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公眾眼中的名星學者,多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為億萬觀眾講述中國歷史;他極富才情,在開展學術研究之余創作了大型歷史正劇《貞觀之治》,在北京衛視、東南衛視、陜西衛視、貴州衛視等臺黃金時間輪番上映,甚至熱映至臺灣……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孟憲實。3月18日,在寶雞發展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孟憲實教授在百忙中接受了寶雞新聞網記者的專訪,并就寶雞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圖為孟憲實教授
“我與寶雞的緣分是在幾年前,我曾專門去周原遺址和法門寺參觀,很難忘。”說起寶雞,孟憲實教授首先提及了曾經難忘的寶雞之旅。
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提高,黨中央提出“四個自信”其中就有“文化自信”。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努力的保護、研究,發揚它的精神實質,不斷增加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這是現在中國社會的需要,也是黨中央的要求。寶雞在“文化自信”方面大有可為,周原、法門寺、張載等文化元素均出自寶雞,寶雞有這樣的“地利”優勢,那么,深入發掘、研究、整理這些文化資源,就成了寶雞要承擔的歷史使命,由此也可以提升寶雞的文化地位。
寶雞在中國歷史上有什么樣的地位呢?孟憲實教授認為,先有周原,后有咸陽、長安,周原是個源頭。“周原是關中平原上最早的政治中心,雖然西周曾經遷都過幾個地方,但現在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周原。所以,自周原起,中國的政治中心開始在關中平原上出現,才有了后來的咸陽、長安成為周秦漢唐等朝代的國都,從這一點上來看,寶雞是個源頭,也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意義重大。”
圖為孟憲實教授帶領學生在關中游學
作為隋唐史研究領域的專家,在央視拍攝的大型紀錄片《大秦嶺》《法門寺》中,均有孟憲實教授的采訪鏡頭。采訪中,孟教授對寶雞新聞網記者說,為什么法門寺如此重要?為什么全世界佛教徒都要來法門寺朝拜?就是因為法門寺所藏的佛指舍利是全世界范圍內唯一有歷史記載、能夠考證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這是佛教界至高無上的圣物。
孟憲實教授說:“佛舍利在歷史上有記載,過去人們不相信它存在,但寶雞法門寺地宮發掘出來了,大家才知道這個歷史記載是真實的。另外,法門寺是唐代皇家寺院,有那么多皇帝都親自去過,那么多精美的大唐國寶都供奉于法門寺,說明李唐王朝對法門寺的重視程度是最高級別的。”
孟憲實教授建議,寶雞要在周原遺址、法門寺等建設和研究方面多支持。現在法門寺旅游很火,但還應該注意到,要利用法門寺的資源進行學術研究。“如果學術研究做好了,那法門寺是可以成為世界佛教中心的。寶雞要多邀請、多組織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召開學術會議,成立中國佛教史或者佛學的學術研究機構,不只是蓋一間建筑,更重要的是要匯聚一流的專家學者,踏踏實實、嚴謹嚴肅地搞研究,出版學術刊物。只有學術研究上去了,寶雞的這些歷史積淀、文化遺產的地位才能顯現出來,寶雞要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才能更好實現。”孟教授說。(寶雞新聞網記者 黃河)
專訪學者簡介:
孟憲實,唐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后,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著有《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敦煌百年》等。2006年起,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了第一個關于唐朝的系列節目《玄武門之變》,后又受邀開壇主講《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等唐史系列,創下高收視率,備受觀眾喜愛。
李立華:老人口中的“好兒子”
福州審計:莫讓事業單位對外投資和招錄人員成為監管盲點
市民政局對市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開展終期評估
稀土高新區衛計局召開2018年度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
今春氣溫回升慢洛陽牡丹能否在4月1日與大家“不見不散”?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增強文化自信 寶雞大有可為
湖州電動滾筒:新品產值增長78.4%
路修到哪,大棚西瓜就種到哪
豐縣大沙河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通過階段性驗收
環繞陸渾全民健身
6日1時29分“芒種”:麥黃梅熟,仲夏開始
平果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美麗田野綻芳華——我省科技特派員15年服務“三農”紀事
國慶假期走進大觀觀城 探訪宜賓城市歷史
市委巡察辦對市外僑辦落實整改工作進行檢查
不一樣的元宵節
昆明調整新建商品住宅限售政策 二環內新房拿證滿3年才能賣
點贊!出租車路口拋錨 青島四民警合力推車(圖)
讓“感謝貧窮”成絕響也是扶貧的重任
18名患者正透析醫院突然停水消防車及時送來“救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