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泉湖公園。 倪少環 攝
■題記
仲夏時節的白云區,群山疊翠、氣候宜人,生態文明的種子,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呈現出勃勃生機。
近年來,白云區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資源環境相協調為主線,不斷完善環境治理體系,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布局,以打造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為目標,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積極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2017年,白云區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信息產業規模總量完成70.75億元,同比增長8.6%;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比五年前提高9個百分點;全面完成新造林4000畝,造林成林率及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率都達到100%,森林覆蓋率較五年前提升4.9個百分點,達44.12%,實現森林面積、蓄積、覆蓋率三增長目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全區建成公園105個,新增綠地面積23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17平方米……
白云區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大生態戰略行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大數據 大生態 推動產業向綠色化轉型
在6月舉行的貴州省暨貴陽市2018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啟動儀式上,白云區轄區企業貴陽娃哈哈獲頒低碳產品認證證書,是全市獲頒該證書的七家企業之一。2017年3月,貴陽娃哈哈生產基地作為白云區“大數據傳統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項目企業之一,啟動智慧設備能源管理平臺項目建設,該平臺自2017年7月上線試運行至2018年4月,已為基地節約能源成本近600萬元。
貴陽娃哈哈的轉型升級,是白云區以大數據為引領,以大生態為基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縮影。近年來,白云區努力跳出傳統鋁工礦區的桎梏,堅守生態底線,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食品醫藥產業、生態旅游業等產業蓬勃發展。
同時,白云區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布局了大數據、大生態、大健康、大教育、大文化、大旅游和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六大兩高”新時代產業新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和消費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經濟綠色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
如今,白云區完成中鋁貴州分公司退城進園工作,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率達100%;高耗能行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持續下降;全區無落后產能企業,全年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5%,利用量達75萬噸,資源產出率顯著提升。
以群眾獲得感為導向 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對于家住麥架鎮大壩社區的劉明芬來說,去年建好的麥架幸福廣場社區小公園是她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前往的好去處。“以前這邊停滿了車,根本沒有可以活動的地方,現在修起小廣場,早上去鍛煉跳個舞,下午樹蔭底下打撲克,感覺很好。”劉明芬說。
如果說長坡嶺國家級森林公園、都溪林場萬頃林海是大自然賜予的禮物,那么,由泉湖公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社區小公園等構成的“500米見園、300米見綠”良好環境,就是白云區近年來的生態實績。
白云區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布局,堅持“大數據大生態”,提出凝心聚力打造功能協同、品位提升、產城互動的“大數據生態城”,將同步推進泉湖片區、貴州金融城北城、貴州大數據城、都拉保稅新城、蓬萊仙界旅游大景區五大片區“五大新城”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片區開發,聯動高新區、綜保區、觀山湖區、修文縣等,推動同城化發展。
同時,白云區認真落實開展“千園之城”建設行動,精心打造了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山體公園、社區公園,以群眾獲得感為導向,為市民提供宜居宜業的環境;以全域旅游為引領,結合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特色,全面推進“五縱一橫”種植業結構調整,通過植樹造林、林相改造、山體整治等,形成“一線一主題、一道一風景”的綠色景觀,建立生態防護網,助力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區建設。
緊握執法利劍 嚴守生態底線
以黑廢水、黑煙囪、黑廢渣等“八黑”為打擊重點,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和排查各類企業429家,下達執法文書143份,立案36起,罰款215萬余元;
多部門聯合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行動,共辦理林業行政案件79起,立案79起,行政處罰71人,收繳罰款282萬余元;
深入開展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等防治行動,實施麥架河流域綜合整治等十余個污水治理項目,全區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
2017年以來,白云區以環保督查為引領,以“黑廢水”“黑煙囪”“黑廢渣”“黑廢油”“黑項目”“黑輻射”“黑數據”“黑名單”為打擊重點,對轄區的水、氣、聲、渣污染源問題,環境敏感點,各類風險源點,未批未建項目等進行大排查大整治,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通過采取執法專項行動排查案件常態化、案件查處常態化、督查督辦常態化、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常態化,保持震懾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白云區都拉鄉上水村。記者 梁婧 攝
在加大生態保護執法力度的同時,白云區還充分運用大數據思維和理念,創新生態治理手段和方式,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力捍衛生態空間,守住綠水青山,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政策紅利
白云區將打造“五最”環境,為經濟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政策最優。結合實際最大限度降低政策門檻,把優惠扶持力度提到最高。研究出臺人才新政策,打造人才政策升級版。
成本最低。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用地、用電、寬帶、用工、物流、稅費等成本。
環境最好。提升硬環境,完善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盡快實現園區、城區光纖和無線wifi全覆蓋,推進北斗增強系統設施建設,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數據中心;打造高端居住配套環境,推進“三城十八鎮十九寨”和“三山三河九湖”建設,引進和打造一批高端醫療、高端教育項目;優化軟環境,建立健全容錯試錯機制和改革創新風險備案制度,健全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信用監督,鼓勵和保護創新活動。
辦事最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全面實施“互聯網 ”“標準化 ”政務服務;用大數據精準政務服務綜合平臺,構建行政審批服務“數據鐵籠”,搭建互聯網客戶端、手機客戶端、自助服務終端、微大廳等企業服務平臺,提供“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
人文最濃。打造創新文化,加強陽明文化、誠信文化、生態文化、鄉愁文化等建設,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加快“鄉愁白云”“詩意白云”建設,打造“文化白云”。
■亮點點擊
森林防火數字化
5月14日14時52分,白云區都溪林場森林防火監控指揮綜合管理平臺值班室里,森林防火消防隊員羅朝陽正在值班,“滴滴滴……”管理平臺響起警報聲——據群眾報案,沙文鎮吊堡村發現明火。
羅朝陽立即核實具體情況,查看管理平臺的監控畫面,通過系統移動終端通知正在事發鄉鎮巡邏的森防隊員。森防隊員立即趕往現場,發現是有人燒灰積肥,隨即對安全隱患進行處理。從接警到處理完畢,用時不到半小時。整個過程的視頻數據、人員調配、移動接警、軌跡管理、現場圖文等都會在森林防火監控指揮綜合管理平臺中留痕匯總、存檔管理。
“與以前通過瞭望塔定位險情地點相比,該平臺極大地提高了搶險效率。”白云區森防辦主任任萬麗說,白云區近年來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與森林防火數字化分不開。
據任萬麗介紹,白云區森林防火接警智慧化平臺是白云區“大數據大生態”示范應用工程的內容之一,共設置4個林火遠程視頻監控點,每個視頻的監控半徑是3至5公里,可覆蓋都溪國有林場、都拉鄉冷水村和都拉村、北二環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牛場鄉石龍村、沙坡收費站等約113平方公里的范圍。
“我們建設了‘山上有監控、地面有隊伍、空中有無人機’的立體防火體系,森林防火監控指揮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山上的視頻實時監測各個監控點,實現自動巡航、自動識別煙火、自動觸發警報,接警系統會自動抓取事發點的經緯度,并向工作人員報警。”任萬麗說,視頻監控獲取的地址可精確到米,極大地提高了搶險效率。
不止如此,據白云區生態局局長鄧勝元介紹,如今的白云區,林業業務數據、社會數據、經濟數據等數據可直接使用終端查詢;空氣自動監測站能自動檢測并實時發布每天的空氣狀況;通過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控轄區企業產生的污染物情況……“我們正努力將大數據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為白云經濟社會發展構筑一道綠色屏障。”鄧勝元說。
建設“千園之城”
改善人居環境
作為白云區泉湖公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現場項目管理員,白云區城投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任佳明最近有點忙,每天處理完公司的事務后,都要趕到泉湖公園查看項目進展情況。
“公園運動場旁邊那個正在升級改造的公廁水壓不夠,試了好幾種辦法都不行,重新換了水閥才解決。”任佳明一邊檢查星級旅游公廁的建設情況一邊介紹。泉湖公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包含景觀提升、文化提升、交通管理、景區管理等65個項目,目前已完成50余個,三星級旅游公廁、游客服務中心等項目還在升級完善中,將于下半年接受國家專家組評審驗收。
泉湖公園,兩年前還是一個污水橫流、違搭違建的“臟亂差”典型區域,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多,對城市形象影響大,一直是白云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難點、痛點。
2016年,依托貴陽市“千園之城”建設,白云區全面啟動泉湖片區開發改造工作,以“還湖于民、還文化于民、區域融合發展”為理念,建成公園道路、景觀綠化、管理用房、排污管網、水幕電影等各類項目20余個,整治水域面積205畝,利用水體治理技術凈化環境、提升水質,建設環湖排污截污管網和生物過濾體系,整治周邊環境1萬余平方米……僅用了7個多月,泉湖片區完成從“臟亂差”到“生態美”的蛻變。如今,這里山湖相映、綠樹成蔭,成為市民休閑散步、早晚鍛煉的好去處。自2017年元旦開園至今,泉湖公園已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
近年來,白云區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導向,以“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為目標,全力拓展公園、綠地空間,制定了《白云區公園建設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截至目前,全區新建成各類公園105個,匯通花園、中航標公園、劉莊小塔山公園等“微型公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記者 梁婧/文)
我市成立房地產 中介行業協會
106家游泳場所,15家亮“紅牌”
蘇州生態研究院在高新區揭牌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教官隊翻開嶄新篇章
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
-- 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
升級轉型!大數據大生態推動白云區產業綠色化
交通銀行助力第三屆省志交會 “Blue藍氣球”首次江蘇升空
恩城鎮——培訓村級紀檢委員
孫志明副市長會見美國洛杉磯郡市長代表團
數字經濟成就業“穩定器”“倍增器”
宿遷市食藥監局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
蒿慧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增強攻堅本領 鍛造良好作風 扎實做好工作 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市汽車客運東南站(交通綜合體)建設項目開工
煙臺25所學校上榜“2017年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市集體協商工作交流研討會召開
臥龍區:臥龍區物價局機黨關支部 召開2017年度組織生活會
市人社局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厲害了,我的國》
我國將進一步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
市林業局召開全市林長制工作推進會
進一步加大降成本優環境政策落實力度 助推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