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女性、新作為。
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打造威海經濟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目標任務要變成現實,需要包括廣大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群眾共同奮斗。
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我們推出“三八”國際婦女節專刊,通過典型引領,激勵全區廣大婦女積極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用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技能、新的風貌、新的情懷、新的作為、新的擔當,傳承中華美德,倡樹新風正氣,做無愧于新時代的新女性。
16朵“金花”綻放國稅情懷
記者 王瑋祥
文登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的16名女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用“平凡”二字串起責任,詮釋國稅服務內涵。
高效服務,將便利給予納稅人
“謝謝您,事兒辦得這么快,為我們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提起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納稅人總是不由伸出大拇指。
群眾的稱贊源于工作的成效。在日常工作中,16名女干部始終踐行文明執法、熱情服務的理念,積極構建“始于納稅人需求、基于納稅人滿意、終于納稅人遵從”的納稅服務新格局。
在工作流程上,她們優化服務措施,將最大便利讓與納稅人。其中,“一窗通辦”解決了以往納稅人“多頭找、多次跑”的問題;“智能排隊叫號系統”實現了納稅人輕松坐等辦稅的愿望;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預約服務等個性化服務,給納稅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便民服務箱、納稅咨詢臺、老弱病殘孕綠色通道等特色服務得到了納稅人的一致認可。
不僅如此,她們還始終堅持“六個零”的工作標準,即辦稅服務零距離、辦稅流程零障礙、辦稅質量零差錯、政策咨詢零接觸、業務培訓零收費、服務對象零投訴。
優化素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辦稅服務不僅需要熱情的態度、高效的流程,還需要過硬的素質。她們通過互幫互促、骨干授課、崗位大練兵等方式,提高業務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面對全面“營改增”“金三”優化版上線,她們積極主動承擔起推行工作的重任,加班加點研讀政策,反復演練操作,及時梳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進行全員學習討論。
2016年5月“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納稅人咨詢和輔導的問題越來越多,鐘靈作為辦稅服務廳主管業務的副科長,主動擔起營改增專職導稅員的任務。大量的解答工作導致她說話困難,但她依然堅持在一線。
鐘靈只是這個光榮團隊的一員。面對重重任務,她們不懈怠,高標準、高效率地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工作。
情系社會,用愛心傳播正能量
在做好日常工作外,辦稅服務廳的女干部們組成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家住環山街道西坑村的孤兒佳豪,四歲時父母先后去世,由爺爺、奶奶照顧,奶奶常年有病不能干重活,依靠爺爺當環衛工人掙錢維持生活,她們得知此事后,多次攜帶錢物去看望佳豪,對小佳豪進行心理疏導,讓小佳豪重新感受到母愛。
不僅如此,她們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參加清掃衛生、禮讓斑馬線等志愿服務活動;參加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獻愛心活動;經常利用節假日到農村、社區、企業,為納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春夏秋冬寒暑易,歲月滄桑為國忙。”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的女稅官們用熱情的服務、真誠的微笑,在窗口平臺上綻放著屬于自己的美麗,書寫著國稅人最美的形象。
逐夢人生,為眾老人的幸福努力
記者 丁青珂
30年如一日,她用心守護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夢想;厚積薄發,她終成為文登養老行業的先驅,她就是叢瑜佟,一個重情重義、性情耿直、剛毅自信的智慧女性。
“撕掉標簽”,方能浴火重生
“我的第一個轉折是在2005年。”叢瑜佟回憶道,那時她任文登宏達五交化銷售經理,年薪已經超過30萬元,而她卻“撕掉標簽”辭職創辦建材公司。
在叢瑜佟心里,此次創業是助她實現養老事業夢想的一個重要跳板,關乎著將來所有規劃。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材公司的運營中,本著“品質決定高度、誠信決定寬度”的準線,她事事親力親為,不放過一個細節,公司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迅速。
然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叢瑜佟再次放下一切,開啟了創辦養老院之路。
開拓創新,為夢想再度“跋涉”
2010年,孕育在叢瑜佟心里的夢想終于開始發芽了——辦一家田園式養老公寓。當時,叢瑜佟耗時2個多月,跑遍了文登周邊多個鄉鎮,最終將公寓地址定在離市區十五公里,離海邊不到十公里的——張家產鎮。
萬事開頭難,2011年底,叢瑜佟順利租下100多畝地,然而,真正的困難此時才剛剛開始。荒草地上,2米多深的荒草一眼望不到邊,唯一的辦法就是人工清理,叢瑜佟和她的愛人帶著工人們,硬是用鐮刀將其退荒還耕。
工程建設期間,叢瑜佟幾乎每天都在工地上,為了使公寓樓更適合老人居住,在工程細節上,她提出了很多改進方案,這也造成預算超支。工程剛剛過半,4600萬元的預算資金已經所剩無幾。
為了不耽誤工期,叢瑜佟四處奔波,籌措資金,但在工程質量、家具設備上,叢瑜佟的要求絲毫沒有降低。2014年10月末,三棟公寓大樓與百畝良田完美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苦盡甘來,夢想最終開花
2014年11月1日,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的瑞云祥田園養老公寓正式開業。
開業后,叢瑜佟并沒有止步,她開始探索全新的養老模式——詩意田園養生養老。
為此,她多次組織員工參加護理技能培訓,委派廚師外出學習考取高級營養師資格證,為老人科學搭配一日三餐。
為讓老人們吃上綠色安全食品,她啟動建設了300畝的蔬菜、水果、糧油作物農業生態園,同時還建起養雞場、養豬場、魚塘等。
為豐富老人的生活,她主導成立了區老年大學瑞云祥分校,設立舞蹈班、合唱團、樂器班、門球隊、手工班、書畫班等,讓老人們享受生活的同時實現老有所學。
創業需要與時俱進。近年來,健康養老、機構養老已成為主流,叢瑜佟在加快健康養老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智能養老。
2017年8月,文登第一個智能化社區養老中心——瑞云祥天福陽光智能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并對外開放,構建起包含生命體征照護系統、智能養老照護系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交互平臺的“雙系統一平臺”智慧養老照護圈。
為順應健康養老產業發展,2016年,叢瑜佟著手籌辦瑞云祥護理院。2017年11月,瑞云祥護理院獲得批準。該護理院設有床位50張,有中醫科、內科、臨床關懷科等,能有效解決老人們的看病難題,真正實現醫養結合。
鐵肩擔道義,真情法中求
作為一名法官,她鐵肩擔道義,懲惡揚善保穩定;作為一名少審法官,她真情法中求,探索創新出亮點。她就是文登區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劉美玲。在她的帶領下,少年審判庭多項工作走在全市法院前列。
多想多做,讓“折翼”少年重返藍天
“每當在法庭上看到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我們都深深地感到痛心和惋惜。作為案件承辦法官,最讓我們放不下的是你的父母,沒有你的照顧,他們怎能安享晚年……” 翻開一份份區法院對犯罪少年的判決書,一篇篇飽含深情的《法官寄語》讓人動容。
作為少年審判庭的庭長,劉美玲不斷拓展少年刑事審判工作思路,立足于日常審判,她不斷豐富和完善“圓桌審判”的內涵,將“親情教育”和“社會教育”引入少年刑事審判中,積極促進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規范化。在全市率先建立 “合適成年人制度”“社會調查員制度”“緩刑聽證制度”等系列機制,多措并舉保障失足少年的訴訟權利。在量刑時,她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各方面情況,將“教育、感化、挽救”體現于量刑中,開創性提出“能輕不重、能緩不實、能免不緩”的“三不原則”。
延伸“副業”,打開少年的心結
審判中,劉美玲發現未成年被告人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于是,她抽出時間學習心理知識,取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質,并主動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未成年被告人于某被判緩刑后,因為父親看不起、父母鬧離婚而離開家庭在外居住。了解到情況后,劉美玲很著急,主動聯系于某一家三口,分別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經過勸說,于某搬回家居住了。
這本不是她的分內之事,但因為對罪錯少年有益,所以劉美玲竭盡所能地去做。
近年來,劉美玲在威海地區法院系統設立了首個回歸驛站和心理疏導室,為多名未成年人打開心結,消除心理陰影。在她的帶領下,回訪幫教制度逐漸建成。
同時,劉美玲與同事們還主動把工作前移,變“審判者”為“宣講者”,通過法院開放日、模擬法庭、舉辦法制講座等形式進行普法宣講,努力從根源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探索創新,爭當改革先鋒
2016年11月后,少年審判庭承擔起全區交通事故案件審理工作。劉美玲將所審理交通事故糾紛作為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工作的突破口,牽頭與公安局、司法局、保險行業協會等聯合設立“道路交通事故訴調對接服務站”,在交警大隊派駐巡回法庭,現場立案、調解、審判,建立了全區交通事故糾紛歸口集中管理、調審裁賠“一站式”解紛模式。
今年,劉美玲又帶領審判團隊開啟新征程,著力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創新,探索家事訴訟程序制度和家事審判專業化發展。
審判工作中,劉美玲充分發揮巾幗法官的優勢,著力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她特別注意與特殊群體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用真誠細致和完備的專業知識處理糾紛、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定紛止爭。(劉榮榮)
你保國我護民,千里相思苦也甜
記者 永 芳
曾經,她是一名軍人;現在,她是一名警察,同時,還是一名軍嫂。兩種職業、三種身份,無論哪一種都意味著付出與奉獻。
她叫邢蓓。近年來,盡管邢蓓的職業與身份發生了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那顆忠誠的愛國之心、愛民之情和堅貞不渝、勇于擔當的責任。
不一樣的崗位,一樣的擔當
青海西寧——山東威海,相隔4000余里,跨越大半個中國,但邢蓓與丈夫劉念互相支持鼓勵,舍小家為大家,用默默奉獻書寫著最壯闊的人生篇章。
邢蓓的丈夫劉念已從軍19余載。多年來,盡管兩人相距甚遠,但一樣的情懷,一樣的擔當,使得二人互相激勵、共同進步。2015年,劉念所在部隊要進行“一級營”達標評比,劉念加班加點學指揮、學理論,練體能,最終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邢蓓雖已轉業,但她始終保持著軍人作風,迅速完成角色轉變。2017年8月,局里啟動首屆民警子女夏令營活動,由邢蓓所在科室負責。面對從未涉及的領域,邢蓓將病中的孩子委托父母照顧,立即開赴新的“戰場”。從最初的準備工作,到連續8天的基地堅守,她與教官帶著100余名孩子,圓滿完成了民警子女夏令營活動,用行動踐行著從軍、從警誓言。
管好小家,建設大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多年來,邢蓓全力照顧好雙方的家庭,一心一意支持丈夫戍邊保國。
邢蓓與劉念的父母分住在山東、湖北兩地,不能經常陪在老人身邊,平時只能打電話、發短信,但是只要有假期,他們便奔波于兩地看望老人,努力表達愛意,多盡孝心。
2016年3月,劉念的父親60歲生日時,二人提前10多天便開始安排手中的工作,分別為老人購置禮物。而后,夫妻二人分別從青海西寧、山東威海飛赴湖北,陪老人度過了兩天短暫的溫馨時光。邢蓓說:“自古忠孝難兩全,雖然路途遙遠、時間有限,但身為兒女,我們依然要克服一切困難,盡最大努力做到忠孝兼顧,擔起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服從命令是天職,無論崗位在哪里
“一日從軍,終身為兵;一日從警,終身為民;一日軍嫂,終身姓軍。”邢蓓與丈夫長期兩地分居、聚少離多,所以每次相聚的日子都格外珍貴。結婚八年來,二人幾乎很少吵架,一直恩愛和睦。究其根源,邢蓓說:“婚姻家庭,雙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基礎。但軍人家庭、警察家庭服從命令是天職,無論何時何地、崗位在哪里。”
去年10月,夫妻二人計劃趁著休假時間帶家人外出旅游,但臨行前,劉念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求帶領所屬部隊奔赴西北大漠執行任務。當他硬著頭皮向妻子解釋時,邢蓓說:“部隊任務重要,旅行推后吧。”
臨走時,劉念承諾,執行完任務一定給她們娘倆補一次旅行。可是當劉念執行完任務,邢蓓又接到了“十九大”安保維穩任務,結果準備了將近半年的旅游計劃未能成行。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格外懂事。孩子常說:“爸爸是軍人,保家衛國;媽媽是警察,保衛人民,他們的工作很重要、很光榮,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懂事聽話,不讓他們操心,將來也要做一個像爸爸媽媽這樣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生活中,邢蓓和劉念用實際行動匯聚起好的家風,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成為全社會好風氣的一份子。
“大三亞旅游經濟圈”推動旅游資源共享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榮獲市科學育兒知識家庭競賽二等獎
社會事業局:高新區開展夏季消殺工作
關于2017年市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評估認定情況的公示
宣城市扎實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
文登:巾幗建功新時代砥礪奮進新征程
南山警方推進信息化巡邏防控模式
孫睿君到覃塘區建投公司、旅投公司調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安陽市委員會委員名單(共414名)
(2018年9月23日政協第十二屆安陽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協商決定)
關于《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的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徐匯區迎接市委民族和宗教工作聯合督查
暴力討債欲牟利,五名90后男子非法收車獲刑!
連云港市啟動春季補綠工程 提升城市品位
楊店鎮“三鄉共建” 鬧熱新春
吉林省第十八屆運動會閉幕 遼源代表團獲得二十一枚金牌
煙臺—德州扶貧協作第三次聯席會議舉行
南寧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兩會同期聲】楊曉江代表:搶占先機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大發展
租賃方便卻也有煩心事:有的租賃協議里藏“貓膩”
排爆隊長張保國曾立下“規矩”:如果我不在了,你們誰的黨齡長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