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鄖西縣救助管理站、寶貝回家網站和南陽市救助管理站的共同努力下,在外流浪20年的河南南陽市女子張女娃(化名)重回親人身邊。10月31日,筆者從鄖西縣救助管理站獲悉,目前張女娃戶籍關系已恢復。
街頭流浪被送到救助站
去年11月,鄖西縣店子鎮街頭一名衣衫襤褸、渾身污垢、口里喃喃自語,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引起了群眾的注意。好心群眾報警后,這名女子由鄖西縣公安局店子派出所民警送往鄖西縣救助管理站。這名女子就是在外流浪20年的河南女子張女娃。
據鄖西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延婷介紹,剛來時,張女娃的頭發又臟又長,衣服滿是污垢,而且排斥心理強。工作人員耐心做工作,她才慢慢平靜下來,工作人員給她理發、洗澡、換上干凈衣服。 “除了照顧張女娃的衣食起居,工作人員還耐心地對她進行心理疏導,希望盡快幫她找到家人。由于她極不配合,沒有說過一句完整的話,無法幫其尋親。”延婷說。
根據以往工作經驗,該站工作人員沒有急于幫其尋親,而是給予她更多關愛,讓她適應救助管理站的生活環境,與她建立信任關系,幫她慢慢走出恐懼和排斥的心理陰影。
一波三折為她找到親人
今年3月的一天,該女子用河南口音說出了 “南陽、白石坡、任偉”三個關鍵詞,當工作人員再繼續追問時,她又閉口不談,躲進了自己的房間。抓住這三個關鍵詞,工作人員立即查詢河南省南陽市白石坡村,然而經過一番查詢,卻查無此人。
10月9日,延婷對該女子進行心理疏導時,問起她的孩子、家人等情況,一向躁動不安的該女子安靜下來,但還是不肯說話。當天下午,延婷再次與該女子交談時,該女子提到了 “南陽、姓任、家附近有鐵礦、家里種蘋果、有三層房子、房子在路邊、有火車站、有軌道、南化、與陜西很近”等關鍵詞。延婷立即通過地圖查找,將目標鎖定在 “南陽市西峽縣重陽鎮”,此地靠近鐵軌,與陜西省接壤。延婷與西峽縣重陽鎮相關部門聯系后,卻仍查無此人。
第二天上午,延婷給該女子送來香蕉和河南人愛吃的發面饃,聊天中,該女子又提到“天家溝、東山、孟山、南陽三大橋、官田”等地名。延婷經過網絡搜尋,反復對比、篩選、研判后提取到“南陽市、方城縣、張女娃、小史店鎮、楊洼、大李莊”等有效信息。與此同時,延婷迅速與寶貝回家網站志愿者以及南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聯系,給他們發去該女子的語音、相貌等信息,請求協查。
經過兩天排查,10月12日,從寶貝回家網站及南陽市救助管理站傳來好消息,這名流浪女子正是20年前走失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鎮楊洼村的張女娃。
闊別20年與家人重聚
10月18日下午,張女娃的二哥張萬軍和三哥張萬春趕到鄖西縣救助管理站,給工作人員送來錦旗表示感謝。20日,張家兄弟接走了闊別20年的妹妹。
“1997年8月,原本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張女娃丟下一歲多的孩子離家出走,家人多方尋找,仍杳無音信。父親幾年前去世時還叮囑我們一定要找到妹妹,母親因為著急再加上想念妹妹,哭瞎了雙眼。如今一家人終于團聚了,我們會籌錢給妹妹治病。”采訪中張萬軍說。
筆者采訪中了解到,鄖西縣救助管理站改建于2012年,食堂、活動室、娛樂室等設施一應俱全。近年來,該站加大對救助對象網上尋親力度,目前在站滯留人員已全部錄入全國救助管理系統,上傳網上尋親信息13條。今年,該站全面啟用dna信息比對技術,聯系公安機關為在站滯留對象提取dna,幫助滯留對象尋找親人。(十堰日報 文/圖 通訊員 柯尊洪)
市規劃局扎實開展“雙節”期間糾正“四風”集中督查活動
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帶隊深入部分春季開復工項目調研
我市去年凈增“四上”企業402家
“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魯毅到所在黨支部參加專題組織生活會
青原“低產田”變“高產田”助力鄉村振興
眾人接力助流浪女子回家
漣源市召開2018年第二次禁毒委員會全會暨下半年禁毒工作整改調度會
旬邑打造新型農民隊伍
【聚焦項目攻堅:大項目巡禮】神龍騰達與世界接軌
四方臺區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大會
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工作組來蕪開展專項活動
正能量!瑞昌老人拔竹筍丟失2萬多元現金,他撿到全部歸還
潛山縣水利局文明創建在行動
國家水利部、省水利廳來隆回縣督查河長制工作
懷化工業機器人工程師實訓中心成立
滿足不同學車群體需求 女子教練班燒旺駕培市場“一把火”
平臺 讓公車軌跡“一目了然”
市體育局全面系統學習十九大精神
2018年2月市直公租房報名
“大客廳”變化不少:泉城廣場增木質桌凳 改造大理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