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新聞網(通訊員陳晉 劉勤虎)近日,團風法院淋山河法庭邀請淋山河鎮政府綜治辦工作人員,一同成功調解了兩起糾紛,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當事人權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九旬老人無人養,膝下子女起爭端,看法院如何挽回親情
團風縣淋山河鎮宋巖村的老人張某英,現年92歲,雙目失明,丈夫已去世,共生育有四子一女。此前,老人由五個子女輪流贍養,后除小兒子童某章健在外,其他子女均相繼去世,現因家庭財產矛盾,致老人無人贍養。
“‘百善孝為先’,贍養老人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老人養育你們付出了一輩子,你們忍心一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老無所養?”法庭干警語重心長地說道。本著挽回親情的原則,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調解,考慮到老人小兒子童某章的家庭實際情況及長孫童某平的意愿,老人由長孫童某平贍養,老人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
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的法定義務。我國《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都涉及老年人贍養問題。作為子女,贍養老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老人不僅需要物質供養,更需要殷切的精神關愛,唯有如此才能讓老人安度晚年。
鄰里糾紛傷和氣,大打出手為哪般,看法院如何維護權益
淋山河鎮程沖村的兩鄰居已有十多年的矛盾,村委會也多次進行過調解,但矛盾一直未能得到徹底的解決。近日,兩家人更為了一些瑣事大打出手。深入了解情況后,法庭干警將協調的重點放在情理的疏導上,盡力去緩和雙方的矛盾。
“二十多年的鄰居,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能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你們雙方都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你們在家里吵架甚至動手,子女在外工作怎么能安得下心來啊?”實實在在的話語讓兩位老人沉默了下來。隨后,法庭干警又講述了很多因為鄰里糾紛鬧得兩家人不得安寧,甚至最后兩敗俱傷的案例。在多方的勸解下,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雙方都承諾不再打架,如有矛盾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至此,一場鄰里糾紛得到平息,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話說回來,既是近鄰,磕磕絆絆總免不了。鄰里之間發生矛盾,要寬容互讓,更要通過合法的途徑解決問題,否則,一時的沖動甚至會觸犯法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近年來,團風法院聯合多方廣泛參與訴前調解,不斷探索訴前調解的制度構建,一方面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多元化解決糾紛的新期待、新要求,給當事人開辟一條快速解決糾紛的途徑,另一方面可有效緩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工作壓力,一舉兩得。
( 責任編輯:張金霞 )
亳州:中高考近了 “禁噪令”來了
薌城:實施全域生豬禁養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領導干部帶頭學法講法專題活動方宗澤主講《地方組織法》
永城市文化局舉辦文化扶貧工作培訓班
葉梅芬主持召開七屆2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團風法院淋山河法庭:多方聯動訴前調解化糾紛
沒搶到票的快看!東莞東火車站端午小長假加開8趟臨客
市貿促會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德惠市】用奮斗書寫新時代精彩畫卷
情景劇演繹留守兒童故事 長沙發出關愛留守兒童倡議
政府副縣長李榮齋接待市防汛安全隱患督導組檢查我縣防汛工作
文學也期待靜水流深
我市部署中高考安保工作
路北區喬屯街道開展安全生產月宣傳演練活動
本周末前天氣唱“晴歌”小雨點月末來打擾
維山鄉召開脫貧攻堅指揮部工作會議
為我市“最美村官”畫像
生物醫學知識進校園活動走進大白楊小學
舟山跨海大橋“十一”免費通行
東陽全面推廣垃圾分類湖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