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日,西湖風景區24小時免費開放環湖公園,成為全國第一個免費開放的5a級風景區。15年間,西湖年客流量最高達到3000多萬人次,2017年,杭州的旅游收入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18.26%。西湖免費開放之路被業內稱為“西湖模式”。
3月20日-25日,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派出采訪小組,在西子湖畔聽外地游客、杭州市民、景區管理部門“說西湖”。15年來,“西湖模式”不只是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提升城市美譽度的經濟樣本,還是做好“人”的文章、讓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獲得幸福感、實現城市發展良性循環的文明樣本。
編者按:
2017年11月,濟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18年2月1日,“一湖一環”景觀照明項目試運行,獲得很大反響,不少游客把夜景下的濟南與杭州相比。
好客的濟南人應如何禮待客人,留下遠方的游客?
近日,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派出全媒體采訪小組,遠赴杭州,采訪多個部門,并深入景區和街頭巷尾,對話游客和杭州市民。即日起,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濟南日報、濟南時報、舜網、愛濟南新聞客戶端聯合推出“文明旅游看杭州系列報道”,介紹杭州在“文明游園 禮讓游客”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以促進濟南文明旅游加快發展。
一碗面的故事
3月21日,55歲的濟南人劉文君與老伴帶著剛滿1歲的小孫女,到杭州自由行。行前,女兒替他們訂好了往返高鐵票和杭州四晚的酒店客房。酒店靠近地鐵站,離西湖一站路。
第一天,他們到了湖濱公園,乘坐游船登島游覽三潭印月;第二天,三人到太子灣公園賞花;第三天,他們去了靈隱寺,晚上,欣賞了西湖的夜景和音樂噴泉。
“杭州人熱情、有禮貌。”劉文君說,不論在景區、步行街,還是餐館、酒店,她見到的人總是笑容滿面、不緊不慢,這讓她感覺很舒服。到達杭州的第一頓飯,他們是在西湖邊吃的。“當時,我心里有點打鼓,擔心景區附近的餐館宰客、難吃。結果我們點了4個菜,花了150元錢,吃得挺好。”
劉文君說,那天發生了一件小事,讓她很意外、很感動。他們的小孫女處于添加輔食階段,餐食的鹽分要低,在家都是給她單獨準備。出門在外,顯然沒有這個條件。沒想到,服務員忙得腳不沾地,還主動問起孩子的需求,并安排后廚專為孩子做了一碗雞蛋面。“后來的幾天,我們吃飯都在西湖周邊解決,價格公道,杭幫菜我們挺喜歡。”
劉文君一家的旅行花費
往返高鐵票:1482元
房費:1330元
市內交通費(地鐵+出租車):100元以內
游船票:140元
餐費:約1000元
購買特產:660元
總計:約4700元
一分錢的春游之旅
諸暨是浙江省中北部的一個城市,北邊就是杭州。來自諸暨的游客汪千里在杭州花一分錢去了太子灣。
3月24日-25日這個周末,可能是西湖太子灣公園今春最美的兩天,園內100多個品種、20萬株的郁金香,數千株早櫻都到了盛花期。“櫻花花期很短的。”趁著周六,汪千里帶著妻兒一早就登上了高鐵。23分鐘后,他們到達杭州火車站。半小時后,他們乘地鐵在龍翔橋站下車。
準備轉乘公交車的一家人,恰好遇上剛開通不久的春游5號線。
3月中旬至5月底,杭州開通20多條春游專線。通往太子灣公園的這條線路終點是動物園,票價5元。乘客可以用現金、公交卡、支付寶、銀聯閃付等多種方式購票,使用銀聯閃付的乘客,只用花1分錢(每張卡每天享受一次優惠)。下車一小時內,再搭乘同一線路的公交車,免費。
“我們一家三口花了兩分錢,兒子免費。”汪千里有點小驚喜。他說,和妻子從戀愛到結婚這10年,幾乎每年都要逛一次西湖。免費、風景美、交通方便,讓他們來了近10次。“我們那里是西施故里,有很多油菜花,歡迎你們去玩!”他說。
汪千里一家的旅行花費
往返高鐵票:122元
午餐:180元
市內交通費(公交+地鐵):22.02元
總計:324.02元
湖畔一起唱一曲
西湖的湖濱公園是瀕湖6座公園的總稱。湖濱公園地處杭城繁華的中心地帶,但鬧中取靜、景色秀美。煦暖春日,游客在湖邊流連;本地市民在樹下休閑健身;調皮的小松鼠在樹梢跳來跳去,毫不怕人,時不時竄下來舔食游客手中的堅果。
“這些小松鼠是野生的,是西湖的全民寵物。”68歲的李國慶說,他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退休以后,組織起一個40多人的合唱團,只要不是雨雪天,大家就到林下廣場吹拉彈唱。說話間,來自江西鷹潭的一位游客“技癢”,加入進來獻唱一曲,博得一陣喝彩。“經常有外地游客過來,唱首歌、跳個舞,我們很歡迎的!”
南山路是西湖景區周邊三大主干道之一,沿湖一帶平坦開敞,空間布局上形成沿湖步行道、林下廣場、步行街3個區塊。外地游客在內側沿湖賞景;本地市民在中間的林下廣場休閑;購物人群在商業街徜徉。3個區塊有許多小路供人進進出出,3個人群自得其樂、互不干擾。
田梅是個“90后”,這個周六她和朋友也出現在蘇堤。她說,西湖周邊不好停車,平時她和朋友很少在周末或節假日過來擠油油。“今天開車路過西湖,朋友一時高興說,如果能停下車我們就玩玩,沒想到順利找到了一個車位。”田梅說,“杭州不止有西湖,武林廣場有女人街、3d燈光秀,錢江新城的夜景很好看,你們可以去玩玩!”
一串香干薄利多銷
俞杰和妻子在西湖邊開著一家小商亭,到今年已經經營了15年。商亭售賣的東西很簡單:標配的礦泉水、飲料、餅干、泡面、小玩具之外,還售賣自制香干和糯玉米。香干一串三大塊,兩串要價5元錢,顆粒飽滿的糯玉米5元錢一根。
“我們的店在西湖邊上,這豆干是自己做的,味道很好,我賣5元錢一串也沒問題。”因為每天和無數游客打交道,俞杰習慣性地把音量放得很低。“西湖邊上的商亭、飯店、酒店,每年有大半年不愁生意,我喜歡搞點特色,薄利多銷,這樣生意才長長久久。”
兩款馬甲保駕護航
作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唯一湖泊類文化遺產,免費開放的西湖有多個客流量“爆點”。
每到國慶黃金周,著名景點“人從眾”模式的圖片就會刷爆朋友圈,其中,少不了許仙與白娘子借傘定情的斷橋;3月24日這個周六,太子灣的20萬株郁金香“看了”8萬人次的游客,景區門口的道路只能單線通行,一度實施交通管制……大客流出現的時候,后勤保障特別重要。在西湖,有黃馬甲和紅馬甲兩支隊伍為游客服務。
身穿黃馬甲的人員來自交警、公交、城管、景區職工及保安,他們在十字路口、景區門口等人流聚集區疏導人流。周末和節假日,重要節點的值守人員都超過10人。
身穿紅馬甲、戴小紅帽的則是志愿者。“能到西湖服務,我很興奮。”杭州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王彩玲說,她所在的學校有一支花港公園志愿者小隊,平時每天10人到崗,周末有19人。她的工作是勸阻游客騎單車或攜帶寵物入園。“這里風景很美,一天服務8個小時,不覺得辛苦。”
應對大客流 西湖有辦法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北宋大文豪蘇軾如此贊美杭州西湖冠絕群芳。每年3月至10月,杭州在周末、節假日經常遭遇超大客流。“問題導向”這把金鑰匙讓景區在文明旅游方面摸索出不少好辦法。
堵點靠右行
斷橋是西湖景區單位時間內進入人次最多的景點,最大瞬時承載力只有1673人,景點經常上演“只見人頭,不見橋頭”的場景。
2013年起,斷橋橋面、白堤沿線等關鍵位置設置“請靠右行,請勿滯留”的提示牌。黃金周期間,還會在步道中央用美麗的花箱進行硬隔離。這些“硬措施”之外,景區通過“我們的右態度”、“呵護我們的西湖——讓‘文明’起飛”等主題活動,宣傳文明游覽。多措并舉之后,斷橋的游客通過速率從45秒/人減至35秒/人,提升22%。
旺季大客車不進景區
旅游旺季期間,西湖景區北山街、南山路、楊公堤等環湖道路禁止國ⅱ及以下高排放機動車通行,景區區域道路實施小型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
其間,景區部分機動車道路采取南線單循環、北線單行線的方式。城區東、南、西、北四方向設置大型停車場,供旅游大客車停放,游客乘坐直達公交線進入景區。2018年,西湖景區還將把原來分散管理的停車場納入統一管理,游客進入景區后,手機就會收到空余停車位信息。
噴泉表演限客流
西湖音樂噴泉位于湖濱三公園附近湖面上,長126米。2016年“五一”小長假,西湖音樂噴泉改造后首次亮相,導致湖濱路、龍翔橋一帶人流量爆棚,人流最高峰時噴泉周邊聚集人員達到5萬余人。為確保市民和游客人身安全,相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暫停音樂噴泉演出,安全疏散人群。
“音樂噴泉廣場的承載量是9000人,對于音樂噴泉的安保是靠多部門聯動來完成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風景局局長助理王山介紹,當周邊聚集人群達到最大承載量的時候,地鐵列車會跳過龍翔橋地鐵站;交警、特警、保安等力量會在延安路平海路路口、東坡路平海路路口、湖濱路平海路路口設置三層硬隔離,實行三層分流措施;同時,向外圍游客發送疏散短信,勸阻游客繼續靠攏。
志愿者服務專業化
在西湖景區,分散設置著不少微笑亭。“我們提供醫藥箱、充電器、輪椅、嬰兒車、母嬰室、針線包、打氣筒、公益傘。”微笑亭的招牌醒目地寫著。
游客普遍感覺,這里的志愿服務很專業。花港公園管理處團委工作人員吳佳莉負責志愿者招募,她說,春季客流高峰期間,花港公園的太子灣有120多名后勤保障人員,其中40人是管理處職工和保安,80余人是志愿者。志愿者的標配是小紅帽和紅馬甲。志愿者分社會志愿者和高校志愿者兩支隊伍,其中領隊要連續參加志愿服務3年以上。
志愿者的管理也是智慧化的。志愿者的服務時間是9:00-15:30,他們上崗時在app簽到,服務結束后要簽退。提供服務時,要紐扣扣齊,帽子戴正,展示陽光、美好的形象。
2012年以來的旅游旺季,蘇堤的微笑亭堅持提供免費饅頭、免費涼茶。今年春節期間,暖心活動升級,由管理處黨員、團員向市民游客免費派發“暖心年糕”“弄清湯圓”,獲得好評。
●記者手記
文明旅游 久久為功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里;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文明旅游建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市民游客文明旅游意識,實現旅游產業發展,這兩件最難的事就湊一起了。
西湖有絕佳的旅游資源,景區經常性地面對大客流。這期間,杭州在西湖核心景點引導游客“靠右行”、“快速通過”;倡導綠色出行,緩解停車難;號召本地市民“上山下鄉”到區縣休閑,把西湖“禮讓”給外地游客。
文明旅游建設是一件久久為功的事。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西湖景區文明辦、重點公園管理處、交警、城管等部門都強調,“打鐵還要自身硬”,他們要求黨員先帶頭;內部樹立“最美”典型;讓保安背上“包打聽腰包”,隨時服務游客;設置微笑亭提供志愿服務,要求職工“人人爭做微笑點”。
在此基礎上,他們對外開展文明游園主題活動,與學校、親子家庭攜手,廣泛宣傳文明游覽、發出文明邀約、簽署文明承諾,逐步收到“人堵心不堵”的效果。
春日的周末,西湖岸邊的游客熙來攘往。環衛工說,很少有游客隨手扔垃圾,他們及時清運垃圾桶就行。
(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采訪組 韓霄鵬 武文佳 俞丹 孫若曦 王嬌陽 蘇曉萌 李想)
原標題:文明旅游看杭州:我看西湖多嫵媚 西湖待我亦從容
武陵區第六責任區督學到丹洲鄉中心小學督導新學期開學工作
濱海新城一次性出讓8宗工業用地
3D微視頻:《共同家園》
【尋找“新三甲”的文明細節】宿遷的公廁,成為便民服務綜合體
蓬溪縣公安局組織參加全省公安機關第八次聯動大接訪活動
文明旅游看杭州:我看西湖多嫵媚 西湖待我亦從容
公辦初中電腦派位結束 6月23日小學畢業生到錄取初中報到
全民共建為城市發展加力 臨沂創城任重道遠
王景武督導檢查衡水市環保工作
【文明城行動】規范駕駛 警方開展文明公交專項行動
牛慧琴深入基層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市委第三巡察組向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市住建局、市地震局反饋巡察情況
經濟日報:擴大共同繁榮的“朋友圈”
馬王堆街道召開區委巡察一組對街道(延伸火炬村)巡察工作動員會
息烽縣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深入縣住建局宣講
浚縣伾山街道三個加強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井研縣檔案局“三大”活動促機關黨建深入推進
四川積極打造世界性旅游目的地
往返千里為癱瘓老人辦理身份證
團濉溪縣委聯合司法局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