區完成2018年度探礦權信息公示實地核查工作
夜查酒駕,這4名僥幸者“栽”了
韓福春會見浙江義烏東北商會考察團一行
市經信委領導赴上海電控研究所調研
慶七一誦經典 唱紅歌頌黨恩 ——區直機關工委開展“‘七·一’誦經典感恩黨”特別活動
盜取快遞面單上的個人信息賺錢?沒門!
武陵源區旅外局組織開展意識形態專題講座
嚴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4天 冬防期西安收獲38個藍天
洛陽一男子酒后騎著自行車去偷自行車
一寧波女孩感染瘧疾在迪拜不幸身亡 市疾控中心緊急提醒
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經營發展
吳陽海堤加固達標工程加快推進 七個沿海村莊數萬村民將受益
金珠學子拿到環保發明省級大賽一等獎
市林業局召開天然林保護工作培訓會議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蚌山區“放心消費”單位創建正在“進行時”
11歲女孩患病面臨截肢 求媽媽拍照“留個紀念”
十三屆省委第二輪巡視正式啟動
出實招提升服務質效助力外向型經濟發展——貴陽市國稅局多措施落實好出口退稅政策
深圳市血液中心與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合作成立“細胞質量監測技術聯合實驗室”在深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