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重慶市中心仿古商業街洪崖洞變身網紅景區,假期前兩日近 10 萬游客前來打卡。在夜晚游客高峰期,當地增派 400 余名干警維持秩序,還將景區周邊機動車道臨時改成人行道,蔚為壯觀的游客大軍也讓網紅洪崖洞更紅。(據《北京晚報》)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網紅景點,網紅經典又是否值得人們去追捧呢?
網紅景點為數不少
五一假期期間,不少人都被重慶洪崖洞景區人氣爆棚的新聞刷屏。據了解,節日三天,重慶共接待境內外游客 1735.75 萬人次,同比增長 21.6%,不少游客都是沖著重慶的網紅景區洪崖洞去的。洪崖洞以極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每到夜晚,洪崖洞的吊腳樓燈光亮起后,與動畫片《千與千尋》的畫面神似。
無獨有偶,以西安為關鍵詞搜索,在超過 8 萬個短視頻中,永興坊摔碗酒的視頻數已經超過了兵馬俑,視頻中游客捧著酒碗喝完當地的米酒后,就把碗霸氣地摔碎在地。據稱,此舉是西安當地的習俗,這個五一引發了不少游客前去嘗試。
一家在線旅游機構還發布了五一十大網紅旅游景點,除重慶洪崖洞和西安永興坊外,重慶長江索道、濟南寬厚里、杭州西湖、南京愛情隧道、四川稻城、廈門鼓浪嶼、大理洱海、青海茶卡鹽湖等地也紛紛上榜。
是什么造就了網紅景點
網紅景點的背后是年輕群體的追捧,數據顯示,五一出游用戶中 23% 的旅游者來自 90 后群體,12% 是 00 后。這些消費群體,消費更隨性自由,熱衷抖音等新的手機娛樂產品,旅行基本上都依賴在線旅游平臺,習慣預訂自由行和當地玩樂等碎片化產品。由于網絡的力量強大,目前,國內不少景點都與短視頻平臺合作,吸引更多年輕游客。
在南京市江寧區,有段愛情隧道,在網絡上很有名,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景點。網友們發布在微信朋友圈和網絡上的照片,看上去很美,讓人心生向往。但是近日江寧區警方發布的多張實景拍攝圖,畫面里只有生銹的鐵軌、凌亂的碎石,兩邊的樹木也極為普通單調,和網友之前發布的照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根本不是一個地方。實際上,部分網紅景點在當地居民看來,是自己家門口一個普通至極的地方,一夜之間就有可能成為被追捧的景點。
網紅景點還需強化文化內涵
不少網紅景點,真相都被好好修飾了一番,以愛情隧道為例,網友發布的照片,選取了比較獨特的拍攝角度之外,再經過后期處理才顯得那么唯美浪漫。而警方發布的照片,才是這段鐵路最真實的場景:只是一段普普通通的鐵路,毫無唯美浪漫可言,和愛情更是扯不上半點關系。
對于網紅景點,沒有必要追捧,一方面,不少網紅景點,因為缺乏旅游基礎設施,不具備旅游接待能。不少網紅景點是因景象被修飾一番后,引來網友追捧,其實流于形式,也無法稱得上高雅,與旅游的意義也偏離了不少。另一方面,網紅這個詞一方面代表著受歡迎,另一方面預示著曇花一現。在全域旅游的時代,出現新的人們喜愛的景點,不能只流于表面,更要注重其內涵,一言以蔽之,景點的保鮮需要文化的植入。
網絡的熱度是暫時的,湊熱鬧的事物易以煙消云散告終,唯有深度挖掘不同特色,配以文化內涵,才能讓景點一直紅下去。
熱動:
華龍網:當前,旅游已從精英消費過渡到大眾消費,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漸成新常態,人們在目的地選擇上更多元化和個性化,即從傳統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向商、養、學、閑、情、奇新旅游六要素拓展。
北京青年報:世界那么大,遠方那么多,實在沒有必要去追捧所謂的網紅景點。盲目跟風,別人干啥你干啥,別人去哪兒你去哪兒,本身就會流于形式和低俗,與旅游的真正意義背道而馳,實在沒有必要。
重啟日報:景區相關負責人坦言,近來,洪崖洞確實太火,最多時一天接待游客 8 萬多人次。游客的大量涌入,不僅給各項管理工作增加難度,對景區配套設施也是考驗,如電梯不堪重負、通道堵塞等。
初心在身邊 孫楊啟蒙教練朱穎——喜歡的事就會這么一直做下去
高縣總工會助力菊花村2018年退出貧困村
旌陽區個私協選聘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 助推企業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絲中之圣”現身石家莊市博物館
端起生態碗 放下啃山刀 ———泰和畬族農民盡享生態紅利
網紅景點別只是“看上去很美”
石門縣磨市鎮中心幼兒園舉行親子游園會
市住建系統24小時值守應對第8號臺風“瑪莉亞”
霾黃色預警解除,今天下午到夜里陰有陣雨或雷雨
市領導“七一”前夕走訪慰問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 切實做好關心幫助困難黨員工作
我市組織收看收聽全國全省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
【脫貧攻堅在行動】以茶為媒借弦譜曲 貴州正安特色產業脫貧致富
日照港服務中西部客戶座談會在山西臨汾召開
全市地方志工作會議召開
淄博火車站南廣場:“一廊、兩軸、五片”
松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8年度市政府系統重點調研課題的通知
育才街道在裕彤社區兒童友好家園開辦家庭教育講座
隨手一拍、一鍵上傳,問題立馬解決
“東風號”再戰沃帆賽 創中國企業遠洋航海史
橋西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