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不驚喜?!
一個地導營的戰勤班竟有1名博士4名碩士
被官兵稱為史上最強“拼團”陣容!
那么
“高學歷戰勤班”
是怎樣煉成的呢?
7月20日,記者在華北某地裝備陣地上見到了“高學歷戰勤班”的主人公:制導連連長兼探測軍官張少平、截獲軍官何鋒、發射軍官劉曉鵬、高頻助工景曉龍、雷達技師李佳恒。
昔日的校園學霸,今天的軍中驕子。張少平是全縣高考狀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畢業后,穿上軍裝成為空軍地空導彈兵,后來又讀了研究生。張少平告訴記者,幾年前的一次實彈射擊,看著目標空中開花,雷達屏幕上信號消失,他被深深震撼了,心中一個目標更加清晰:“一定要當連長,帶兵打勝仗!”
那年,張少平兩次參加師團機關業務輪訓,卻都主動申請回到連隊加入戰勤班,跟兵器裝備、技戰術參數泡在一起。同樣經歷的還有李佳恒,軍校畢業時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主動選擇了這支部隊,并在戰勤班找到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和方向。還有博士劉曉鵬、技師何鋒、助工景曉龍,到部隊后都不約而同地加入這個戰斗團隊。9年間,共有3名博士7名碩士在這里成長。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戰斗的軍旅最動人。他們發揮學歷優勢,學戰研戰用軟件為硬件上“刺刀”,研發集教學、訓練和考核于一體的“三能一體”模擬訓練軟件,在100多個專業科目得到應用;自主研發快速計算抗擊距離軟件,在空軍“紅劍”演習中取得22個體系戰果,2次成功抗擊被導演組收入經典戰例庫。
△ 雷達技師李佳恒,從座位走向戰位,倒逼戰斗潛能。劉川攝
△ 博士入列!劉曉鵬加入高學歷戰勤班始終瞄準戰位。劉川攝
△ 排長胡佳杰帶訓新戰士,共同向主戰位沖刺。
△ 天線艙技師景曉龍,十年如一日,力求做好細微之處為打贏探秘。
△ 探測軍官張少平進行日常維護一絲不茍,十年磨一劍。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部隊越來越需要潛心研究打仗、努力提升訓練水平和作戰能力的人。我感到這是一些高學歷干部以及大學生士兵愿意扎根基層的強大動力。”營長田忠業告訴記者,“高學歷戰勤班”自成立以來,先后帶出9名干部技師、17名士官骨干、26名操作號手,11人成長為專業技術骨干,形成了人才隊伍建設的雁陣效應。
畢業季來臨,“高學歷戰勤班”的官兵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即將奔赴部隊的新畢業干部發出邀請:奮斗的青春經過基層淬火,學歷優勢必將轉化為打贏勝勢!
“高學歷戰勤班”給新畢業干部的一封信
各位新戰友:
大家好!
又是一年畢業季!頂著炎炎烈日,你們即將帶著數年的累累學識奔赴基層部隊,體味知識之花結出戰斗力之果的喜悅。作為過來人,想和大家聊聊我們幾個追過的夢、吃過的苦、解過的結。
走出校門進營門,知識優勢如果不能轉化為打仗本事,就是空談!也許你在學校是個“學霸”,但到部隊不可能順理成章成為“武神”,軍校四年的加鋼淬火,并不代表學員就能輕輕松松成為戰斗員。
請謹記,無論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必須先當好一名戰士。從課堂到練兵場,我們必須先把自己當成一個“新兵”,只有追著技師、連長多學多問多看,才能找到聯通理論到實踐的捷徑。每一次訓練、每一次排故、每一次演習都是我們積淀本領、歷練血性的良機。科技興軍需要我們從知識中獲取打贏的密碼,我們需要盡快完成從“課堂書生”到“打仗能手”的蛻變,向裝備、陣地、練兵場要戰斗力。
基層所謂的苦都是“小兒科”,真正的苦是迷茫失落而沒有目標!也許我們之前做過無數次預想,自認為對基層的苦累有足夠的承受力,但真正面對七零八碎的瑣事時依然會暈頭轉向,進而迷茫、動搖、悵惘、失落,這很正常,不過必須盡快走出泥淖。
如果我們滿腹專業理論卻在實際操作中茫然失措,請不要氣餒,相信別人能學會的你一樣能學會。假以時日,你同樣能在實操實練中勝人一籌;如果你感嘆對父母失之于孝、對戀人失之于愛,請相信戰斗的勛章同樣也是對他們的褒獎,家國的和平中也有自家的燈火安寧;如果你因為出公差、值班、打掃衛生應接不暇,請相信每項工作都是基層生活的必需,都是打仗的必備,只有用打仗的標準干好每件事,打起仗來才能一以貫之地堅持標準。人生沒有白費的辛苦,軍營的每滴汗水都是澆灌戰斗力的營養液,扎下根來才能破土成長,安下心來才能御風飛翔。
雖然崗位分工各不同,但聯合作戰序列里,我們都是主角!新型作戰環境不僅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也需要深層次、多維度的團隊協同。
△ 起跑!地導官兵在新質戰斗力生成的賽道上將拼搏進行到底。
就拿我們戰勤班來說,每個戰斗崗位肩負職責不一樣,卻都是制勝鏈路上的關鍵一環。職責有別,使命相同,打贏制勝是根本和首要,加入到這一戰斗序列,每個人都是戰斗力鏈條上的“螺絲釘”,都關系著作戰核心環節,能直接影響戰場態勢走向。從課堂走向練兵場,我們需要堅定“一心向戰、矢志打贏”的信念追求,樹牢“無戰不聯、無聯不勝”的聯合思維,磨礪“齊心協力、密切配合”的團隊意識,腦中有體系、心中有大局,才能在“全域一張網”“全體系一桿槍”的未來戰場發揮重要作用,將知識優勢轉化為打贏勝勢。
戰友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新時代練兵備戰的號角早已吹響,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長為改革強軍的奮楫者,不負青春、不負夢想。是為共勉。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戰勤班
張少平、何 鋒、景曉龍、劉曉鵬、李佳恒
2018年7月
■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師政委 袁 航
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在水中使其冷卻,硬度和強度便會大增,稱為“淬火”。“高學歷戰勤班”的成長啟示我們,新畢業干部只有經過基層戰斗生活的淬火,高學歷才能轉化為“高戰力”。
當前基層高學歷干部數量增多,但高學歷與戰斗力脫節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這既與個別干部信念不堅、動力不足有關,也有少數單位忽視崗位和人才需求、人才作用發揮以及優質成才環境建設等因素。科技是核心戰斗力,但高學歷人才在基層究竟該怎么成長、怎么使用、怎么保留,值得我們一線帶兵人認真思考。
△ 從戰地黃花到巍峨鐵甲,奔跑的速度決勝千里之外的領空。劉川攝
鳳向梧桐而棲,才因境優而來。首先要深扎根,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讓高學歷干部把心安到基層,深入班排、融入官兵,在部隊找到歸屬感;其次要厚培土,發揮他們的知識優勢和聚合效應,立足現有條件搭建平臺,給他們發揮優長創造條件;最后要結戰果,盯著打仗難題設定學研目標,把高學歷干部的心思精力往練兵備戰上聚,把他們的成長目標往戰斗力建設上引,讓高學歷干部在戰斗成長中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
揭陽市人民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采購公告
提醒:孩子學齡前改名要帶齊這些證件
65年前戰場上寫下入黨申請書 老黨員獲頒“光榮證書”
天津對口支援地區農產品集中亮相
廬山市一中召開2018屆高三教情學情分析會
分享 從“學霸”到“武神”,高學歷戰勤班做到了!
我市電力部門全力確保安全度汛
好消息!約35000㎡的新公園!即將在長安這里建起!
副市長賈善銀同志走訪慰問一線職工
“慈善送溫暖”活動惠及城鄉貧困群眾
[道德模范候選人展示]虞毅: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
我市6月上旬將迎來全省固廢污染環境防治執法檢查
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學分銀行”機制助力
市林業局在2018年全市長江大保護半年考核中排名第一
感覺中美對話好像對牛鼓簧
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鶴城交警在風雨中守護百姓出行安全
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攻堅克難,扎實推進土地整備大比武
衡陽市今年逾44萬人告別“飲水難”
新會區針對短板再發力 開展六大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