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區利用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創新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通訊員/曹炳鳳攝
佛山新聞網訊 珠江時報記者劉宏波報道:“一個沒有特殊資源稟賦、政策的區域,探索出了‘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現代社會治理新路。”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禪城探索亮相《人民日報》。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告別傳統管治邁向智慧善治》為題,點贊佛山市禪城區善用大數據探索出基層社會治理新樣本。
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專題聚焦禪城區探索以大數據為核心資源的創新善治路徑。報道稱,禪城因時而變,借力大數據不斷創新治理方式:持續強化黨建統領、協調各方功能;通過“一門式”改革提升整個區域營商環境;搭建“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城市大腦”,促進社會綜合治理的精準、高效;黨委政府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者、公共服務提供者、公共秩序維護者的職責,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政務服務領域,禪城借力大數據來打造服務型政府。2014年9月,禪城以市民接觸最頻繁的行政服務領域為突破口,整合資源,簡政放權,構建“一窗辦多事、辦事不求人”新模式,一舉消除“公章四面圍城、審批長途旅行”的痛點,群眾辦事實現“找誰都一樣,誰找都一樣”。2017年,禪城率先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大數據便民服務“升級版”,陸續推出39項“零跑腿”服務項目,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迄今,禪城完成“一門式”政務服務600多萬件,群眾滿意度99.96%,被評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在綜合治理領域,借力大數據對社會訴求實現“秒級響應”。2015年,禪城構建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喚醒沉睡的3億多條數據,“一張圖”管理,“一中心”指揮,一旦有事可實現“秒級響應”,一圖治城逐步成為現實。社會治理實現了由單一城市管理向社會綜合治理、靜態治理向動態治理,粗放、人為管理向智慧、精準治理等七大轉變。
目前,禪城正深化涉及政務服務、城市建管、醫療衛生、教育、軍民融合、產業服務、經濟監測等多個領域大數據應用項目,加快建設廣東省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不斷完善“用數據服務、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監管、用數據創業”的運行框架,努力建設“數字政府”。
報道點贊稱,從“一門式”到云平臺,再到區塊鏈,佛山禪城圍繞政務服務、產業發展、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深化改革,繪制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美麗畫卷。禪城沒有特殊資源,地域空間有限,通過制度創新,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區域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五百選手齊聚禪城周六展演蔡李佛拳
廣州市紀委派駐組赴五華縣潭下鎮大玉村開展扶貧領域督察調研
景區降價要誠意不要“套路”
機場快速路南延工程主線首梁開架
鄭家橋完小:安全第一課 讓安全謹記心間
《人民日報》刊文點贊禪城區運用大數據改變政府管理服務
春節假期駕車外出收到異地罰單如何處理
德清 涂裝行業啟動“浙江制造”標準研制
市委辦公室機關第一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陳吉明參加
市人大視察市交通運輸局辦理代表建議情況
國際客商們希望認識更多的寶雞石油裝備供應商
研究稱早產兒日后更易出現語言障礙
武進區: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委員會暨創新聯盟2017年會在常州武進區召開
法國、瑞士等10國都來參加嘉興這個詩歌大賽!作品水準如何?趕緊來看看
一株茄子牽出一條致富產業鏈
我市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
安居區食品藥品管理局開展食品配送企業專項檢查
我市出臺《智慧醫療與家庭簽約服務實施辦法》
張掖市激情奉送百萬旅游大禮包
連山“八舉措”抓好落實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獲考核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