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旦、本報記者曾詩敏
近日,記者傍晚時分來到永新縣象形鄉馬家村的村民廣場,只見燈火通明,十幾個阿姨在音樂伴奏下,正歡快地跳著廣場舞,健身器材上小朋友們快樂地玩耍著,路燈下一群人圍觀中間的兩名老者下象棋,真是一幅熱鬧和諧的美麗鄉村畫卷。
“去年之前,我們可是想都不敢想,晚上還能這么熱鬧!多虧了縣國土局的幫扶干部們,幫我們村裝上了70多盞太陽能路燈,我們的生活大變樣。”嫁到馬家村的外地媳婦楊春花激動地說。
馬家村是一個“十三五”貧困村,全村共有475戶,其中貧困戶就有63戶。從前的馬家村,不只沒有安裝路燈,還沒有通村水泥路、通村自來水,村里也缺乏產業“造血”。2016年,永新縣國土局到馬家村定點幫扶,短短兩年時間,這個村子“三天一小變、一月一大變”,去年該村也終于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群眾對他們的幫扶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據幫扶組長劉建華介紹,幫扶組來到村里后,詳細了解了村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困難,立即向局里匯報,形成了成套的幫扶措施,向上級爭取土地整治項目180多萬元,對全村1267畝土地進行了修整,并修建水溝1658米、機耕道2436米、水渠護坡765米;自來水接進了全村475戶,其中“飲水工程”項目資金45萬元,局里配套20萬元,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受益人口1900多人;“點亮”百姓燈工程也建設完成,投入10萬余元在全村主干道上安裝了大燈47盞、小燈26盞,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村里要發展,基礎設施配套了,缺產業怎么辦?經過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第一書記賀仁桂了解到,村中青壯年多數外出務工,征求群眾意見后決定發展蔬菜產業,局里投資9萬元建造了一個25畝的蔬菜種植基地,聘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專門種植原生態、環保有機蔬菜,成立了海光種養專業合作社,將所有貧困戶納入了合作社。貧困戶不僅可以在基地里承包菜地給自己種菜,還可以以投勞的方式在基地務工,到了年底還可以按比例分紅。
今年54歲的紅卡戶劉伏蘭搬進了新建的“交鑰匙工程”安居房,原本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她只能依靠凳子行走,和女兒一起居住在祠堂內。幫扶組了解到她的情況之后,幫她申請在村里建了安居房,并開設了一個小賣鋪,現在他們家一年收入達到3萬多元,已經成功脫了貧。“真是感謝這些幫扶干部,沒有他們,我肯定脫不了貧!”劉伏蘭感動地說。
看著村里的巨大變化,幫扶組們依然閑不下來,最近又籌劃著修復村里的太源垅水庫,還打算在田垅至村部的路上修建景觀帶……“看著馬家村煥然一新,就是我們最大的愿望!”第一書記賀仁桂說道。
“黃岡楷模”第二季度榜單發布
投資12.33億元 2018年日照市計劃造林15萬畝
敢擔當 愿奉獻——記襄陽市、襄城區兩級人大代表熊堂清
氣溫飆升 短袖上陣
陳安麗在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組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 籌備工作再加油再添彩
馬家村煥“新”記
碑林區人社局召開2018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大會
中國以開放姿態迎接世界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本周六開考
市政協機關認真學習憲法監察法
和平區公共法律服務便民提速 群眾享“放管服”改革紅利
五十臺無人機齊飛,婺源再現“上帝的指紋”
農民的蔬菜棚室生產已經開始
望牛墩:今年 “樹標提質”計劃促再添“高企”20家
弘揚小崗精神 高效率深化改革開放
都昌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到陽峰龍山走訪慰問困難黨員
關于再次公開征求對《東莞港集裝箱碼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
本周天氣總體較好
全市設置27個受理點 居住證有效期為五年
“小魚治水” 穿梭在深流的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