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昨日,東湖港友誼大道段釣友扎堆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林永俊 通訊員趙越林梓 攝影記者宋枕濤) 武漢東湖港,一度是“臭水港”。去年4月,經大力整頓,它變成了一條集親水、休閑、文化于一體的生態景觀渠。
然而,楚天都市報記者連日探訪發現,一渠清水的東湖港引來不少垂釣者,日均至少150人。釣友們紛紛在渠中撒餌“打窩”,有的釣友甚至現場宰殺魚獲,對水質造成污染。
東湖港建設方呼吁,城市景觀水系易破壞難治理。東湖港的生態體系尚不完善,目前仍在恢復之中。雨季來臨,岸坡濕滑,水邊垂釣既有安全隱患,更影響水質,請市民不要臨水活動,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執法予以保護。
釣友扎堆東湖港
不久之前,東湖港還是一條遠近聞名的“臭水港”。2016年9月,東湖港綜合整治啟動,北起落步咀閘,南至東湖,全長4.7公里,主要實施清淤疏浚、截污治理、生態修復、景觀建設等,目前已基本完工。
5月4日、5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沿渠探訪。在藍天路段,只見水渠兩邊樹綠草青,景色宜人,不少市民散步休閑。釣友們撐起遮陽傘,三五成群端坐垂釣。
記者注意到,東湖港沿岸立著不少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寫著“水深危險”“禁止垂釣、捕魚、游泳”等字樣。
中國水電五局東湖港項目負責人介紹,去年4月東湖港恢復通水后,便陸續有釣友前來垂釣。今年以來,垂釣者越來越多。他們曾多次駕駛快艇沿線統計,發現平時垂釣者日均至少150人,周末和節日更多。
水體已富營養化
記者采訪時,看到工人正在沿渠打撈浮萍。
東湖港建設方武漢市海綿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渠中修建了利于水生物繁衍的生態化擋墻,投放了白鰱、花鰱、草魚等控藻控草型魚類,栽種了蘆葦、美人蕉、水蔥等10余種觀賞水生植物,目的都是為了改善、優化水質。
但是,大量垂釣者的出現,正對東湖港生態造成破壞。日均150名垂釣者,按每人0.5公斤餌料計算,每天就是75公斤,每月2.25噸。這些餌料的主要成分是蚯蚓、玉米面、麥麩、酒糟等,不僅會增加耗氧量,分解時還會產生氨氣、氮氣、甲烷等氣體,影響水質。有的釣友甚至現場宰殺魚獲,把內臟丟進水中,更會破壞水體。
水中磷、氮的含量,是判斷水體是否富營養化的重要依據。負責監控東湖港水質的中南地勘院工作人員介紹,監測數據顯示,去年7至11月,東湖港水體還比較健康。其中,磷含量穩定在0.2毫克/升左右,最低0.066毫克/升;氮含量穩定在8.5毫克/升,最低2.09毫克/升。今年尤其是開春以來,磷、氮含量都明顯提升。“浮萍增多,說明東湖港水體已經富營養化。”該工作人員說。
景觀水系待呵護
東湖港面臨的情況,在武漢并非孤例。記者了解到,2013年,后襄河湖、北湖、菱角湖等城市景觀水系發生大面積藍藻,主要誘因是垂釣者使用的餌料氮、磷含量高。
洪山區和平街相關負責人、東湖港街道河長說,對于東湖港垂釣泛濫的問題,上月底,他們組織街道、城管、環衛、志愿者等,清理渠中垃圾,對垂釣者進行了勸導。
武漢市海綿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段時間來,他們發放“禁止垂釣”的告市民書3000余份,并開展駕舟巡邏、廣播勸阻等,但收效甚微。他說,東湖港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態體系,目前仍在恢復之中。城市景觀水系易破壞難治理,需要廣大市民呵護。雨季來臨,岸坡濕滑,水邊垂釣既有安全隱患,更影響水質,請市民不要臨水活動。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執法,保護這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
這個冬天不再冷
龍曉華:讓"美得心疼"的湘西不再"窮得揪心"
吉州光伏發電助力脫貧攻堅
青島普高自招錄取名單集中發布 多所學校錄取“鼓了”
“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淘汰整治戰已經打響
武漢東湖港日均百人扎堆垂釣 拋撒餌料湖邊殺魚
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市區新改擴建107所學校、幼兒園
我市首屆花卉博覽會將于本月末開幕
貪杯口腹一時爽 酒駕被記12分
通道縣社區矯正信息化監管進入2.0時代
新寧縣人大視察工業集中區建設
婁底青少年足球賽男子乙組比賽結束 湘鄉湘鋁斬獲冠軍
寶雞專項整治保健食品欺詐虛假宣傳
東營市舉辦打擊非法行醫暨醫療服務監督培訓班
商家拒收現金,消費者可投訴舉報
九江市中醫醫院走進都昌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
武平依法拆除違法建筑1321平方米
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召開2018年"藥械化"不良反應監測事件工作會議
2018年高校專項分專業計劃公布 符合條件農村考生可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