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鎮竹香村第一書記曾玉國行走田間地頭指導農耕。 (曾健鋒 攝)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近年來,梅縣區整合優秀年輕干部資源,將精心挑選的32名市、區兩級優秀人才分別派駐到32個省定貧困村中任第一書記。作為農村“領頭雁”,第一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抓穩定,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突出黨建領航 精選扶貧之“種”
走進南口鎮瑤美村,標準的硬底化道路四通八達,村衛生站、老人活動中心、公共衛生間等應有盡有,對比兩年前村里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瑤美村是省定貧困村,經濟基礎薄弱,之前想為老百姓做好事實事,但苦于人力物力財力缺乏,很難實施。陳書記來了以后積極發揮村黨組織的作用,多方籌資,村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瑤美村黨支部書記陳勝彪說。
陳勝彪口中的“陳書記”就是市農校派駐瑤美村的第一書記陳杰宏。陳杰宏到村里任職后,積極走家串戶了解情況,通過調研發現瑤美村必須把建強村黨支部作為首要任務,調整優化班子結構,培養積蓄后備力量,著力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并創造性提出“幫扶資金+政府撥款+鄉賢贊助+村民自籌”的資金籌集方式,幫助該村完成了許多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民生實事。
突出特色產業
壯實扶貧之“果”
南口鎮竹香村是貧困村。梅縣區委組織部派駐該村第一書記曾玉國來到以后,對全村的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帶領村黨支部制定了“123”短中長期產業發展戰略,結合本村特色優勢,培育發展集農耕體驗、文化旅游、森林公園、鄉村美食于一體的生態旅游村莊,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將傳統的輸血式扶貧轉變成造血式扶貧。
在曾玉國和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竹香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組織貧困戶統一種植了8畝紫玉淮山,第一年便迎來了豐收,總產量達16000多斤,產值達60000多元。同時,村民還養起了雞、鴨,種起了百香果等新作物,昔日的貧困村正煥發勃勃生機,迎來美麗蛻變。“竹香村位于城區附近,距縣城僅17公里,生態環境優美,擁有眾多傳統古民居和清朝牌匾等歷史文物,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村民們也非常支持。我有信心把竹香村的綠水青山優勢轉化為村民們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曾玉國信心滿滿地說。
突出民生福祉
鞏固扶貧之“根”
梅縣區駐村第一書記,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開展工作,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鄉村環境、產業幫扶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中,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實惠,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以前柚子收成的時候,車開不上去,只能走在泥濘的路上把柚子搬下來,現在‘金柚路’通到了果園,再也不用怕下雨后道路泥濘難走了。” 桃堯鎮松林村果農丘桂娣高興地對筆者說。丘桂娣口中的“金柚路”,是市煙草專賣局選派到松林村任第一書記的葉勁松帶領村民修建的通往柚園的“產業路”。“駐村兩年多來,我和松林村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希望盡我所能在有限的任期內為村民們做更多的事……”葉勁松說。
“選派第一書記到農村掛職,不僅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更是鍛煉年輕干部的需要。梅縣區的第一書記們以村為家,上找項目、尋資金,下聚人心、帶隊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群眾最前沿的黨支部建強建好,在農村樹起了一面面鮮紅的旗幟。”梅縣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瑞金說。
(劉洪橋 曾健鋒 王雅)
我市組織收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去年西安市旅游業總收入1633.30億元 增速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
荔灣區領導檢查督導花市安保和上下九步行街社會面防控工作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南昌運用紀律戒尺整治作風頑疾
湘潭國家農業科技園通過科技部驗收
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奔康致富路
懷化市房產局黨員活動日進企業解難題
該如何破解?醫學院“轉盤轉不動”,引發多條道路長時間擁堵
杭州醫院愛心接力救助恩施留守兒童
峨眉山市審計局“學用結合”提高審計干部能力素質
為了人民群眾的幸?!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掠影
我市開展”紅盾春雷“行動成效顯著
場口鎮加速產城融合打造現代田園小城市
舞陽壩:全力助推七里大道建設
瀍河區在二廣高速瀍河站開展義診志愿服務活動
清水河縣開展“3•18”文化市場法制教育宣傳日活動
南京民警處警時突遭當事人割喉最長刀口15厘米 已脫離生命危險
稅務部門“送服務”上門
中國科學家“談核”:核以道和 前景廣闊
端午期間雨水來襲高溫“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