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孫之間感情雖好,但有代溝,聊不到一起去。對此,心理咨詢師支招——
家住花園街道昆源社區的張瑩是名大學生,放暑假,她陪爺爺生活了三天。這三天中,張瑩的手機微信提示音響個不停,但爺孫倆的談話卻沒幾句。沒有共同興趣,沒有共同話題,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專門陪爺爺
發現無話可聊
張瑩今年21歲,在浙江上大學。前些天一回到丹東,便直奔爺爺家。她說,在學校里,她每周都給爺爺打電話,叮囑他天熱了多喝水,注意保重身體。爺爺則叮囑她要好好學習。“雖然每次通話翻來覆去都是這么幾句,但能通過電話跟爺爺聊聊,讓他了解我的情況,也能緩解他的寂寞,我覺得很開心。”張瑩說。
張瑩告訴記者,爺爺今年78歲,3年前奶奶去世后,爺爺一個人獨自生活。經歷喪妻之痛,爺爺清瘦不少,也消沉不少。子女工作繁忙,無法經常陪伴他,本來就沉默寡言的老人,更加寂寞了。張瑩心里有些難過。“我是爺爺的小孫女,以前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感情很深。”張瑩說,雖然她與爺爺感情很好,但以前常常是奶奶扮演“橋梁”的角色,奶奶去世后,她竟然不知如何跟爺爺聊天。
“都說最好的孝順就是陪伴,但是我們連聊天都聊不到一起,相處起來真的有點尷尬。我減少了去爺爺家的次數,又害怕爺爺覺得我不在意他了。”張瑩說。
話不投機
索性玩手機
張瑩也是做了很多嘗試的。爺爺是名老兵,張瑩就經常跟他聊聊戰爭年代的事,但爺爺每次張口第一句話就是,“以前的事情還提它干什么,現在日子富裕了,吃穿不愁,你不用為我操心。”多次談話,就這樣戛然而止。
“用網絡流行語來說,我的爺爺就是那種很擅長把天‘聊死’的人。”張瑩說。跟爺爺待在一起的三天里,爺孫的談話圍繞“今天吃什么”“今天的菜不錯”一類展開。每天吃完飯后,爺爺就在小區附近看人打牌、跳舞,張瑩陪他去過一兩次,老人跟朋友玩,她就在一旁玩手機。由于實在無聊,張瑩之后索性不去了,屬于爺孫倆的時間就只有每天吃飯和晚上看電視。為了打發時間,張瑩就跟朋友微信聊天。“有時候在飯桌上,微信提示音響了,爺爺就抬頭看我一眼。那時候我的心里會生出一種愧疚感。我是專門來陪他的,我和他坐在一起,心與心的距離,卻更遠了。”張瑩說。
與老人聊天
應學會“投其所好”
都說“三歲一代溝”,晚輩和老人之間,不僅是年齡之間的差距。如何讓彼此打開“話匣子”呢?心理咨詢師于舒表示,年輕人不要嫌老人嘮叨,要耐心傾聽,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和關注點。
老年人普遍比年輕人封閉,年輕人跟老人聊天,傾聽比表達更重要,要懂得“投其所好”。老人喜歡懷舊,不妨聽他們講講過去的事情,面對老人的絮叨要保持耐心。不要講老人不熟悉的領域,發生觀念沖突時,盡量不要和老人爭論,要適當地贊美與肯定,增強老人的表達欲。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多陪伴,彼此了解更多了,自然有話可說了。”于舒說。
(文中張瑩為化名)
記者 張津碩
梅縣區松源鎮白玉村:以產業興旺筑牢振興基礎
感謝辛勤付出 叮囑安全保護
甌海區文化驛站·蘭里站正式掛牌
那一方“遼硯”情
啟東法院一年半順利騰房206套其中強制騰房128套,43名“賴房人”被拘留
解決“無話可聊” 要會“投其所好”
市審計局 轉變作風 推進審計質量提升
巴中移動人全力以赴筑起“通信保障網”
強化價值引領提高陽江市民文明素養
昨日最高溫37.6℃ 沈陽史上第二“熱”
勝利鎮多舉措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滁州市政協黨組召開“講嚴立”警示教育暨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電白區公共服務中心沙瑯分中心啟用滿月
邳州市公安工作會議暨掃黑除惡推進會召開
崇仁引育并舉激發人才活力
愛護鯨魚倡議書:愛它,請遠離它
市城市管理局開展紀念建黨97周年表彰大會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專題黨課系列活動
列東街、和仁新村、芙蓉新村……3月19日至25日三明這些地方要停電!
前三季度揚州人138億買保險 人身險保費上升31%上升幅度最大
龍子湖區檢察院檢察官走進張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