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谷常浩 通訊員 王鑫 崔昊 王磊)2015年10月,伴隨著全市精準扶貧攻堅動員會議的召開,濟寧大地奏響脫貧攻堅的最強音,攻克貧困“堡壘”的號角響徹孔孟之鄉,“一個也不能少”的擔當激蕩云天。三年來,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精準發力、砥礪前行,決戰決勝、不勝不休,全市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看數字。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2.03萬戶、23.89萬人減少至2018年7月的1004戶、2328人,510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實現“五通十有”,2018年即將基本完成脫貧任務。
看措施。實施產業、就業、醫療保障與救助、金融、旅游、教育文化六大脫貧攻堅行動,形成“1+6+30”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制定《濟寧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意見》,讓貧困群眾能脫貧、穩得住、能致富。
看保障。聚焦貧困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用心用情用誠保障和改善民生,“三降低四提高”醫保扶貧、困難家庭精神病人醫療救助等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并在全省推廣。
一個個鮮活的數字,一項項暖心的措施,一處處顯著的變化,一張張幸福的笑容……這是全市上下齊心、眾志成城,用辛勞和汗水繪就的美好畫卷,是以擔當和實干書寫的滿意答卷。
堅持高位推動健全要素保障
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建立了黨委政府縱向責任線、行業部門橫向責任線、黨員干部包保責任線“一縱一橫一包保”的“三條責任落實線”,壓緊壓實責任,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組織領導力度空前。市委調整加強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市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46個市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市級領導以上率下、參戰督戰,全程領導、指揮、參與脫貧攻堅,今年8月份起市委書記帶頭,縣鄉村三級書記齊動,在全市開展了遍訪貧困對象行動,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市縣鄉各級層層簽訂責任狀,成員單位遞交承諾書,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一起抓、黨政一起上、部門全參與、全員抓扶貧的大格局。
資金保障不斷加大。三年來,市級財政累計列支2.5億元專項扶貧資金,各縣市區籌集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億元。按照20%以上的比例,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85億元。實行“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多元化貸款模式,全市共發放小額扶貧信貸資金5.79億元、支持帶動貧困人口1萬余人。
立體幫扶匯聚合力。建立了市級領導、市直部門、第一書記、黨員干部和市屬企業“五級”包保體系,創新開展黨建“1+n”組團結對幫扶活動,所有貧困戶實現黨員干部幫扶全覆蓋。持續深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年來市縣兩級選派第一書記1781名。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青春扶貧”“巾幗脫貧”行動,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愛心志愿者與貧困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廣泛匯聚愛心力量。
建立長效機制推動穩定脫貧
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并重,細化政策供給,建立長效機制,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制定《關于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推進深度貧困地區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實施意見》。聚焦泗水、梁山2個縣、20個扶貧工作重點鄉鎮、200個重點村“3個2”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給予重點傾斜,2018年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9.07%安排到泗水、梁山兩縣。
為促進貧困群眾能夠穩定持續增收,我市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狠抓“種養加”和光伏、電商、鄉村旅游等特色農業產業。2016、2017年全市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89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6萬戶、7.5萬人,項目覆蓋村成立精準扶貧理事會4857個,2018年新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3個。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崗位、推動就業,通過增加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定脫貧。全市累計培訓扶貧對象8700余人,推薦扶貧對象實現就業1.58萬人。全市建設“就業扶貧車間”143個,累計吸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422人。
針對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實施危房改造工程,對貧困戶的危房優先考慮、優先納入,在資金補助上給予傾斜,任城區、濟寧高新區、曲阜市、金鄉縣、梁山縣等縣市區實行政府兜底,不增加貧困戶經濟負擔,讓其住上安全住房。兩年來,全市完成9200余戶貧困戶危房改造。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為了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我市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實行“一人一檔案、一人一專案”,制定個性化教育資助方案,累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9萬名,免除普通高校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553萬元,為5.8萬名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激發內生動力增強脫貧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我市充分發揮儒家傳統文化資源稟賦,將儒家傳統文化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制定實施《關于進一步強化精神扶貧提升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的意見》,推動貧困群眾自我發展、主動脫貧。
儒家文化沁潤。出臺了《濟寧市“鄉村儒學講堂”建設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全域全覆蓋鄉村儒學、孔子學堂活動,累計舉辦鄉村儒學活動22000余場次,“擇可勞而勞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道德觀念深入入心。在曲阜市試點開展文化扶貧引領精神扶貧、精神扶貧引領后脫貧時代“兩個引領”精神扶貧行動,打造“六位一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優秀傳統道德文化開展正向激勵引導。
提升技能“強基”。在教育引導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增本領、懂技術、肯實干。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技術培訓27007人次。任城區開通“精準扶貧就業直通車”,對有就業創業技能培訓需求的貧困人員實行免費技能培訓,區財政給予扶貧對象每人每天50元的交通補貼和誤餐補助;扶貧對象與用人單位簽訂兩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區財政按每人1000元給予人力資源公司或社會中介機構職業介紹補貼。
脫貧典型“引路”。采取“既聽老師、也看老板”“既進課堂、也入廠房”的方式,創新脫貧新人榜、致富能人榜等載體,建立精神扶貧人員臺賬,組織貧困群眾現場參觀脫貧典型。嘉祥縣梁寶寺鎮紅旗村貧困戶王兆玉脫貧動力不足,幫扶人員帶他到鄰村一位二級殘疾人蘇希波創辦的養殖場參觀。當王兆玉看到養殖場主只能依靠膝蓋挪動,僅半人高,但身殘志堅,年收入七萬多元,還帶動5戶貧困戶脫貧的情景后,思想受到強烈沖擊,現場就表示回去好好干。扶貧干部趁熱打鐵,幫他聯系了一份倉庫保管員工作,現在每月收入1000多元,2017年王兆玉已實現脫貧。
提升精準標桿鍛造過硬作風
精準扶貧的前提是精準,成敗也在精準。在脫貧攻堅戰打響初期,我市就創新開展了“六核對一規范”活動,隨后又以檔案信息完整性、幫扶計劃可行性、脫貧成效真實性等為重點,開展了“六核查六整改”活動,對貧困戶一個一個的“過篩子”,著力提高數據信息精準度。進入2018年,我市認真落實省委書記劉家義“八個精準”的要求,把精準識別作為“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關鍵環節,把今年作為精準扶貧檔案規范提升年,抓嚴抓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問題信息專項整改月”活動,全面摸排巡視、審計、考核評估、數據清洗核查比對等問題數據,開展建檔立卡問題整改和數據信息調整補錄工作,精準扣好“第一粒扣子”。
今年,是黨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我市聞令而動,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為載體,持續轉變干部作風,著力推進脫貧攻堅政策落實落細,鍛造一支“特別有定力、特別能奮斗、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扶貧隊伍,一大批素質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扶貧干部不斷涌現,兩年來市縣鄉三級42名扶貧干部得以提拔重用,2018年全省扶貧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中,1人獲二等功,2人獲三等功,市縣兩級3個扶貧辦獲先進集體。
◆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2.03萬戶、23.89萬人減少至2018年7月的1004戶、2328人
◆三年來,市級財政累計列支2.5億元專項扶貧資金,各縣市區籌集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億元
◆2016、2017年全市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89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6萬戶、7.5萬人,2018年新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3個
雨花區財政局全力迎接省廳惠農補貼升級專項檢查和星級財政所創建選評工作
市區所有地道6月底前將完成水位警示標線施劃
崀山鋪奇畫 橙香滿新寧
谷雨斷霜 今迎春季最后一個節氣
7月份成都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35起
脫貧攻堅的“濟寧答卷”
鄭柵潔與李書福座談 共建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山西省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場9月第2周監測情況
江門市組織開展2017年藥械安全監測報告表質量評估工作
全國工藝品交易會23日起在西安舉辦 陜西“非遺”精品集中亮相
網紅“鋼琴樓梯”被視頻拍攝者“霸占” 西安地鐵提醒:享受樂趣同時不要影響其他乘客
10歲男孩獨自回家走丟熱心交警幫其找到家人
郵政招聘35人要求45周歲以下
海口“綠豆湯”媽媽去世:一份清涼 今生不相忘
張今朝:扎實工作換扶貧村“脫胎換骨”
眉山人社“四再”強力推進“一號工程”
簽訂長效管理目標責任書
黃巖區外僑辦辦事項目進辦證中心
我市召開工作推進會
1-9月巴中市公共資源交易額達1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