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經濟形勢的變化,決定了與經濟聯系緊密的稅務部門必須求變。
近年來,荊門市地稅局以塑造地稅新形象為抓手,不斷創造新的歷史起點,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在創先爭優的路上掀起了激蕩荊門的改革浪潮。
稅收共治,迎來征管的春天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在“四大行業”全面推開,地稅部門以往依賴的“以票控稅”手段基本喪失,涉稅征納信息嚴重不對稱,漏征漏管風險不斷加大。市地稅局深感現行的征管方式亟待轉變,必須先行先試,遂率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荊門稅收共治“112”工程的構想,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后,牽頭起草了《荊門市稅收共治實施辦法》等文件,并提請市政府將稅收共治工作納入42家成員單位年終考核目標,為稅收共治的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10月,市政府出臺《荊門市稅收共治實施辦法》,以地方規范性文件對信息共享、稅收協助、稅收遵從等作出全面規定。市政府設立市稅收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籌推進稅收共治改革。市財政局牽頭,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共同發力,細化出臺建筑服務業稅收協作管理等多個配套制度,下發《荊門市稅收共治工作推進方案》《關于全域推進稅收共治的通知》,稅收共治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下,“先稅后登”“先稅后藥”“先稅后備”“先稅后驗”“以地控稅,以稅節地”等創新舉措,老經驗更完善,新辦法更搶眼。其中,我市房地產行業“先稅后備”的經驗在全國財產行為稅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以地控稅,以稅節地”工作,被省地稅局列入全省3個試點地區之一。
改革提升征管質效。截至目前,全市106個單位共提供有效數據8141萬條。國地稅利用稅收大數據推進稅收信用建設,全面實施“納稅信用貸”“出口退稅貸”業務,為“紅名單”誠信納稅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實惠。依法將20戶納稅人列入稅收違法“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措施。2017年,全市國地稅稅費收入突破220億元,總量穩居全省第四,稅收共治直接貢獻6億元,間接貢獻超過40%。
優化服務,以納稅人為中心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征管職能、發揮稅收作用、服務納稅人的重要抓手,市地稅局以納稅人為中心,不斷優化服務。
以納稅人為中心,市地稅局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所有非行政許可類事項的審批,僅保留4項行政許可事項,精簡涉稅資料報送,推動涉稅資料電子化、清單化管理,清單之外原則上不再要求納稅人報送,共取消5大類889項資料清單,其中稅務登記類112項、認定管理類18項、稅收優惠類708項、申報納稅類45項、爭議處理類6項,極大便利了納稅人。在此基礎上,轉變稅收征管方式,理清了稅收業務事項,理順了納稅服務機構、風險應對機構職責,通過廣泛的宣傳,增進納稅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推進稅收征管轉變。
以納稅人為中心,國地稅開啟了“十通十融”的探索。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全市國地稅整合服務資源,以“共駐”“共建”等方式建立聯合辦稅廳,推行“一窗式”辦稅服務全覆蓋,讓納稅人真正感受到“進一家門、辦兩家事”的便利。全市現有共建、共駐、互設辦稅服務廳9個,37項基本合作事項已全面落實,通過“一窗通辦”平均縮短辦稅時間35%以上。同時,全面推行辦稅實名制,納稅人刷刷身份證或“刷臉”就可以辦稅,既減少了“一稅兩費”流失,又解決納稅人“多頭跑”“反復報”等問題,切實增強了納稅人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納稅人為中心,市地稅局打出了“維權d稅通”的品牌。推廣“維權d稅通”,市地稅局鼓勵納稅人多“告狀”,這是比較少見的。引導納稅人依法理性維權,倒逼稅務干部規范文明執法,需要何等的胸襟!
2017年,市地稅局共受理維權事項3384件,其中咨詢3247件,舉報124件,投訴13件;根據維權線索征收稅款419萬元、辦理退稅30余萬元,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和廣大納稅人的歡迎。維權d稅通,既做納稅人的“保護傘”,又做地稅人的“護身符”,成了征納雙方的“連心橋。
科技興稅,“互聯網+稅務”提速增效
當在荊門家具城打工的謝女士通過手機app成功繳納個人養老保險金時,她立即把能在手機上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驚喜分享給了一起打工的伙伴:“現在用手機就可以交社保費,以后不用再抽時間專門趕到銀行繳費窗口排隊繳費了!”
2017年,為滿足不同群體的繳費需求,市地稅局依托個人社保費代征綜合管理平臺搭載手機支付,有序開放了個人社保費手機app繳費方式。費款直達金庫,個人賬戶自動記賬,整個繳費流程不超過1分鐘。
應用科技手段方便納稅人,推進地稅系統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市地稅局始終走在時代前面。
扎實開展地方各稅結算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簡稱“兩算”),在提高稅法遵從、促進稅源稅種管理升級上成效明顯,逐漸打造成為荊門地稅業務建設的“第一品牌”。為提升“兩算”效率,市地稅局推行分稅種電子化結算平臺,創立了完善的的電子結算系統,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極大提高了結算準確率和連續性。2012年結算面為94.89%, 2013-2017年結算面均為100%。提高結算質效,得益于電子結算系統的推行。
自行開發地方稅費智能結算平臺,變“紙質報送”為“網絡傳輸”,變“手工統計”為“智能統計”,是全省首個集政策推送、網絡傳輸、在線統計、自動審核、風險防控于一體的地方稅費智能結算軟件。
上線社保數據聯網交換平臺。在地稅、人社部門間建立起了一個先進、高效、實用、可靠的網絡化信息傳遞機制,地稅部門與相關部門間的社保費征收、入庫信息數據可以實行高效、準確、便捷交換,錯票率大大降低,需要更正、退庫的業務大大減少,征收效率、服務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2016年,全省地方橫聯系統現場推進會在荊門召開,市地稅局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地方橫聯系統的應用,實現了紙質稅票的電子信息與國庫之間的無縫對接,解決了地稅部門與人民銀行國庫部門實施“一票多稅”工作中產生的問題,緩解雙方基層入庫、銷號、對賬工作壓力,是稅費入庫的“快車道”,更是稅費資金的“防火墻”。
“荊門市稅收共治大數據平臺”、“荊門地稅稅收共治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國地稅數據比對系統……越來越多的電子平臺在地稅系統發揮著“智能管家”的作用。“互聯網+稅務”,頻繁刷新地稅速度,成為荊門地稅與時俱進的旗幟。(記者 周桂)
遂寧市審計局解惑“一卡通”助力脫貧攻堅
大慶向社會公開招聘73名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傳統文化走進社區 居民樂享精神大餐
因地制宜長效幫扶 持續發力脫貧攻堅
南(lán)方人,北方人兒(ér) 咸甜粽子喊你來站隊
創先爭優,改革浪潮激蕩荊門——荊門市地稅局五年工作回眸(三)
柘城縣主要領導查看城區河道治理情況
雙牌縣農委組織開展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現場觀摩會
近日陰雨綿綿 衣服難干散發霉味怎么辦
市招商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市政府常務會議精神
共同開創中南友好新時代(鐘聲)
保定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保定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招標公告
[審計局]舉辦“兩學一做”支部書記培訓班
關于李穎同志任職的通知
省供銷社來永吉縣調研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發揚勞模精神 譜寫發展新篇章
春節期間蘇州食藥熱線接到21件食品類投訴舉報
兩車相撞2人被困 青田消防緊急救援
不斷開創基層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瀘溪檢察院開展"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大討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