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量子非定域性檢驗
記者5月11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基于人類自由意志和超高損耗下的貝爾不等式檢驗。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與世界上多個研究小組合作,通過“大貝爾實驗”國際合作的方式,利用超過十萬人的自由意志產生的隨機數進行了量子非定域性檢驗。相關成果于5月10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早在上世紀初量子力學剛剛建立不久,以愛因斯坦和玻爾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就開始了關于量子力學基礎的爭論。1964年,約翰·貝爾提出了一種可以區分量子力學與局域實在論孰對孰錯的測試方法,即貝爾不等式。隨后的幾十年,大量的實驗都證實了量子力學關于貝爾不等式的預言。但是這些實驗并不能夠完美滿足貝爾不等式的假設條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漏洞,導致人們依然無法對這一爭論進行最終判定。
潘建偉團隊提出了一個基于人類自由意志,在地球-月球之間開展貝爾不等式檢驗的實驗方案。團隊提出利用地球、月球和地月系統拉格朗日點來開展糾纏分發和貝爾不等式檢驗。2014年,在發展使用全新超高亮度糾纏源技術的基礎上,配合自主研發的高分辨時間-數字轉換系統,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成功實現了超高損耗下的貝爾不等式檢驗。實驗中糾纏光子對被分發到兩個測量端,并模擬了總共103dB的超高損耗,每個測量端由實驗者獨立、隨機地選擇測量基矢,最終在關閉自由選擇漏洞下觀察到了貝爾不等式的違背,為未來在地月系統中開展量子非定域性的終極檢驗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隨后與國際上十余個知名量子研究團隊合作,開展 “大貝爾實驗”,召集到了世界各地超過十萬名志愿者。在實驗中,所有志愿者都需要基于個人的自由意志不斷地進行選擇形成二進制隨機數,并記錄在互聯網云端。這些隨機數被實時和隨機地發放給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關研究團隊,用以控制這些研究團隊的貝爾不等式檢驗實驗,通過更多參與者的自由意志,在更廣泛的范圍內關閉了自由選擇漏洞。(李想)
巴東集中行動緩解信訪壓力
一天只賣25碗 老爸開面館解相思
羅群調研江北新區教育建設項目工作
漯河市互聯網行業黨委成立大會暨第一次黨員大會召開
摘掉“小眼鏡”防控動真格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量子非定域性檢驗
東莞市國土資源局東莞市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基礎硬件平臺建設招標公告
斑馬線前等一等 文明禮讓平安行
零陵沙溝灣社區:抓作風重落實在日常
武岡市水西門街道“三舉措”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圍繞2018年核心區基本成型目標 加快完善五象新區配套功能
富陽:銀湖街道地鐵沿線一期搬遷戶初評完成
安防體驗區 貼心為游客做好 安防攻略
權威|2018金華市區學區劃定,義務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出臺
市考評組到市工商局開展“誰執法誰普法”實地考評工作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重點案件核查情況公示
老街冰屋子一天接待20撥南方客
華安: 標馳機械項目生產建設兩不誤
今日濟寧全市停水? 中山水務:假的
車照啟主持召開蒙城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