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聞網訊:根據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相關部署,和平區司法局便民舉措再發力,通過減證便民、網上申辦受理、縮短審批時間、周六延時辦公、公證24小時服務電話、微信群實時法律服務、快遞寄送文書等一系列便民舉措的落地,真正將服務百姓的責任記在心頭,扛在肩上,使便民再提速,服務再升級。
減證便民就近辦
以往申請法律援助需要開具許多證明,現在和平區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減證便民”行動,需要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的,現統一規范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申請人所屬殘聯開具證明并加蓋公章即可,方便了弱勢群體就地開具證明。同時,自6月份起,區法律援助中心已將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的期限從法定的7個工作日直接縮短至3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群眾的等待時間。
窗口服務網上辦
現在辦理法律援助申請只需登錄“12348”天津法網,動動手指就可完成申請程序。目前,網上法律援助申請已達110余件,均已成功受理;和平公證處已開通微信受理公證業務渠道,群眾可在和平公證官網或微信-城市服務中選擇政務綜合-公證板塊,申辦和查詢公證業務。公證書更能夠通過快遞送達的方式,實現公證服務最多跑一次。
延時服務馬上辦
為了解決“上班族”辦理難的問題,和平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公證和法律援助、律師咨詢窗口相繼實現周六全天辦公。周六服務范圍與平日一致,“上班族”不歇班、不請假,符合條件的馬上辦。8月4日下午,正是一個周六,18名外來務工人員集體來到和平區法律援助中心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幫他們討要被拖欠的工資。當班律師和工作人員沒有因為是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及時開通維權“綠色通道”,簡化受理、審批程序,立即為他們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并在48小時內,協調涉事企業,為18人討回了薪酬,贏得當事人一致贊譽。
增設窗口一起辦
和平區法律援助中心依托社區建立65個便民聯系點,依托司法所、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殘聯、部隊、高校、法院、看守所、信訪等部門設立17個工作站,盡最大可能將援助服務向基層延伸;和平公證處與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聯手在全市首創開設“公證便民服務崗”,讓老百姓在“一個辦事大廳”能解決“兩個部門的問題”,真正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部門多聯動、便民更惠民。
服務在線隨時辦
隨著網絡普及,信息化時代大多數人都是手機不離身,我們借助群眾會用、愛用的微信平臺,建立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微信群,每個社區的微信群都有律師、法律援助、公證員等專業法律服務人員駐群。現在和平區每個社區都有這么一個群,您可以到社區聯系司法社工手把手教您入群,平時有什么法律問題都可以提問,還能夠預約法律服務,涉及隱私的話,就單獨加律師微信私聊,特別隨身方便。現已建成70個微信服務群,群總人數近4000人,受到群眾普遍歡迎。此外,公證4006138895電話,24小時在線服務,使公證服務隨時隨心,更加便捷。
不斷升級提速
公共法律服務還在不斷升級提速中,今后將依托全市“政務一網通”,“12348”天津法網等信息化平臺,實現多平臺網絡受理法律事務,同時借助信息數據共享通道,努力實現法律援助申請“無證明”審核,進一步簡化程序、縮短辦理時限,使更多群眾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紅利”,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津云新聞編輯劉穎)
“漳州旅投”中國龍文第三屆國際山地自行車邀請賽5月26至27日舉辦
常德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工作獲評全省“雙先進”
唐山市開平區檔案館深入開展家庭檔案進社區活動
百姓搶著栽種柚子樹 景寧完成綠化造林8500多畝
蚌山區民政局多舉措強力推進民政民生工程
和平區公共法律服務便民提速 群眾享“放管服”改革紅利
五十臺無人機齊飛,婺源再現“上帝的指紋”
農民的蔬菜棚室生產已經開始
望牛墩:今年 “樹標提質”計劃促再添“高企”20家
弘揚小崗精神 高效率深化改革開放
宜賓市志城幼兒園開展暑期政治學習工作
省高院副院長徐致平一行來和縣法院視察指導
索要欠款未果 持刀威脅被罰
祥符區運管局積極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大氣污染專項整治行動
新街口社區開展“平安建設大走訪”文藝演出活動
我市部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
市醫保局再出新舉措午休時間也可辦理醫保業務
暴雨澆不滅高溫 今明溫州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5~37℃
男子摔傷被困深山 眾人協力24小時救出
我市開展“鄉村振興·爭創五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