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青熱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甬金冷軋項目今年6月動工;首期第一批130萬千瓦的4個海上風電項目基本具備風機吊裝施工條件;明陽葉片、粵水電裝備制造、水電四局(三峽合作)裝備制造等3個風電裝備制造項目建成;“中國調味品之都”今年7月落戶陽西園區;廣東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刀產品包裝獲得德國產品包裝if設計金獎;陽江核電第5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近段時間,我市高端不銹鋼、海上風電、先進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五金刀剪、電力能源等產業集群捷報頻傳,產業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
今年7月召開的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準確把握新方位新任務,進一步明確提出,我市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關于“一核一帶一區”戰略部署,著力打造一批超500億元乃至超1000億元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具有陽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爭當廣東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以新擔當新作為,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貢獻。
■產業發展定位
構建具有陽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提出,我市要對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以更大力度發展沿海產業,在構建特色產業體系上求突破。堅持內生發展、向海發展、加快發展,以大海陵灣沿海經濟帶為擴大開放的主平臺和經濟發展主戰場,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將沿海臨港工業作為主攻方向,抓重點、促轉型、補短板、強動力,加快構建具有陽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年產值超500億元乃至超1000億元的沿海臨港產業集群。
——積極推進不銹鋼熱軋冷軋項目建設,形成國內最大的高端不銹鋼生產聚集區,大力發展五金刀剪、不銹鋼制品、餐廚用品、緊固件等下游產業,力爭將高端不銹鋼全產業鏈條打造成為我市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以風電核電為重點大力發展電力能源產業,加快推進三峽新能源等海上風電建設,謀劃推動陽江核電7、8號機組建設,同時推進水電、火電、氣電等項目建設,力爭全市裝機容量到2020年達2000萬千瓦、2030年達3000萬千瓦,不斷鞏固陽江國家新能源基地地位。
——以風電裝備為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風電研發設計、裝備制造、運維安裝、檢測驗證等全產業鏈,將廣東(陽江)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成年產值超千億元、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積極培育和壯大廚邦、卡夫亨氏、喜之郎等龍頭企業,促進農海產品加工轉化增值,建設國內最大的調味品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業和生態旅游業,推進旅游業與農業、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漁業,突出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外海遠洋漁業和休閑漁業,培育發展農海產品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進一步擦亮“南海漁都”品牌。
——積極扶持鋼鐵、服裝、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延長產業鏈做大做強,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以前瞻思維布局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等“藍色產業”和儲能、新材料、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未來產業,努力搶占發展先機。
■產業發展成效
重點產業加快集聚發展勢頭良好
近年來,特別是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以海興市、綠色發展”戰略以來,我市著力推動陽江擁海發展、依海而興,沿海一批影響深遠的重大項目相繼建成,高端不銹鋼、風電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重點產業集群加快集聚,在全省快速興起,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在高端不銹鋼產業方面,我市重點將高端不銹鋼產業打造成年產值超1000億元產業集群,全力建設中國(陽江)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目前已形成以廣東廣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世紀青山鎳業有限公司、陽江翌川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不銹鋼產業集聚,建成了年產200萬噸300系列高端不銹鋼生產基地,是國內最大的高端不銹鋼生產集聚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集群。令人振奮的是,目前廣青熱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今年6月甬金冷軋項目也正式動工,熱軋冷軋關鍵環節已經打通,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新引進宏旺冷軋等26個總投資52.5億元的不銹鋼項目。
在海上風電產業方面,我市海上風電開發總規劃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目前首期近海淺水區300萬千瓦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12月,首期第一批共130萬千瓦粵電沙扒項目、三峽新能源沙扒項目、中廣核南鵬島項目、中節能南鵬島項目先后進行了海上打樁施工;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二期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于2018年8月21日取得核準。這標志著我市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正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先進裝備制造業方面,已規劃建設了面積7.4平方公里的廣東(陽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總投資41億元的基礎設施項目正在扎實推進。總投資26.1億元的4個落地建設的風電裝備制造項目,已有水電四局(三峽合作)裝備制造、粵水電裝備制造、明陽風機葉片等3個項目建成。明陽整機項目正在推進,11個簽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項目在加快前期工作。另外,在珠江西岸產業帶政策的帶動下,引進了新興鑄管、英格電氣等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國浩刀剪機械、金鵬針織、凌霄泵業等傳統裝備產業也快速發展,并配套發展了模具、精密鑄造、電機設備制造等企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其中,凌霄泵業成為粵西首家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
在食品加工產業方面,今年7月“中國調味品之都”落戶陽西縣,國聯海洋食品水產品加工、漠陽花食用油等項目投產,卡夫亨氏食品、和鮮食品、美味鮮等項目推進順利,新引進御膳廚調味品、唐盛糧油、百富食品飲料等13個總投資30.4億元的食品項目。其中,陽西縣食品加工行業近年來迅猛發展,目前正以調味品龍頭企業矩陣為引擎,5年內力爭實現年產350萬噸調味品、年產值300億元、年納稅達20億元,打造成為世界級調味品生產基地。
在電力能源方面,近幾年來,我市致力于打造國家新能源基地和廣東省重要電力基地,核電、火電、水電、風電以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并駕齊驅,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電力能源累計完成投資約1000億元,建成投產電力能源裝機容量約917萬千瓦,2017年實現上網電量432億千瓦時,產值約241.6億元。先后建成投產了陽江核電站1、2、3、4、5號機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1、2、3、4號機組;海陵島飛鵝嶺、陽西縣龍高山等9個陸上風電場;陽春河口、陽東區大溝等10多個光伏電站。目前,在建的能源項目還有陽春抽水蓄能電站、陽江核電站6號機組、陽西電廠5、6號機組等10多個。
在五金刀剪產業方面,近年來,陽江作為“中國刀剪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刀博會”品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國家刀剪質檢中心”落戶陽江。陽江的五金刀剪企業大步向國際邁進,如十八子發展到現在擁有8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鴻豐小刀從小作坊成長為“中國小刀中心”……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陽江五金刀剪企業也在不斷創新,著力提升產品的質量和設計,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產業鏈更完整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拓必拓公司的一款刀產品包裝榮獲德國產品包裝if設計金獎,該公司高端戶外刀“ kizer”平均售價達 150 美元 / 把,成功打入國際高端五金刀剪產品市場。截至2017年底,全市五金刀剪產業總產值555.54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8.1%,增加值112.92億元。產量約占全國的70%,出口量約占全國的85%。
此外,隨著江湛高鐵的開通,我市濱海旅游業、生態旅游業、現代漁業以及鋼鐵、服裝、建材等新興產業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產業發展優勢
加快產業發展有基礎有條件
加快產業集群發展,爭當廣東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陽江有基礎有條件。陽江海洋資源豐富、發展腹地廣闊,海是陽江發展最核心的資源和最重要的優勢。并且,我市具有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廣闊、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優美、政務環境優越、產業發展政策紅利多等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陽江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城市群之間,毗鄰海南自貿區,是廣東沿海經濟帶的戰略支點。享受“珠中江+陽江”經濟圈、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優惠政策。
發展空間廣闊。陽江土地資源豐富,全市建設用地總面積565平方公里,有可開發為耕地的后備土地達600平方公里,4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規劃建設面積70.8平方公里,土地開發強度低,陽江高新區正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區內建有珠海陽江共建園區,為先進裝備制造業和不銹鋼產業提供廣闊空間。
交通發達便利。高速公路方面,初步構建“兩縱三橫”高速公路主干網,加快推進沈海高速“四改八”擴建、汕湛高速、中山至陽春高速公路(開平至陽春段)和廣東濱海公路(沿海景觀路)陽江段建設,打造城市快速交通體系;鐵路方面,建成三茂鐵路、陽陽鐵路和南山鐵路,江湛高鐵于今年7月1日通車;港口方面,陽江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粵西中部和內陸地區出海門戶,有9個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規劃建設31個10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航空方面,陽江合山機場改擴建即將完工,積極謀劃陽江運輸機場。
生態環境優美。陽江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位居全國空氣質量最佳城市之列。目前,陽江正在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休閑目的地。
政務環境優越。陽江著力打造“廉潔、高效、便捷”政務環境,全面深化“放服”改革,深入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商事登記改革,推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在省內率先成立工商局登記注冊局,開辟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
產業發展政策紅利多。廠房擴建有補貼,人才引進有激勵,設備更新有補助,技改成效有獎補,研發創新有支持,企業固投有扶持,企業貸款有貼息,企業融資有基金,重大項目有特惠。
■產業配套政策
出臺政策文件
扶持重點產業發展
為扶持我市高端不銹鋼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等重點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加快發展,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我市于去年7月出臺《陽江市扶持重點產業發展暫行辦法》。
適用本辦法的招商引資項目必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屬于高端不銹鋼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等重點產業項目;屬于市外新引進或本市增資擴產項目;工商注冊地、稅務征管關系及統計關系在陽江市范圍內,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承諾10年內不遷離注冊地、不改變在本市的納稅義務。
項目落戶獎勵:對新引進的實繳注冊資本達到500萬美元以上或3000萬元以上,并實際投入到項目的企業,經認定每500萬美元或3000萬元給予50萬元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獎勵資金原則上用于項目在本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采購、研發投入、生活配套等。
經營貢獻獎勵:新引進的項目投產后,對當年營業收入達6億元以上,或對我市地方財政年度貢獻量達500萬元以上的,從投產之年起連續3年,每年按其當年對我市地方財政貢獻量的50%予以獎勵,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擴建廠房補貼: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產,支持在不新增用地的情況下提高廠區容積率,擴建自用生產、研發、倉儲場所500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平方米4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人才補貼獎勵:設立人才工作專項資金每年2000萬元。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經市政府同意,可根據該企業對我市產業發展作出的貢獻等因素,按“一事一議”原則給予相應的人才獎勵。
此外,對新引進的帶動性強、屬于國內外同行業的龍頭企業項目,或發展潛力巨大、能填補我市產業空白的新興產業項目,或投資額超過10億元的重大項目,除享受上述扶持政策外,經市政府同意,可采取“一企一策”辦法給予綜合性優惠政策。
“筑好巢”才會引來“金鳳凰”。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引進重大產業項目落戶陽江,推動我市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環節。當前,我市還從完善交通體系、完善產業平臺、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建設高品質生活環境、建設高效政務環境等五方面下功夫,在為項目落戶營造更好的硬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發展軟環境,推動我市產業加快集聚發展。
不貼通告突然關門?星美國際影城20多位員工被欠薪
國慶黃金周桂林城管堅守崗位加強市容環衛整治
胡小國調研沿河社區“創城”工作
劉紹建看望慰問兩會媒體工作者
改革,當有排除干擾的穿透力
陽江著力打造一批超500億元乃至超1000億元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特色現代產業體系
衡水消防提示:暑期培訓班消防問題不容忽視
市總工會慰問一線執勤民警
一帶兩區多平臺!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規劃藍圖出爐
無棣縣開展爭當“河小青”志愿服務活動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產業扶貧 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五華科技產業園打造人才高地
“誰執法誰普法”全面實施
邢臺大力整治店外長期棄置雜物行為
東莞公安推動警務機制改革與現代科技融合
利津縣委黨校學員觀摩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楊市鎮組織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走進非遺 遇見生活——第二屆泰州非遺博覽會見聞
湘西州畜牧水產局來濟南市交流學習
合肥市網監局取證實驗室將具備司法鑒定出證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