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共入駐行政許可、備案、收費等9類依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8651項,其中8009項實現了“一次上網,事就辦成”,日均受理1.7萬件、辦結1.5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9.99%……3年來,我市以權責清單為基礎,全面整合數據資源,著力打破“信息孤島”,推動 “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建成并不斷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實現了政務改革由1.0版向4.0版升級。
“互聯網+政務”百姓享便利
百姓辦事“網來網去”
2017年12月17日上午,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原來按照單位劃分的多個服務臺已被拆除,正在進行重新裝修。以前,數十家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在這里設置服務窗口集中辦公。現在這些實體性服務大廳窗口被全部撤掉。
“現在撤掉了實體服務窗口,不需要和申辦人面對面了,我們的審批效率大大提高。”市環保局監督管理科科長孟獻華笑著說。孟獻華是市環保局原實體服務窗口的首席代表,他介紹,實行網上申辦不僅方便了亳州群眾,也讓很多外地企業享受到了便利,“很多外地企業準備來亳州發展,他們不用派人來,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就可以提交材料,審批通過后,材料給他們郵寄過去”。
為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2001年5月,我市成立市行政服務中心,將53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集中辦公,開設服務窗口,群眾由 “四處跑腿”變為“一處跑腿”,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十余年間,我市政務服務不斷升級。2014年,我市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建設了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以及手機app,將多個審批事項統一至一個申辦入口,將原來的“群眾多頭申請、多次跑腿”轉變為“網上一次申請、多部門后臺協同審批”,市民和企業辦事不僅更加便利,還節省了成本。
“現在申辦業務只需要動動手,不需要再跑腿了。”因為廠里的生產線改造需要環保部門審批,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環保主管陳云亮通過網上辦事大廳提交了申報材料。四天后,他的申請就獲得了審批。
隨著網上能辦的業務不斷擴容,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通過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申辦業務,市行政服務中心實體服務大廳窗口的業務量大量減少。從2014年以來,陸續有服務窗口停辦業務。到目前為止,實體性服務大廳窗口已全部撤掉。
群眾樂享“指尖辦事”
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開發了市直、譙城、渦陽、蒙城、利辛、亳州經開區共6個廳,借助統一的身份認證體系,連通各個網上辦事渠道,形成網上辦事大廳web版、手機客戶端、自動終端和“我家亳州”app等多個平臺相結合的“一張網、一站式”政務超市,將原來的“群眾多頭申請、多次跑腿”轉變為“網上一次申請、多部門后臺協同審批”。
“以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為例,申請人原來需到國土、房產、地稅、測繪4個單位的9個窗口,提交38種材料,繳納4次費用。現在,只需要在網上提交1次材料,繳納1次費用,證件免費快遞到家。”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管理中心主任周楊介紹,目前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共入駐行政許可、備案、收費等9類依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8651項,累計受理申辦事項674.4萬件、辦結590.2萬件,日均受理1.7萬件、辦結1.5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9.99%。
在完善網上辦事大廳web版的基礎上,我市同步研發網上辦事大廳手機app,申辦者可以隨時隨地在線辦事,辦好的證件由政府出資免費快遞到家,真正打造了“口袋大廳”,實現了“指尖辦事”,打破了群眾辦事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針對企業辦事,我市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了規上工業、限上商業、規下工商業、在建項目、項目前期等5個“政企直通車”,累計收集企業問題2380件,辦結2251件。
信息化技術不僅改變了政務服務的提供模式,更加降低了群眾、企業的辦事成本。據估算,網上辦事大廳等平臺運行以來,共節約群眾、企業辦事成本超10億元。
針對部分群眾不會或不能網上辦理的問題,我市在三縣一區1341個村、社區和市外亳州籍務工人員集中地點設置了代辦點,在67個村淘寶服務點、衛生院、銀行營業廳等機構開通了免費代辦業務,由代辦人員為群眾網上辦理,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權力真正“關進籠子”
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依據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等7類權力來源,我市將市、縣、鄉三級政府權力“最小顆粒化”為32類18964條,形成權力清單。堅持“權責一致”原則,同步編制完成市級55個單位責任清單,共涉及職權類型32個、職權小項10305項。
“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的開通運行,是以政務服務中心為平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具體體現,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嚴宏介紹,“群眾跑腿”、“干部跑腿”變成“數據跑腿”,不僅減少了群眾的辦事成本,還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進一步密切了政府與群眾的聯系,有效鏟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從根本上杜絕了“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風,實現了從源頭預防腐敗。
按照“簡除煩苛,禁察非法”和“減證便民”原則,我市大力簡化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辦事條件一律砍掉,無必要的證件證明一律取消,附件條款一律廢除,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目前,我市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從平均法定時限21.1天縮短為實際辦件1.56天。
圍繞“最多上一次”目標,將能夠網上辦理的865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運行,確保群眾“一次上網,事就辦成”。除法律法規要求必須現場檢驗、采集指紋人像等事項外,一律不讓群眾、企業到現場辦理;凡是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原部門和實體性大廳窗口均不再受理。
此外,我市還建成網上辦事大廳電子監察系統,實現權力運行全程公開、網上留痕、可查可糾,對違規審批及時糾錯,倒逼政府部門勤政廉政、依法辦事。對未履行職責、超時辦理的,依據責任清單,針對不同追責情形給予相應處分。僅2016年一年,我市就追究了49名承辦人員的超時辦理責任,有效破除了“群眾急、我不急”的難題。
■記者手記
改革怎么樣,群眾說了算。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自上線3年來經過不斷完善,受到廣泛好評。辦事成本下來了,辦理的效率上去了,一上一下之間,群眾能切身體會到“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便捷,進而產生滿滿的獲得感。
網上辦事還在不斷升級、完善,不論是企業還是市民個人,在受益的同時,也要為網上辦事大廳積極建言獻策,以讓其更好地讓我們享受指尖辦事的便利。(記者 蔣加磊)
高港區多措并舉推進PPP項目建設
榮全帶隊督查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
市環保局姜奎堂局長帶隊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我市多項措施應對污染天氣
陸豐男子沒再吸毒,卻照樣被收戒?
“互聯網+政務”的亳州探索
巨幅壁畫《孔子六藝圖》花落泉城
黃梅理工學校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彩虹橋”
泰安創業擔保貸款有了新政策
我市與廈門大學開啟新一輪合作 王少玄率隊前往洽談并見證簽約 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致辭
武進區:上海紫竹高新區代表團來武進高新區考察調研
【網絡媒體走轉改】近鄉情更怯荊州老鄉順利返鄉
市發改委主任劉文俊陪同省發改委、省統計局領導到桐城市調研服務業統計工作
1-9月邵陽新增規模工業企業81家居全省第一
今起,白云機場空港南四路部分路段將臨時封閉
我市安排部署全市脫貧攻堅專項整改落實工作
博望區召開農貿市場專題調度會
新手司機連續4個月“三零”記錄 師傅是爸爸每天跟車
醫藥城3家企業入圍
新裝備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