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留守在家的母親,他放棄在北京批發茶葉的生意,返回家鄉養殖孔雀。通過網絡銷售,他家的孔雀禮盒、孔雀蛋等賣向全國。
今天,我們來聽聽他的致富經。
放下北京的生意
返鄉創辦孔雀園
阜南縣方集鎮徐大村居民周洪濤今年39歲,在18 歲那年,他便到北京闖蕩,做茶葉生意。雖說生意不大,但小日子過得倒也算有滋有味。
2007 年,周洪濤的父親因突發疾病離世。周洪濤返鄉辦理過父親的后事后,又匆匆返回北京。那陣子,他最牽掛的就是留守在家的母親。
最終,為了照顧她, 他轉讓了生意,與妻子、孩子一起返回家鄉。
回到家鄉做些啥?周洪濤心里沒底,天天趴在電腦前瀏覽信息,希望能找個適合自己的路子。一次,他在網上看到孔雀易飼養且效益高的信息后,萌發了養殖孔雀的想法。
“孔雀除了好看,全身都是寶:羽毛可以制成工藝品,孔雀蛋、肉可以吃,小孔雀長大后可以作為商品孔雀、觀賞孔雀,還可以制成孔雀標本。”他把想法跟家里人一說,立即得到全家的贊成。
突發奇想
請老母雞來當“ 保姆”
但養孔雀和養雞鴨鵝不同,孔雀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買賣都需要資質。一番奔走后,周洪濤的孔雀園家庭農場順利辦理了野生動物馴養和防疫許可證。
2008 年8 月,周洪濤利用本村8 畝洪河荒灘地創辦孔雀養殖場,從天津引進90 多只孔雀。
孔雀該怎么養?又成了擺在周洪濤面前的第二道難題。剛開始,資金緊張,加上養殖技術不行,周洪濤便通過網上學習摸索出孵化孔雀苗的技術。多番思索后,他想了個點子:買來30 多只老母雞孵化孔雀苗。
每只老母雞平均能孵化5 到6 個孔雀苗,孔雀苗孵出后,老母雞又變身“ 貼身保姆”,每天在孔雀欄里陪小孔雀散步、飲水、覓食,“ 比人照料得還好。”
隨著養殖場規模的逐漸擴大,周洪濤又添置了孵化機,建設育雛室,一次能孵化出上千只孔雀苗。漸漸地,周洪濤的孔雀園家庭農場有了知名度,孔雀苗還沒出殼,便有山東等全國各地的客戶排隊等著買。
未來,想把孔雀養殖
發展成生態觀光旅游基地如今,周洪濤的孔雀園農場平均年飼養成年孔雀400 多只,銷售孔雀苗800 多只、孔雀蛋300 多個、孔雀肉禮品盒300 多盒。
現在,周洪濤的孔雀苗每只能賣100 多元,成年的藍孔雀每只能賣1000 多元,做成的孔雀標本價格更高,藍孔雀每只5000 多,白孔雀每只8000 多。他的孔雀生意也與網絡密不可分:開網店,做微商。
日子好了,但周洪濤并不感到滿足,在他看來,還要帶動鄉鄰們一起來致富。隨著規模漸漸擴大,他的農場還輻射帶動周邊10 多戶群眾養殖孔雀。
下一步,周洪濤打算利用方集鎮古街、牡丹園及鎮里籌建三灣濕地公園的優勢,采取“ 養殖基地+ 觀光+ 生態休閑”的模式, 把孔雀養殖發展成為集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觀光旅游基地。
管城回族區召開區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郵管局|宜昌韻達快遞加盟商欒玲:心在一起 團隊才有力量(圖)
川師運動會萬米長跑 50個裁判看一個人跑完25圈
我市郵政業交出靚麗“成績單”
“黨員+”模式鋪設特色農業致富路
他在孔雀身上“ 淘金”
黨史國史教育宣講團走進新田龍泉四小
今明兩天全省將出現較強降水 需防范城鎮內澇和山洪泥石流
傾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列車上突遇小傷員 護士伸援手幫付醫藥費
光澤成功簽約2項目
永修煙草分公司召開年度目標銷售攻堅會
海河防總督導組檢查我市防汛工作
我市舉辦全市優秀選調生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
讓夢想從廣袤的田野上起飛
市環保局對回民區、玉泉區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拆除情況進行督查
推動群團工作 開創新局面
2018年“依法履職,共推發展”專題匯報會舉行
習家店鎮:抓住產業“牛鼻子”擼起袖子“拔窮根”
中國農情遙感監測為14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