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19日電(記者翟翔 何欣榮)狗年春節期間,國內電影票房“旺旺旺”。根據貓眼實時票房初步統計,初一至初三國內電影票房累計約32億元,遠超去年同期,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紀錄。
2018年春節電影市場的勁爆勢頭,在大年初一就“鋒芒畢露”。當日,國內電影票房達12.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1億元相比,增幅高達50%以上。
“逾10億元的數字,超越了此前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的紀錄。這意味著,電影作為新的消費模式得到了中國大眾的更多認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說。
大年初二,國內電影票房以接近10.2億元的成績,繼續維持在10億元級別的水準。初一至初三票房累計約32億元,接近去年整個春節檔,可謂歷史性的突破。
狗年春節電影市場的爆發,得益于以下三重因素:
——創作題材的豐富多彩。今年春節檔期上映的電影,涵蓋喜劇、動作、推理、動畫等多個題材,內容可謂精彩紛呈。其中,奇幻喜劇《捉妖記2》,以初一5.4億元、初一至初三11.9億元的成績暫列票房冠軍;動作喜劇《唐人街探案2》在初三以3.2億元成為票房冠軍,初一至初三以總票房9.8億元的成績暫列票房榜第二。
從票房數據看,狗年春節的電影市場呈現兩大特點:一是ip電影的大放異彩。包括《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在內,憑借前期積攢的良好口碑和粉絲基礎,再加上續作中精心設計的新元素,部分ip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可謂“叫好又叫座”。
二是主旋律影片再次展現強大魅力。《紅海行動》還原了中國“也門撤僑”的壯舉,該片初一至初三上座率均超過60%,票房已達4.5億元。記者初二走訪合肥博納國際影城時注意到,全場幾近滿員。結束時,觀眾中響起熱烈掌聲。“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為中國的日益強大感到無比驕傲。”觀眾陳思涵表示。
——電影宣發的不斷創新。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靚麗的票房成績,既需要過硬的電影質量作為基礎,也離不開電影宣發這樣的強大推手。
從春節檔期看,中國的電影宣發可謂群雄逐鹿、新招迭出。隨著票補力度的弱化,預售這個宣發新品種在狗年春節異軍突起。通過在線票務平臺進行預售,既吸引更多用戶前來觀影,也有利于影片在上映初期擴散口碑。
在線預售、在線選座、在線支付,互聯網企業在狗年春節的電影市場全面發力。在多部熱門影片的出品方和發行方中,都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如果說電影是汽車,傳統影視公司是開車人,那么互聯網影業公司就是汽油,他們用億萬大數據和強大渠道,推動著行業加速前進。”行業人士評價說。
——文化消費的日益升溫。隨著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春節這個傳統佳節,越來越成為文化消費的“最強檔期”之一。
“過年看電影是和家人分享時光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家的時候,大家都各自盯著手機屏幕,或者洗碗拖地啥的,在影院則可以安安心心坐上一兩個小時,回來還可以討論討論觀影心得,我覺得這種過節方式蠻值的。”武漢觀眾張秋萍說。
不止是城市,文化消費的熱潮還在向鄉鎮延伸。在一些農村的墻頭,過年前夕已經刷上了諸如“過年不去看胡巴,考試雙百沒人夸”之類的宣發標語,大部分時間待在城市的返鄉大軍,已經成為電影春節檔爭奪的新客群。
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折射出中國文化消費的巨大潛力。觀影已成為中國老百姓過年期間的“重頭戲”和“新年俗”。
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朱春陽表示,火熱的春節電影市場背后,折射出中國電影品質的不斷提升和人們對文化消費的更高追求。
精準對口幫扶 山溝里飛出“金鳳凰”
宣城市司法局深入司法所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
拍微電影、打工賺錢 、追尋詩和遠方……寶雞娃的暑假 都咋過?
未央區委常委、副區長徐斌檢查轄區北三環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大愛民政,提升民生溫度
春節三天電影票房逾30億元 文化消費迎來“最強檔”
提高政治站位 抓好重點工作 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共安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李公樂
宜賓縣四舉措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惠東在西枝江公園舉行大型游樂設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網羅天下(2018-10-02)
冒充包工頭領民工10萬元工錢 男子被刑拘
市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齊明礫作客市直機關新時代傳習中心“書記講堂”報告會
樂亭汀流河鎮組織收看“全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
2017年度衡陽市市長質量獎擬獲獎企業公示
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多路段通車
地鐵上蓋物業2個 互通互連綜合體6個 杭州“地鐵+物業”商業模式逐漸爆發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
我市召開海洋督察整改工作部署會
省婦聯來五調研指導婦聯改革工作
嶧城區舉辦第一期嶧城發展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