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十九大時光”,中國的歷史進程又一次處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起走過極不平凡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開拓進取,革故鼎新、勵精圖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一幅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藍圖已經繪就,一部大戰略將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徐徐展開。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總是在新的奮斗里書寫。在石景山區84.38平方公里土地上,全區上下正在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緊迫感,譜寫著屬于自己的新篇章。
勇于實踐,大膽創新。一大批活躍在基層的黨員干部、志愿者、熱心人,以老街坊的身份,辦好了急事,辦成了難事,解決了揪心事,在居民之間駕起了“心橋”。把濃濃深情化成“老街坊”品牌,助力基本無違建社區百日會戰,集聚才智推動社區有序居民自治,“老街坊”不僅成為石景山區打造社會治理的新名片,而且正詮釋著“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真諦。
“不待揚鞭自奮蹄”。三年任務一年完成,率先實現“基本無違法建設城區”是市委市政府交給60多萬石景山人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以10年前全力服務首鋼搬遷調整為起點,石景山區成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先行之區。2014年,啟動全國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集中開展3次“亮劍”行動,治理“大城市”病。從2015到2016年,率先開展治亂疏解建高端工作,建成無煤區,547個低端產業聚集的大雜院如期清零。2017年重點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結合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鎖定年終實現“基本無違法建設城區”目標,堅持首善標準,舉全區之力,持續推進拆違治亂工作。攻堅克難,打贏拆違治亂收尾戰,不斷奪取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新勝利,不僅是全區黨員干部的擔當,也是黨員干部必須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扛在肩上的歷史使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當前城市建設規模和開發強度“雙控”的背景下,石景山區堅持規劃先行,經多次摸排梳理和研究,在一處處違建被拆除的同時,各項涉及民生項目的議題也被反復醞釀,以服務和保障民生、改善人居環境、科學合理再利用騰退土地,重點建設建設一批文化振興項目、籌建一批停車設施、建設一批便民服務設施、建成一批公共綠地、推進一批棚改及土地開發項目、建設一批基礎設施的“六個一批”建設,增進人民福祉成為共識。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承載新使命,全區廣大黨員干部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勠力同心,一件事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去書寫北京新總規石景山篇章,去開啟石景山區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