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小孩都在社區健身點玩,上周我就看到過兩次小孩從健身器材上摔下來的情況,太危險了。”市民劉先生日前致電黨報熱線,稱不少兒童將社區健身器材當成玩具在玩耍,而在沒有家長照看的情況下,兒童這種行為很容易受傷。 記者近日走訪了湖城多個小區,看到幾乎每個小區內都有全民健身點,漫步機、健騎機、扭腰器、蹬腿器、旋轉器等器材不僅受到居民的歡迎,更吸引了很多孩子前來玩耍。 在湖城星海名城小區,記者看到一名4歲左右的小女孩在漫步機上玩耍,因為身高的原因,小女孩的雙手夠不到扶手,只能抱住漫步機一邊的鐵柱,不停地搖晃。在一旁,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雙手抓著太極推揉器的轉輪,頭朝下倒掛,還時不時地叫小女孩也來做這個動作,著實讓記者替他們捏了一把汗。記者環顧四周發現,有兩名中年婦女正在離健身區域不遠的地方聊著天,時不時地會往兩名孩子的方向看上一眼。記者上前詢問,得知兩人分別是兩個孩子的家長。當記者問其是否擔心孩子安全時,小女孩的家長表示,小孩就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而且一邊還有大好幾歲的哥哥照顧,不會出問題的。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不少社區健身點都有一塊使用說明牌,上面明確寫著:兒童務必在成年人監護下才能使用;成人健身器材禁止兒童使用。而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是自行結伴而來,有的家長雖然陪孩子來玩,但經常是自己在邊上玩手機。小區保安告訴記者,經常會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健身點,家長們聊天鍛煉,孩子也跟著一起玩健身器材。有的家長一直看管著孩子,危險的器材不會讓他們玩;有的家長對孩子比較放心,管得就比較少。“雙休日的時候經常會有小孩自己一個人跑來玩,我們看到了都會提醒他們這些器材有危險,但很少有孩子聽勸。”這名保安無奈地說。 男孩玩健身器材搖椅秋千時,從上面掉下來,頭卡在地面和搖椅的中間; 2歲幼兒在玩耍時不慎將腳卡在健身器材中;5歲男孩把頭伸進小區里的“扭腰器”里,結果把頭給卡住了,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消防……記者通過查閱相關新聞發現,兒童因為使用健身器材而受傷的事件屢見不鮮。如何才能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熱線提醒,家長要盡到監護責任,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在使用健身器材前一定要閱讀和留意提醒標識牌和使用說明,一般的器材,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但有些明確寫著“禁止兒童使用”的器材,家長應該制止孩子使用。 相關鏈接 健身器材易對兒童造成的傷害 轉腰器——極易把孩子甩出去 轉腰器本身并不危險,但孩子卻喜歡另類玩法——不扶把手,站在轉盤上轉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甩出去。 漫步機——易跌倒、砸傷孩子 漫步機一經快速走動,慣性很大,不易控制,再加上有些孩子喜歡雙腳同向甩動,整個身子都飛起來,可能使大腿根部、肩部拉傷以及腰部扭傷。另外,有些孩子等不及漫步機停下來就著急往下跳,也容易造成摔傷和扭傷。 立式蕩板——容易摔傷 經常會有孩子把它當秋千來蕩,這種器材由于下端沒有扶手,孩子們在玩的時候,用力過猛、蕩得太高時,很容易從上面摔下來。摔倒后,這個蕩板會繼續搖擺,很容易砸傷孩子。 腹肌板——極易卡腳 仰臥起坐健身器上有很多鐵管,孩子喜歡在上面爬來爬去或者走來走去,腳非常容易被卡進去。 推拉訓練器——造成砸傷 這種力量型器械完成一次收力施力后,會有一個承力點。孩子控制力量的能力很差,收不住勁,如果不慎把手、腳放在這個承力點,就可能承受較大的重量,造成砸傷。 健身滾筒——卡住孩子 健身滾筒大多是成人型號,孩子的膝蓋等部位很容易被卡在鐵桿中,且很難拿出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湖州日報)
我市部署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暨消防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無證駕駛被查冒用“發小”身份 被冒用者駕駛證早被吊銷
市民政局海州分局召開“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
揚工院裝藝學院將軟筆書法培訓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美籍華人回鄉探親丟失錢包 幸遇熱心人兩小時內送還
社區健身器材不是兒童玩具
泉州市公積金中心延遲搬遷東海 預計年底正式入駐
市政協十二屆二十一次主席會議召開
丁紅都葉梅芬會見中交鐵道總院高層科學規劃軌道交通助力發展都市經濟
【結果反饋】市人社局“征集返鄉創業項目”的情況
濟寧市出臺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新規 同工同酬讓“合同工”體面勞動
【工匠精神】田宇被譽為“田70”的特級軋鋼工
今起至4月8日溫州全市森林禁火
城市路網日新月異
電線桿 懸空了!
湖州市農業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17年度農業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
92號汽油漲至7.02元/升
四川涼山州雷波縣黨政代表團到順德考察交流
濉溪縣消保委為榮獲“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授牌
黔江:杉嶺鄉組織志愿者開展"清理垃圾、保護水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