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會和周圍的人分享一些好的話題,包括衣服、裝飾品及美食等,這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并且喜愛的物品,而作為臟、亂、臭的“垃圾”,卻一直為人們遠離并且嫌棄。但是,這些被人們遠離的“垃圾”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今天,市環衛處與司家莊小學聯合開展“文明校園——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通過志愿者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設置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版面、現場講解垃圾分類演示垃圾桶,指導同學們將不同的垃圾放入正確的桶中回收、開設學生垃圾分類繪畫手抄報作品展板和變廢為寶手工制作作品展等形式,為同學們普及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提升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并帶動家長和身邊的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爭做小小文明人,締造和諧文明校園。
學校為了積極響應全市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號召,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還特別成立了“垃圾分類、綠色助學”分類區。據司家莊小學校長張國棟介紹,學校每周五都會進行家庭可回收垃圾的投放,愛心積分活動,同學們將家庭中可回收的垃圾帶到學校投放,學校根據數量進行愛心積分登記,根據不同的數量積分,同學們可以在學校進行不同獎品的兌換,積分越多獎品越豐厚。同時,學校會請回收公司對這些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回收后獲得的費用將計入學校的愛心基金,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幫扶。“我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所有的師生和蔣婷,投入到垃圾分類宣傳和具體的實際行動中,做到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共創文明校園。”張國棟說。
事實上,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的利用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垃圾混合或分類的程度。市環衛處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主任顏曦告訴記者,每人每天平均產生垃圾約有1.2千克,全市560萬人口一天產生的垃圾量就多達6000噸,全國13億人口就會產生15億噸的垃圾。而且,垃圾在混放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所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迫在眉睫。“我市自2015年被評為國家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以來,探索推廣出2+2垃圾分類模式,構建起了一套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全泰城100個示范單位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城區各區、各縣市也在因地制宜的做好實施工作。近期,市教育局、文明辦、城管局等單位也將聯合發文,制定教育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方案,希望通過社會各方一起努力,積極為推動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開展貢獻力量。”顏曦說。
孟津縣房管局領導班子召開省委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仙居法院首次采用微信視頻開庭
養生馬拉松 悅跑亳州城
二月二 潯城市民排隊“剃龍頭” 部分理發店趁機漲價
璽園小朋友“五谷作畫”
司家莊小學垃圾可換禮品獻愛心
市政務服務中心舉行“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學習暨8月份黨員活動日活動
省人大常委會調研佛山開展重點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情況
珠山區昌江街道開展洪澇災害防御演練活動
保障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 規范集團化辦學行為
杭州地鐵建設春節不停工 污水“潛水員”為地鐵建設加速度
佳木斯領導到同江市調研農村邊境基層黨建工作
嘉魚縣新街鎮黨委書記劉九洲:打造商貿物流中心和四季采摘小鎮
高州石仔嶺街道探索“紅袖章”長效機制 首創“愛心超市”助力志愿服務
河北日報:隆化打造肉牛脫貧產業帶 養牛業產值達16億元
第二屆“韋星”杯少兒圍棋賽開賽
九江市領導調度九園路項目改造工作
中醫藥法實施一周年熱點透視
好保姆高價難求 家政業亟待規范
應城:養殖糞污直排臭氣重 依法關閉 督促落實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