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省首創“書記工程”督辦學校建設
兩年新增逾4萬個優質學位
三區四市共17所學校納入“三二一”工程,圖為高新區(江海區)朗晴小學教學樓。 葉嘉 攝
“三二一”工程在我市掀起了一股“辦學熱潮”,兩年新增逾4萬個優質學位,市民幸福感大為提升。圖為蓬江區新建的紫茶中學。 婁丹 李家富 攝
江門日報訊 (記者/婁丹 傅學超)今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家住開平市翠山湖科技園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黃可儀特別開心,昨天(9月2日),已經參觀學校好幾次的她說:“沒想到我能入讀這么漂亮的學校,還是公辦的!”黃可儀入讀的翠山湖實驗學校正是江門“書記工程”督辦建設學校之一。
2016年10月,市委書記林應武提出“解決教育學位不足”的“三二一”工程,并作為“一號書記工程”,這在江門乃至廣東省尚屬首次。如今,在“三二一”工程帶動下,五邑地區兩年新增了逾4萬個優質學位。
“三二一”工程即2016年至2018年,蓬江區、江海區各要新建不少于3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新會區、開平市、鶴山市各要新建不少于2所;臺山市、恩平市各要新建不少于1所。最終,三區四市共17所學校納入其中,總投入約18億元,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優質學位約2.7萬個。同時,林應武還提出要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建設,多引入優質民辦學校。
“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地段辦教育!力爭通過三到五年的奮斗,讓僑鄉教育發展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讓僑鄉孩子在本地就能好上學、上好學。”林應武說。
作為“書記工程”、民生工程,“三二一”工程得到各方支持:村民填平魚塘、華僑踴躍捐款、建設者加班加點……林應武等市領導也多次深入各學校實地查看,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如今,學校建設成效初顯,目前有14所投入使用,其中的翠山湖實驗學校坐落于翠山湖科技園核心地帶,占地90畝,總投資8000萬元,可提供1080個學位。該校校長陳國強說:“科技園有80多家企業,今年報名的260名學生,50%以上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三二一”工程啟動在我市掀起了一股“辦學熱潮”,先后建成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江門廣德實驗學校、江門廣雅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江門外國語學校等優質民辦學校。各地還對重點區域的學校進行擴建,僅蓬江區近三年就投入約4億元,新建、擴建了10多所中小學。據統計,“辦學熱潮”共為我市新增逾4萬個優質學位。
“‘三二一’工程的落實不僅讓‘讀書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推進了我市教育的發展,讓廣大家長有了滿滿的幸福感。同時,也吸引了人才,帶動了我市經濟發展。”主管教育工作的市委常委利為民說。
對此,去年從中山來翠山湖科技園工作的張歡歡深有感觸:“我選擇來翠山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在這里能入讀優質公辦學校。”
志愿者在行動丨普陀發布國際志愿者培訓項目
市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暨市民委委員(擴大)會議召開
南平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評估組到松溪一中指導標準化建設工作
成都健全主動發現困難群眾機制 確保“應救盡救”
西安經開區嚴打違法犯罪打造公平開放環境 保障重大投資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順利實施
我市全省首創“書記工程”督辦學校建設 兩年新增逾4萬個優質學位
繽紛暑假“體驗皮影藝術,傳承非遺文化”青少年活動走進新民路社區
龍巖審計有效推進院校重點建設項目進展
心理專家和你聊聊戒煙那些事
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
“湖湘文化之旅”在岳啟動
詔安縣白洋鄉:扎實推進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聚焦軍博會】正面是手機背面當電紙書 “中俄國禮”亮相軍博會
飛來峽鎮“談、查、督、教”深入開展抓早抓小工作
趙縣召開慶祝2018年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駐宋卡總領館開通普吉沉船事故24小時證件服務綠色通道
馬臺經貿合作步入“快車道”
省發改委副主任郭曉東到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調研
龍巖:假期首尾兩日最堵 建議適時繞行避堵
一路走來皆美景——靈谷峰景區改造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