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翊鈞)“現在村子的環境、設施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別提有多高興了!”一提起美麗鄉村建設,村民王云寶就有點不完的贊。
鄉村美不美,還得看老百姓的口碑。下平山村距離市區20公里,全村248戶、730口人,人均耕地不足2畝,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傳統的種養業和勞務輸出,具有北方農村的共性特點。就是這樣一個無自然資源、無區位優勢、無工礦企業的“三無”鄉村,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發生美麗蝶變,成為第二屆河北省旅發大會上的一個亮點。
如今,鄉村環境好起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精神生活更是豐富起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美麗鄉村建設有“面子”更有“里子”。
基礎設施完備
城市不如農村好
寬敞的道路、成片的綠樹、清新的空氣……漫步在下平山村,眼前的一幅幅景象,讓人流連忘返。“以前我們村雖然也是水泥路,但是比較窄、坑坑洼洼,不好走。” 村民王啟平告訴記者,現在村里道路、下水道等各種基礎設施完備,“在城里住的還不一定有農村舒服。”
2017年,下平山借助河北省第二屆旅發大會契機,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共鋪設污水改造管道9200米,砌污水井313個,安裝污水處理設備集中式一個,分散式兩個;自來水工程鋪設主管道1.2萬米,打井2眼;廁所完成新建、改造工程共計210個;硬化路面5660米;完成河道治理任務600延長米;改造外立面131戶,實現村莊及周邊綠化、美化、休閑化,使村莊蝶變為宜居宜游、風景秀美的特色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主體是人,關鍵也在人。下平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新介紹說:“駐村工作組在村內制作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等教育內容的宣傳文化長廊,切實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養;村上開展了‘十星文明戶’‘最美庭院’‘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在全村形成了明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伍,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美麗鄉村里
創意旅游正“發芽”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駐村工作組通過村“兩委”與村民代表建議,經過考察,最終確定了“綠色長廊”“特色農家樂”兩個項目。去年8月份,貫穿全村東西600余米的下平山河道全線治理完成后,工作組細致謀劃,圍繞河道主體兩側打造“綠色采摘”長廊,把發展劣勢變成發展優勢,把“一窮二白”的擁堵河道變成下平山的聚寶盆。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新介紹說:“經過去年的改造提升,不僅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觀,并且修建了平山驛站、森林康養公園,建成配套旅游設施,將城市文明帶入農村,實現城鄉融合,拉近城鄉距離。”同時,為進一步豐富產業形式,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工作組勇于創新謀劃,大膽探索實踐,將村委會選址重新規劃至村北小學舊址,利用現有村委會建設“特色農家樂”,依托下平山驛站的地理優勢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全村從旅游產業上受益,目前,“特色農家樂”已基本建成。
如今,下平山利用荒山多的優勢,在現有的基礎上又發展干果,核桃、栗子500畝、水果200畝,建立了櫻桃采摘園。看著越來越好的農村生態環境,村民們有了更多期盼。村民馬志豐說:“原先我們摘了核桃、栗子運出去賣,現在我們在村里搞起了農家樂,吸引城里人來村里體驗生活,村里廁所改成沖水馬桶,村里還有免費wifi,城里人也能留得下、住得好。”
結合村的實際情況和四通八達的優越地理位置,村民趙寶清對下平山村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在去年8月份,他自己的“燃野飯店”正式開業,在黃金周期間每天接待游客約500余人。他說:“經過改造提升,就好比‘栽下了梧桐樹’;通過開發旅游,一定能‘引來金鳳凰’。”
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新介紹說:“今后,下平山將進一步更新觀念,改進方法,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確保村域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村民綜合素質明顯提升,村民人均收入穩步提高。”
云霄:開展“世界水日”宣傳 喚起公眾的愛水、護水意識
海陵區堅持防治結合推進安全生產良性發展
奧帆中心部分區域木棧道將換新顏 為景區增色
全縣脫貧攻堅交叉檢查工作部署會召開
經開區借省市合作平臺開展小分隊招商活動
下平山:美麗鄉村建設有“面子”更有“里子”
防災減災宣傳走上街頭
中國·臨沂第五屆資本交易大會開幕
第13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9月11日在廣西南寧開幕
民權縣副縣長朱琳到老顏集鄉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下午4點前的工單,連夜也給你裝好、修好—— “當當慢”踐行“又快又好服務”
省“七五”普法中期督查組向我市反饋督查意見
藍莓園里看希望
濟寧市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
臥龍崗街道開展消防大檢查
嘉興市委常委、副市長鮑九生到紹興市爐峰禪寺調研宗教工作
江西經濟運行平穩開局外貿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三成
統一思想和行動 聚焦重點抓落實
市安全監管局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監管工作
達州女孩離家出走4天 父母隔空喊“你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