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眼前這位陽光帥氣的85后小伙子,已經在基層脫貧一線錘煉了四個年頭,2014年10月,梁明濤積極投身到肥東縣張集鄉新聯合村扶貧攻堅戰,如今與基層群眾結下深厚友誼的他毅然選擇留任,繼續踐行著當初對村民“不脫貧,不離任”的諾言。
梁明濤積極投身到張集鄉新聯合村扶貧攻堅戰
加強組織建設,發揮堡壘作用
作為張集鄉新聯合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梁明濤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和責任,為此他特地組織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多次到六安市轉水灣村香椿生產基地、肥西嚴店鄉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霍山石斛生產基地、長臨河鎮等地參觀學習、拓寬農業發展思路。
新聯合村是由三個村子合并而成,存在宗族意識較強等諸多問題,曾一定程度上阻礙的村子的發展。就任第一書記以來,梁明濤多次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談心談話,要求村兩委成員必須內外團結一致,堅持“補臺”不“拆臺”。同時,從制度上明確了民主議事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村干坐班制、考勤制等,明確干部責任,促進班子團結。
實踐證明,一個團結一致的兩委班子對推動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意義重大。由于兩委班子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貧困戶慰問名額的分配,道路、塘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選點等問題上,從未發生干部為自家村民組的利益“吵鬧要”,最后不得不變成“大鍋飯”的情況。相反,因為有了民主商討、民主決策的程序保證,兩委干部們都能夠站在全村整體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發揮能動性,真正讓爭取來的有限扶貧政策和資金優先落到最需要幫助的貧困戶和最亟待建設的地方。
爭取幫扶資金,改善基礎設施
改善基礎設施是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基石,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物質基礎。為解決群眾出行難題,梁明濤通過合肥市檢察院資助20萬,向市交通局申請補助32萬,同社會企業家協調贊助10萬元,以及一事一議、村籌資等渠道籌集資金,三年共新建3.5米寬水泥路2.4公里,5米寬水泥路1.1公里,砂石路3公里。2018年通過整合資金,計劃拓寬1公里水泥路,新建0.9公里水泥路。現已全部打包完成招投標,部分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
在上級財政支持下,梁明濤還為26戶貧困戶免費安裝了3kw屋頂光伏發電設備,通過并網賣電,每年每戶貧困戶增加2800元左右收入。2016年,村集體安裝60kw光伏發電設備,每年為村級增收4萬元。
此外,梁明濤還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開展走訪慰問,宣傳醫療扶貧等“1+18”脫貧攻堅配套政策。在全面掌握貧困戶生活、收支狀況的基礎上,他認真分析導致貧困的原因,制定精準的“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并積極落實。幫助一部分能有創業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創業脫貧;幫助一部分有勞動能力的接受技能培訓,實現就業脫貧;對于因病、因學致貧的貧困戶,他積極聯系申報大病救助、貧困生資助等幫扶政策。
新聯合村貧困戶張應竹因妻子患長期精神分裂癥,無勞動能力,而兩個兒子又均在學校念書,曾長期靠政府幫扶才能勉強度日。2015年,梁明濤在多次入戶摸排訪談的基礎上,找準致貧原因,建議他發展養殖業。針對其缺技術的情況,梁明濤積極幫助尋找養殖類資料,邀請技術和防疫工作人員上門指導,聯系銷路。去年,張應竹戶依靠養殖大約有了3萬多元的純收入。今年,他又擴大養殖規模到100頭豬、20頭羊,并申報貧困戶特色養殖獎補資金2000元。
高溫烈日下,梁明濤與村民一起下地干活
推動產業脫貧,變輸血為造血
為徹底改變原村集體經濟薄弱,沒有資產性收入,拖欠陳年舊債的局面,在梁明濤的不懈努力下,于2016年10月成立張集鄉新聯合菌菇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由農業帶頭人、村民、貧困戶、村集體共同投資,總投資額255萬元。如今,合作社現有菌菇種植大棚共11座,其中4座配備溫控設備,總占地50余畝,并配套冷庫100平米、冷藏運輸車1部、烘干設備2臺。同時,吸納張道善等10戶貧困戶就近就業,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而菌菇種植合作社也與樂城生鮮超市簽訂供銷協議,在9月底至5月的菌菇生長期間,日產鮮香菇1噸以上,市場口碑較好,供不應求。2017年,菌菇種植合作社向村集體分紅12.3萬元。
“今年,我們已從山東泰安購置香椿樹苗8畝5萬余棵入土培育,預計10月份移栽入溫室大棚,2019年1至2月份可以向市場供應香椿頭,市場前景看好。同時,我們正在積極對接霍山縣白馬尖石斛種植銷售公司,計劃在本村興建300畝左右的林下、大棚石斛種植基地,為農業產業升級提供強勁動力。”梁明濤介紹道。
“讓村民自己有產業致富,才能永久脫貧。”梁明濤坦言,“我從小在城里長大,如今到基層工作需要經常與人打交道,這些年走訪貧困戶,我發現情感交流非常重要,只有讓他們信任你,他們才會支持你工作,要用群眾的語言與他們溝通,貼近他們生活方式來交流,扶貧工作要帶著感情去做!”
2017年11月底正值脫貧攻堅工作市際互查,梁明濤的寶寶剛剛出生第二天,他便趕回村里投身脫貧攻堅工作,婚假、陪產假至今未請。今年1月,合肥遭遇了多年不遇的雪災,梁明濤忍痛舍下肺炎住院的寶寶,冒雪驅車趕赴村里,查看菌菇種植合作社大棚受損情況,組織干部、村民清雪,整修,挽回經濟損失。今年3月第六批選派到期后,梁明濤經過慎重考慮,毅然選擇留任,繼續為扶貧工作發揮自己的力量。“如果這個時候換人,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而這個時候又是產業園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我還是堅持留下來,把產業園做得更大,讓老百姓日子過得更好。” ·合肥在線記者 王曉峰 文/攝·
白噪音提高市民睡眠質量
我市社科理論界召開學習宣傳憲法研討會
咸陽大講堂·“兩法”巡回宣講專題報告會舉行
第十一屆濟南市青少年科技節啟幕
“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網上學校上線
新聯合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梁明濤:不除窮根,誓不離任
河西區開展小微型面包車交通隱患排查
張瑞書調研山海旅游觀光鐵路橋梁改造工程
溆浦縣開展“慶七一 重走紅軍路”主題黨日活動
新豐近期發生兩起汽車自燃事故 車主須定時檢查車輛
資興市實施危橋改造加固工程惠民生
煙臺大海陽路北段(北馬路-南大街)7月3日起封閉施工
開展“護苗行動” 整治學校周邊環境
市供銷合作社首次獲評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
老撾高級干部研修班到紅河州考察
萬盛經開區2018年全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市中區:中心城區試行“街(路)長制”
群眾舉報印染小作坊廢氣廢水直排
董衛民暗訪精準扶貧工作
市安監局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遏制低水平重復事故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